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亦欣

作品数:67 被引量:487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农业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3篇哮喘
  • 32篇儿童
  • 25篇患儿
  • 22篇支气管
  • 22篇气管
  • 18篇支气管哮喘
  • 18篇哮喘患儿
  • 12篇免疫
  • 12篇鼻炎
  • 11篇特异
  • 11篇特异性
  • 11篇细胞
  • 11篇肺功
  • 11篇肺功能
  • 11篇变应性
  • 11篇变应性鼻炎
  • 9篇过敏
  • 9篇尘螨
  • 8篇气道
  • 7篇过敏性

机构

  • 67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济南市儿童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同仁医院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作者

  • 67篇任亦欣
  • 61篇向莉
  • 47篇李珍
  • 29篇刘永革
  • 27篇王燕
  • 24篇侯晓玲
  • 20篇刘晓颖
  • 19篇苗青
  • 19篇许巍
  • 17篇朱康
  • 17篇关辉
  • 11篇王亚如
  • 10篇王群
  • 7篇熊珍谊
  • 7篇王静
  • 6篇申昆玲
  • 4篇赵顺英
  • 4篇饶小春
  • 3篇刘世英
  • 3篇高琦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儿科...
  • 5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华临床免疫...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8
  • 10篇2017
  • 17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F-κB和AP-1在哮喘患儿痰液炎性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2003年
目的 :探讨NF -κB和AP - 1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2 3例哮喘患儿组、10例哮喘患儿临床控制组和 10例正常对照组痰液炎性细胞中NF -κB和AP - 1的表达。结果 :各组哮喘患儿和正常对照儿童痰液中NF -κB和AP - 1表达仅见于淋巴细胞 ,但在中性粒细胞、嗜酸细胞和巨噬细胞均未见二者的表达。病情缓解期哮喘患儿与急性发作期和正常对照组相比痰液中表达NF -κB和AP - 1阳性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加 ,并与病情成正相关。治疗后 3个月与病情缓解期相比NF -κB和AP - 1阳性淋巴细胞数有下降趋势 ,至治疗后 6个月和 9个月时有明显下降。哮喘患儿病情缓解至治疗后 6个月时NF -κB和AP - 1阳性淋巴细胞数持续升高 ,但在治疗后 9个月及临床控制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 :活化的NF -κB和AP - 1可能通过增加淋巴细胞炎性蛋白的合成参与了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痰液中表达NF -κB的阳性淋巴细胞数可以反映哮喘患儿的病情及气道炎症的状况 。
任亦欣赵顺英熊珍谊向莉
关键词:核因子-ΚB哮喘痰液
吸入变应原sIgE在不同气道过敏性疾病儿童中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了解不同气道过敏性疾病患儿吸入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 E(slg E)的分布特征。方法应用Uni CAP250变应原定量Ig E检测系统的荧光酶联免疫法,对256例3~14岁气道过敏疾病患儿测定9种常见吸入变应原的血清slg E。256例患儿按临床诊断分为:变应性鼻炎组(简称"鼻炎组",37例)、支气管哮喘组(简称"哮喘组",82例)和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组(简称"鼻炎并哮喘组",137例)。比较3组患儿9种吸入变应原阳性检出率的分布差异,并比较3组患儿变应原致敏级别和致敏种类数的差异。结果哮喘组、鼻炎组和鼻炎并哮喘组患儿吸入变应原血清s Ig E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7.3%(47/82)、86.5%(32/37)、82.5%(113/13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鼻炎组、鼻炎并哮喘组患儿常见变应原均依次为霉菌类(32.9%、54.1%、48.9%)、尘螨类(30.5%、45.9%、46.0%)、花粉类(26.8%、35.1%、32.8%)、宠物类(12.2%、27.0%、18.2%)、蟑螂(9.8%、5.4%、5.8%)。鼻炎组和鼻炎并哮喘组患儿霉菌混合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6)。3组患儿9种变应原的致敏级别和致敏种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或二者合并患儿前3位吸入变应原均依次是霉菌类、尘螨类、花粉类;与支气管哮喘相比,霉菌致敏可能与变应性鼻炎关系更密切;这3种常见气道过敏性疾病吸入变应原的致敏分布具有相似性。
朱康侯晓玲皇惠杰王亚如任亦欣倪鑫向莉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吸入变应原特异性IGE儿童
规范治疗管理对哮喘患儿的控制效果和肺功能转归研究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 分析两年规范治疗管理的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患儿的控制率、肺功能转归分布,初步探讨影响哮喘控制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北京儿童院过敏反应科按GINA指南(2014版)规范治疗管理≥两年的学龄期哮喘儿童的病史资料,分别在其规范治疗管理达一年、两年时进行年度哮喘控制效果及肺功能评价,并根据患儿对控制治疗的反应性分为稳定组及难控制组.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哮喘病程、合并鼻炎、变应原致敏状态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的分布差异.结果 共入选149例患儿,初诊时使用2级、3级和≥4级控制治疗比例分别为20.2%、67.1%、12.7%.治疗管理一年、两年时哮喘控制率分别为81.8%和83.2%.治疗管理一年时肺功能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管理前(P<0.05),治疗管理两年时仅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 pred)和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25% pred)显著高于治疗管理前(P<0.05).稳定组及难控制组性别、年龄、哮喘病程、合并鼻炎、变应原致敏及初始控制治疗级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规范治疗管理一年期分组,控制稳定组PEF% pred显著高于难控制组(97.3±14.3比93.1±15.1,P<0.05);以规范治疗管理两年期分组,控制稳定组变应原阳性检出率显著低于难控制组(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难控制组(81.0±9.47比77.4±8.95,P<0.05).结论 长期规范治疗管理会提高学龄期哮喘儿童的控制水平及肺功能.多重变应原致敏和肺通气指标PEF% pred及FEV1/FVC偏低有助于提示难控制哮喘的存在.
