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勇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堆芯
  • 2篇水堆
  • 2篇水冷堆
  • 2篇燃料组件
  • 2篇热工
  • 2篇组件
  • 2篇超临界
  • 2篇超临界水堆
  • 2篇超临界水冷堆
  • 1篇带通
  • 1篇信令
  • 1篇信令协议
  • 1篇水冷
  • 1篇通信
  • 1篇通信网
  • 1篇全光
  • 1篇全光通信
  • 1篇全光通信网
  • 1篇热工分析
  • 1篇热工性能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严勇
  • 3篇刘晓晶
  • 3篇程旭
  • 1篇杨婷

传媒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临界水冷混合堆快谱区组件物理——热工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提出了超临界水冷混合堆快谱区多层燃料组件设计方案。应用MCNP程序为该组件建立计算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物理计算;同时运用子通道分析程序STAFAS对多层燃料组件子通道进行了初步的稳态热工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超临界水冷混合堆快谱区多层燃料组件燃料转换比超过1.0,并且获得负的冷却剂空泡反应性系数;燃料包壳表面最高温度约为595℃,低于设计准则规定的上限值,同时组件各子通道出口冷却剂温度均匀性较好。通过对燃料棒径敏感性分析可知,较大棒径组件燃料转换比较大,但也会导致热通道包壳表面温度峰值升高。
严勇刘晓晶程旭
关键词:超临界水冷堆混合堆芯燃料组件子通道分析
超临界水混合堆快谱区组件物理-热工性能分析
2009年
提出超临界水混合堆快谱区多层燃料组件设计方案。用MCNP与STAFAS程序对多层燃料组件进行初步的中子物理与热工水力性能分析,同时对组件结构参数(栅距与棒径比P/D)进行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快谱多层燃料组件设计不仅能够实现核燃料的增殖,且可获得较大的负冷却剂温度反应性系数与燃料温度反应性系数;减小P/D均可提高燃料的转换比,但较小P/D会导致核热点因子增大。适当调整组件裂变区燃料富集度可有效改善组件裂变区轴向功率不均匀性,降低核热点因子。
严勇刘晓晶程旭
关键词:超临界水堆
波长转换能力受限的OBS网络路由算法及信令协议研究
为了适应互联网流量的爆炸式增长以及业务的多样性和突发性,要求骨干网拥有极高的连接速率和数据传输速率。因此透明高效的全光通信网是宽带通信网的发展目标,而光交换技术则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光突发交换结合了光路交换与光分组...
严勇
关键词:宽带通信全光通信网光路交换
混合能谱超临界水冷堆多层燃料组件核热性能分析
2010年
针对混合能谱超临界水冷堆所用新型多层燃料组件设计,基于热工子通道与中子物理的耦合计算,对热谱和快谱燃料组件的核热性能进行分析,同时,验证了混合能谱超临界水冷堆多层燃料组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热谱多层燃料组件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局部热管因子,从而降低热谱区燃料棒包壳的最高温度;快谱多层燃料组件设计在保证冷却剂温度反应性系数与燃料温度反应性系数的绝对值较大的同时,可以达到增殖的目的.
刘晓晶杨婷严勇程旭
关键词:超临界水冷堆
超临界水冷混合堆快谱组件研究与设计
超临界水堆作为由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GIF)提出的六种先进反应堆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比现有轻水反应堆而言,超临界水堆具有热效率高、系统简单、装置尺寸小和经济性好等优点。目前超临界水堆研究局限于单一的热谱堆芯和...
严勇
关键词:超临界水堆燃料组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