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宝军 作品数:48 被引量:18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失血性休克小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2、4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3 2005年 吕镗烽 宋勇 施毅 杭涛 于宝军 印洪林关键词:TOLL样受体2 失血性休克 肺组织 小鼠 模式识别受体 硫苷脂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脏器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研究硫苷脂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远隔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给予30 %Ⅲ度烧伤延迟复苏 ,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硫苷脂治疗组。在烧伤后9h,测定两组动物肺、心、肝、肾的血管通透性、含水量、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结果硫苷脂治疗组在伤后9h ,肺、心、肝、肾的血管通透性明显降低 ,MPO活性明显减少。结论硫苷脂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远隔脏器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有保护作用。硫苷脂对中性粒细胞聚集的抑制是其重要机理之一。 倪俊 于宝军 陈玉林关键词:烧伤 血管通透性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组多态性在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内毒素受体 (CD14 )基因组上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频率、基因型与外科感染病人脓毒症发病的关系 ,观察SNP对在体单个核细胞 (PBMC)内TNF 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 113例外科感染的患者 ,10 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 ,对TNF基因上 3个位点及CD14基因 1个位点进行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SNP基因型。患者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组和脓毒症组 ,对各SNP基因型的频率进行分析。在出现脓毒症临床表现 2 4h内 ,对PBMC内TNF αmRNA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TNF基因组上的 3个SNP均可影响在体PBMC内TNF αmRNA的表达。CD14基因组 - 15 9位点C→T、TNF基因组上 - 30 8位点G→A、- 86 3C→A 3个SNP与脓毒症的发生有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TNF基因组上的SNP通过影响TNF αmRNA的表达而影响机体对感染的反应性 ,产生SIRS甚至脓毒症等临床表现。 于宝军 黎介寿 张佃良 唐星明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组多态性 脓毒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胸腺肽α1对严重外科感染病人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Tα1)对严重外科感染病人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Tα1在外科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05年2月至2006年5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ICU收治的45例严重外科感染病人,随机分为用药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用药组加用胸腺肽α1,并观察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呈升高趋势,但对照组趋势更加明显,而白介素-10(IL-10)在用药组病人中呈升高趋势,治疗第4天用药组的CD3+、CD4+较用药前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Tα1可以调节严重感染病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 胡晓磊 赵允召 于宝军 马健 任建安 黎介寿关键词:胸腺肽Α1 免疫功能 细胞因子 烧伤延迟复苏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探讨烧伤延迟复苏能否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30% Ⅲ度烧伤 6 h后进行复苏,再灌注 2、10、18 h后抽提心肌组织中基因组 DNA,用 PCR试剂盒检测凋亡,PCR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基因组DNA是否出现特征性的凋亡图像并观察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NO)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烧伤延迟复苏后心肌组织基因组DNA出现标志凋亡的“梯形”图像,随延迟复苏时间的延长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的发生率增加。NO在延迟复苏后 2 h显著降低,延迟复苏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烧伤后立即复苏大鼠,细胞膜僵硬度显著增加。结论烧伤后延迟复苏导致心肌组织细胞凋亡,其发生与NO含量减少、氧自由基产生增加有关。 王广庆 于宝军 夏照帆 陈玉林 方之扬 葛绳德 刘世康关键词:烧伤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氧自由基 一氧化氮在中性粒细胞与激活的内皮细胞间黏附中介导的作用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大鼠中性粒细胞(PMN)与激活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EC)黏附中的介导作用。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中性粒细胞(PMN)和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EC),测定PMEC与PMN间黏附率,并测定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MMA孵育的PMEC经烧伤血清或LPS激活后,与PMN间黏附率。结果L-NMMA能增加烧伤血清或LPS激活后的PMEC与PMN间黏附率。结论NO介导了PMN与激活的PMEC间黏附。 倪俊 于宝军 顾海峰 张杏梅 陈玉林关键词:一氧化氮 细胞黏附 LPS 选择素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和脂多糖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检测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和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基因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频率分布。方法:选择该院部分科室ICU病房并发全身性感染的患者112例,并以100名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取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PCR)法检测BPI基因上Lys216G lu、PstⅠin intron 5和G545C、LBP基因上Cys98G ly和Leu436Pro共5个位点SNP。结果:全身性感染组BPI Lys216G lu G/G纯合子及G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组BPI Lys216G lu G/G纯合子及G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也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BPI Lys216G lu SNP的差异可能是全身性感染患者易感原因之一。 冷伟建 宋勇 于宝军 施毅关键词:脂多糖结合蛋白 全身性感染 腹腔感染病人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腹腔感染病人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了解腹腔感染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病人在确诊腹腔感染24h内测定肠道乳果糖与甘露醇吸收比值(L/M)、血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同期采集病情严重度(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情转归等。结果:腹腔感染组LMR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内毒素和TNF-α水平与LMR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肠黏膜通透性与病人病情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1);腹腔感染病人肠黏膜通透性变化程度与病死率也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腹腔感染病人的肠黏膜通透性显著增加,腹腔感染可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 刘海燕 李维勤 黎介寿 刘放南 于宝军关键词:腹腔感染 肠黏膜屏障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钙通道阻断剂尼莫地平在烧伤早期细胞保护中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尼莫地平对烧伤后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和全身炎症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 2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观察降主动脉血流量(ABF)、左室射血时间(LVETi)、左室血流最大加速度... 王光毅 于宝军 马兵 程大胜 唐洪泰 夏照帆文献传递 严重烧伤早期细胞损害机制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夏照帆 王光毅 朱世辉 沈洪兴 唐洪泰 陈旭林 王广庆 路卫 于宝军 陈玉林 陈新龙 石胜军 马兵 卫伟 张春海 本研究利用现代细胞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磁共振波谱技术、膜片钳技术、多道生物信息分析系统等方法,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对严重烧伤后组织细胞结构、细胞代谢、细胞内微环境变化、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细胞功能改变和上述...关键词:关键词:烧伤 信号传导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