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冰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保留哺乳功能的乳头内陷矫正术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索一种保留育龄期孕前患者哺乳功能的乳头内陷矫正方法。方法:临床纳入乳头内陷程度为Ⅰ型、Ⅱ型的孕前育龄患者各60例,随机分为Ⅰ型手术组、Ⅰ型对照组、Ⅱ型手术组及Ⅱ型对照组各30例。手术组孕前进行手术,并佩戴矫正器6个月,对照组不予手术处理。同时以乳头发育正常的30例孕前育龄者作为正常组。纳入成功妊娠、生产并尝试哺乳患者,统计乳头高度,母乳喂养情况,乳头皲裂及乳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对于Ⅰ型和Ⅱ型患者,手术组术后即刻及孕晚期,其乳头高度相对术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母乳喂养4个月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且除Ⅱ型患者的术后乳头高度外,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型及Ⅱ型乳头内陷,佩戴乳头内陷矫正器除可增加乳头高度外,可在保留哺乳功能的同时,降低产后乳头皲裂和乳腺炎发生率。
- 于冰冯锐富泽龙张琳史学婧黄凌曦吕晓芳李鹏
- 关键词:正畸矫正器母乳喂养乳腺炎乳头内陷乳头皲裂
- 一种引物对、试剂盒及其在识别中药材及其加工品以及在鉴别中成药中植物基原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中药鉴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物对、试剂盒及其在识别中药材及其加工品以及在鉴别中成药中植物基原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对由SEQ ID NO.1所示的上游引物和SEQ ID NO.2所示的下游引物组成,该引...
- 于冰田晓轩特努克古丽·吐列别克冯锐
-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样本病原微生物分布
- 2022年
- 了解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2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脓液或穿刺病理标本共12例,采用细菌培养方法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所收集样本中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变化。结果 肉芽肿性乳腺炎中优势细菌属有盐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金黄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优势真菌属为Unclassified_Fungi、毛孢子菌属;未能确定分型的其他非哺乳期乳腺炎优势细菌属为盐单胞菌属,优势真菌属为Unclassified_Tremellomycetes。结论 明确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细菌分布情况,首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真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菌群感染与乳腺炎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并以混合感染为主。
- 于冰李文慧张婷婷冯锐田晓轩
-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病原微生物
- 乳腺导管原位癌外科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18年
- 乳腺导管原位癌是一种多发恶性肿瘤,其本质为癌细胞累及上皮全层,且仅局限在导管内尚未突破基底膜的肿瘤。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乳腺导管原位癌检出率明显提升,且治疗措施也相应改进。外科手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方法,且涉及手术类型较多,效果不一。文章对临床上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 于冰冯锐
- 关键词:乳腺导管原位癌外科手术
- 妊娠中期乳腺癌辅助化疗保留乳房保婴治疗一例报告被引量:2
- 2016年
-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2岁,因“孕24周,右乳肿物10d”于2014-05-19入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患者于10d前无意间发现右乳内上方一圆形肿物,约蚕豆大小,有压痛,无发热,无乳头溢液,无皮肤红肿,无乳头改变,自行在家中按摩后肿物增长迅速,现肿物约鸡蛋大小,遂来院就诊。既往曾于2004年患肺结核,现已治愈。有头孢菌素过敏史。
- 富泽龙张琳于冰冯锐
- 关键词:辅助化疗病例报告
- 乳头内陷与母乳喂养
- 2010年
- 乳头内陷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乳房畸形,先天性乳头内陷可导致哺乳困难,慢性乳腺炎和其他哺乳功能障碍。而且乳头内陷是明显的身体畸形,不仅影响美观,并可能在性心理方面带来严重的问题。因此,积极研究和矫正乳头内陷具有重要意义。
- 于冰冯锐
- 关键词:乳头内陷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