侯晓玲刘晓颖皇惠杰苗青李珍刘永革任亦欣王燕向莉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
以支气管舒张试验了解哮喘患儿可逆性气流受限特征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采用支气管舒张试验比较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儿气流受限及其可逆性分布特征。方法对161例哮喘患儿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雾化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6岁以上患儿89例(发作期59例,缓解期30例),6岁以下患儿72例(发作期52例,缓解期20例)。采用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方法(MEFV)测定6岁以上患儿肺功能,脉冲振荡法(IOS)测定6岁以下患儿肺功能。比较发作期和缓解期患儿气流受限及其可逆性分布特征。结果依据患儿吸入沙丁胺醇后肺功能参数,分为4种反应类型:可逆性气流受限(基础肺功能异常,舒张试验阳性),不可逆性气流受限(基础肺功能异常,舒张试验阴性),β2受体激动剂高反应(基础肺功能正常,吸入沙丁胺醇后肺功能变化达到舒张试验阳性标准),β2受体激动剂低反应(基础肺功能正常,吸入沙丁胺醇后肺功能变化不符合舒张试验阳性标准)。发作期哮喘患儿以上4种类型的分布比率分别为36.9%、13.5%、21.6%、27.9%,缓解期患儿4种类型的分布比率分别为22%、12%、16%、50%,两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2%缓解期患儿仍表现为可逆性气流受限特征,提示对这类患儿联合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可能是必要且有益的。发作期和缓解期患儿在无明显气流受限前提下表现对速效β2受体激动剂高反应性的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向莉李珍任亦欣
关键词:哮喘支气管舒张试验
儿童哮喘长期规范控制治疗反应性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侯晓玲刘晓颖皇惠杰许巍任亦欣向莉
儿童气道过敏性疾病吸入过敏原致敏状态的分布差异
朱康皇惠杰侯晓玲刘晓颖任亦欣向莉
不同途径的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患儿的早期免疫学指标的影响研究
目的 了解哮喘患儿经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早期免疫学指标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途径免疫治疗对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研究,选择尘螨致敏的学龄期哮喘患儿行免疫治疗,根据免疫治疗途径不同分为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刘晓颖王静王群皇惠杰李珍任亦欣王燕刘永革向莉
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比较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比较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O)患儿肺功能差异。方法选择57例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47例BO患儿,应用Master Screen Paed型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分析参数包括呼吸频率(RR)、每千克体质量潮气量(VT/kg)、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呼吸气中期流速比值(TEF50/TIF50)。单阻断法测定每千克体质量呼吸系统顺应性(CrsSO/kg)和呼吸系统阻力(Rrs)。结果支气管哮喘和BO患儿VT/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O患儿RR、Rrs显著高于支气管哮喘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O患儿TI/TE、TPTEF/TE、VPEF/VE、TEF50/TIF50、CrsSO/kg显著低于支气管哮喘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比较,BO患儿呼吸系统阻力显著增高,小气道阻塞程度显著加重,呼吸系统顺应性相对减低,应用婴幼儿肺功能评估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鉴别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BO提供帮助。
向莉饶小春焦安夏李珍任亦欣
关键词:肺功能支气管哮喘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婴幼儿
哮喘患儿对长程控制治疗反应性的差异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在不同治疗反应性哮喘患儿中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 NO)的动态变化,为了解哮喘患儿对长程控制治疗的反应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2例规律阶梯式控制治疗且依从性好的哮喘患儿,每3个月评估哮喘控制情况,并检测肺通气功能及Fe NO,记录患儿哮喘治疗情况,随访至9个月。结果第3、6、9个月随访时点对控制治疗反应稳定组患儿采用1、2级控制治疗的病例比例显著高于不稳定组,而3级治疗比例显著低于不稳定组(P<0.05)。第3、6、9个月随访时点时稳定组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显著高于不稳定组(P<0.05);第3、9个月随访时点稳定组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显著高于不稳定组(P<0.05)。初次评估和第3个月随访时点稳定组Fe NO显著高于不稳定组(P<0.05)。结论持续监测FEV1/FVC、MMEF%以及Fe NO的变化有助于早期了解哮喘患儿对控制治疗的反应性。
刘晓颖王静王群任亦欣刘永革苗青李珍向莉
关键词:哮喘肺功能
不同途径的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患儿的早期免疫学指标的影响研究
皇惠杰刘晓颖侯晓玲朱康任亦欣李珍关辉刘永革向莉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