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进

作品数:74 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肠癌
  • 28篇直肠
  • 27篇直肠癌
  • 23篇切除
  • 21篇肿瘤
  • 19篇中下段
  • 19篇中下段直肠癌
  • 19篇下段
  • 19篇下段直肠癌
  • 17篇切除术
  • 15篇手术
  • 14篇外科
  • 12篇胃癌
  • 12篇肠肿瘤
  • 11篇直肠肿瘤
  • 11篇外科治疗
  • 11篇淋巴
  • 10篇系膜
  • 10篇淋巴结
  • 9篇微转移

机构

  • 73篇广东省人民医...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74篇万进
  • 38篇吴泽宇
  • 31篇姚远
  • 31篇杜嘉林
  • 27篇王志度
  • 19篇赵刚
  • 15篇彭林
  • 14篇杨珏
  • 12篇刘全芳
  • 11篇黄炽明
  • 11篇林华欢
  • 11篇林锋
  • 6篇骆新兰
  • 6篇王吉甫
  • 5篇张威
  • 3篇谢文晋
  • 3篇彭俊生
  • 3篇麦韵屏
  • 2篇廖宁
  • 2篇黄静

传媒

  • 10篇实用医学杂志
  • 7篇广东医学
  • 6篇中华胃肠外科...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岭南现代临床...
  • 4篇2006全国...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核技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14篇2008
  • 18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机制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9例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病人(休克组)血清TNF-α和IL-1浓度,与20例择期手术病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TNF-α和IL-1水平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结果休克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MODS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休克组血清TNF-α和IL-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ODS组血清TNF-α浓度较非MODS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IL-1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休克组中死亡病人血清TNF-α浓度较存活病人明显增高(P<0.05),血清IL-1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生SIRS是较为常见的,并且是导致MODS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清TNF-α浓度的高低与预后密切相关。
吴泽宇万进管向东杜嘉林
关键词:休克出血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
中下段直肠癌VEGF表达状况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中下段直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初步探讨中下段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CK-20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共计661枚淋巴结检测微转移,同时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情况。结果57.1%(32/56)中下段直肠癌VEGF表达阳性;T3直肠癌VEGF表达阳性率为74.1%,明显高于T2和T1直肠癌的43.5%和33.3%(P=0.043);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中下段直肠癌VEGF表达阳性率为72.4%,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40.7%(P=0.017);20例(35.7%)中下段直肠癌患者67枚(10.1%)淋巴结检出微转移,该20例检测出淋巴结微转移的癌组织中15例(75%)VEGF表达阳性,而36例未检测出淋巴结微转移的癌组织中仅有17例(47.2%)VEGF表达阳性,(P=0.044)。结论中下段直肠癌VEGF表达状况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可能参与中下段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
吴泽宇万进赵刚姚远杜嘉林彭林刘全芳王志度黄炽明杨珏
关键词:中下段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1例报道
2005年
朱志斌万进
关键词:十二指肠癌手术疗法胰头切除术十二指肠切除术
86例残胃癌诊断和外科治疗
<正>目的:探讨残胃癌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6例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胃镜和钡餐对残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胃镜对残胃癌的诊断率为87.2%,钡餐诊断率为 47.7...
赵刚万进
文献传递
核素显像对胃大部分或全切除术后小肠功能的研究
1996年
应用99mTc-植酸钠(PHY)胶体试验餐胃肠显像对13例全胃切除(TG)Roux-en-Y吻合及12例远端胃次全切除(STG)胃空肠吻合术(毕氏Ⅱ)患者进行检查。结果表明:正常组半固体食物的胃半排空时间为34.8min;STG组为19.65min;TG组Roux肠绊半排空时间为8.30min;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正常组、STG及TG组的小肠传递时间(MCTT)分别为199.4、202.58、237.22min;其中TG组MCN与其它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为探讨胃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
李纬明梁宏石锐万进
关键词:小肠功能胃手术锝99M
