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晓艳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分叉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分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造影
  • 1篇软斑
  • 1篇软斑块
  • 1篇粥样硬化狭窄
  • 1篇流体力学
  • 1篇颈动脉粥样硬...
  • 1篇颈内
  • 1篇管腔
  • 1篇管腔狭窄
  • 1篇斑块
  • 1篇CT动脉造影
  • 1篇MRA

机构

  • 2篇大连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范洪禹
  • 2篇于晓艳
  • 2篇张清
  • 1篇刘芳
  • 1篇付姣慧

传媒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颈内动脉分叉处MRA数据的流体力学分析初步研究
2012年
目的:旨在通过对3D-TOF及CE-MRA扫描取得的数据进行流体力学分析,观察管壁剪切力分布对于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颈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MRA图像,进行流体力学分析,得出管壁剪切力分布情况。结果:10例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多发斑块,与管壁剪切力分布图像耦合后发现斑块多发生于剪切力较低的区域。结论:MRA图像结合流体力学分析综合分析有利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预测及预后。
张清于晓艳范洪禹付姣慧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MRA
基于CT动脉造影计算颈动脉分叉粥样硬化狭窄处流体力学的初步研究
2012年
目的通过CT动脉造影(CTA)采集的数据进行颈动脉分叉粥样硬化狭窄处的流体力学分析,预测斑块脱落的风险。方法选取10例颈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伴管腔狭窄的患者,采集CTA数据,进行流体力学分析,着重观察管壁剪切力分布与斑块的关系。结果 10例患者颈动脉分叉处存在湍流区域,不同方位管壁剪切力分布不均,部分软斑块去剪切力较低,为斑块脱落高危病灶。结论通过对于颈动脉分叉狭窄处的流体力学分析有利于预测斑块脱落风险。
张清范洪禹于晓艳刘芳
关键词:CT动脉造影流体力学管腔狭窄软斑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