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海丽
- 作品数:1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浅谈我国关于股东分红权立法的不足及对策
- 2009年
- 公司是一个利益体,通过投资来获得分红是股东进行投资的基本目标,也是其应得的基本权利,因此股利分配制度是股东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在一般情况下,公司应当不得限制或剥夺股东的分红权,否则,是无法实现股东的根本利益的。因此,研究我国现有公司法中对于股东分红权的保护程度以及不足等问题展开讨论,对将来公司法的修改进行必要的理论探讨,会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 乔海丽
- 关键词:公司法股东权股利分配请求权
- 中西方股东分红权制度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股东分红权制度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这一制度是否完善关系到公司所有相关主体利益能否得到周全的保护,关系到公司能否有长远的发展前景。但在我国,股东分红权长期以来一直未受到重视,这已成为股票市场规范与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通过对中西方几个具有代表性国家的股东分红权相关立法进行比较研究,介绍各国关于股东分红权制度中的具体规定,以期我国立法者可以取长补短,完善我国股东分红权方面的立法。
- 乔海丽
- 关键词:股利分配请求权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公司法
- 论经济法课程建设中的几点建议
- 2010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职教学的教法的不断更新,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教法呈现多样化的格局,但怎样才能使经济法教学认学更好的接受能?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经济法课程建设的建议。
- 乔海丽
- 关键词:经济法课程建设
- 论经济法课程建设中的几点建议
- 2011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职教学的教法的不断更新,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教法呈现多样化的格局,但怎样才能使经济法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经济法课程建设的建议。
- 乔海丽
- 关键词:经济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 论“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建立
- 2004年
- 农村资金市场的特点及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呼唤着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这一问题在我国加入WTO以后的今天更具有相当的迫切性。而在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应当按照国际合作联盟确定的国际合作原则建立与发展我国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从而适应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形成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基础,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发展银行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
- 张云昌乔海丽
-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信贷市场准入机制
- 高职课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开展课程层面诊断与改进,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诊改机制,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确定了课程诊改的思路,设计了课程诊改的运行体系,从目标链与标准链的构建,到开展课程自我诊改。建立了课程层面的质量改进螺旋,确立了课程诊改的4个一级指标,并进行细化为14个二级指标和31个观测点。以校内智能化管理平台数据为支持,开展课程自我诊断和改革,为高职院校课程诊改提供了一定经验。
- 张彩玲韩瑞亭赵玉玲乔海丽
-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教学
- 浅谈如何建立预防和妥善处理实习生发生意外伤害的机制被引量:2
- 2012年
- 实习生在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实习这个阶段。然而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实习生在实习岗位上总是会发生频繁的意外伤害事故,这不仅对实习生造成了巨大的人身伤害,也为我国目前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预防和处理实习生发生意外伤害的机制,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 乔海丽
- 关键词:实习生
- 论股东分红权
- 股东分红制度是与《公司法》的制定相伴而生的,因为股东投资于公司的最大目的就在于获利,而分红是牟利的最主要方式,所以,股东分红权的保护全面与否,关系到公司的稳定和发展,也关系到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实现。因此作为公司制度中的重要...
- 乔海丽
- 关键词:《公司法》公司股东分红制度
- 文献传递
- 《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微课改革的研究
- 2020年
- 《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覆盖性强,但是学习本专业学生的数量较少。如何开发新的教育受众,拓展知识的扩散面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微课改革的研究恰好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本课程微课程建设的现状谈起,介绍了笔者在本课程微课建设中的成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微课建设和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供相关研究学者进行参考,以期共同推进高职院校《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改革与资源开发。
- 乔海丽
- 关键词:课程改革
- 浅谈经济法课程的案例教学法
- 2006年
- 案例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hulman(1992)及Wassmermann(1994)指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工具的教育方法,也是理论与实务问的桥梁,即老师利用案例作为讲课的题材,以案例教材的具体事实与经验作为讨论的依据,由师生互动来探讨案例事件的行为与原由,发掘潜在性的问题,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老师仅仅引而不发,扮演向导的角色。引导学生去探讨案例中复杂深层意义及争论性的问题,协助学生进行问题回答、倾听、回应挑战、鼓励学生发言问题解决的引导、预定假状况,最后并能归纳与总结,是多重角色扮演者。
- 乔海丽
-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经济法课程苏格拉底教育方法教学工具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