局麻下个体化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临床应用(附360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总结我院开展局麻下个体化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经验,探讨进一步提高腹股沟疝治疗总体疗效和减轻病人痛苦的方法。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间进行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共360例,其中183例为局部麻醉下进行的个体化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临床研究。观察内容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费用、疼痛评分、复发情况、病人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局麻下个体化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人费用、减少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率方面具有优势,在手术时间、疼痛评分方面和同期进行的硬膜外麻醉下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手术没有明显区别。结论局麻下个体化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是值得推广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式。
彭林万进王志度
关键词:无张力修补局部麻醉
中下段直肠癌E-cadherin,MMP-2和VEGF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4
2007年
为探讨中下段直肠癌肿瘤组织E-cadherin,MMP-2和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笔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中下段直肠癌肿瘤组织中E-cadherin,MMP-2和VEGF的表达。结果示,44.6%(25/56)的中下段直肠癌E-cadherin表达阴性;其中T3的阴性率为63.0%,明显高于T2和T1的26.1%和33.3%(P=0.028)。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直肠癌E-cadherin表达阴性率为62.1%,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的25.9%(P=0.007)。MMP-2表达阳性率为75.0%(42/56);其中T3,T2阳性率分别为88.9%,69.6%,明显高于T1期的33.3%(P=0.013)。浸润型直肠癌MMP-2表达率为91.2%,明显高于膨胀型的40.0%(P=0.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MMP-2表达率为86.2%,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63.0%(P=0.045)。VEGF表达率为57.1%(32/56);其中T3VEGF表达率为74.1%,明显高于T2和T1期的43.5%和33.3%(P=0.043);淋巴结转移阳性者VEGF表达率为72.4%,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40.7%(P=0.017)。提示中下段直肠癌E-cadherin表达阴性和MMP-2,VEGF表达阳性与肿瘤侵袭和转移有密切关系。
吴泽宇罗中仁万进杜嘉林
关键词:肿瘤侵润E-CADHERINMMP-2
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的外科治疗(附16例报告)被引量:5
1998年
总结近5年16例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外科治疗经验。手术探查:除十二指肠侵犯外,多数病人还合并多脏器受累。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4例肿瘤仅浸润肌层,7例区域淋巴结未见转移。右半结肠切除并十二指肠粘连松解4例,十二指肠部分切除空肠侧侧及RouxY空肠浆膜瓣式吻合共5例,十二指肠成形术5例及胰头十二指肠切除2例。结果近期十二指肠瘘2例,因器官衰竭死亡3例;2年内二次手术探查5例,以局部复发为主。认为重视初次根治手术的整体性、合理性及彻底性和十二指肠创面的正确处理,是提高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外科疗效的有效措施。
万进王志度谢文晋
关键词:结肠肿瘤外科手术
中下段直肠癌预后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淋巴结微转移对中下段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CK-20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6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共计661枚淋巴结检测微转移。结果20例(35.7%)67枚(10.1%)淋巴结检出微转移。20例检出淋巴结微转移者中10例TNM分期提高:Ⅰ→ⅢA3例,Ⅰ→ⅢC2例,ⅡA→ⅢB3例,ⅢA→ⅢC2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患者半数生存期为(36.90±3.37)个月(95%置信区间:30.29~43.51个月),明显短于淋巴结微转移阴性者的(48.72±2.25)个月(95%置信区间:44.30~53.14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下段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微转移阳性者预后较差。
吴泽宇万进赵刚杨珏姚远杜嘉林
关键词:直肠癌淋巴结预后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SAP患者临床资料,经综合治疗观察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TNF-α、CD4/CD8、IgG水平。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36例)和全肠外营养组(TPN组,35例)。结果 EN组治疗后14d患者血清CD4/CD8及IgG水平比TPN组明显升高(P〈0.05);EN组治疗后7、14d时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且与TPN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EN组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与TPN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SAP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改善其营养状况,增强肠道黏膜屏障,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SAP的预后。
赵刚吴泽宇万进杜嘉林彭林姚远杨珏王志度黄炽明
关键词:胰腺炎肠道营养血清白蛋白疗效方法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