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海英

作品数:16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分泌系统
  • 3篇细胞
  • 2篇衣原体
  • 2篇原体
  • 2篇致病
  • 2篇致病机制
  • 2篇生物学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鹦鹉热
  • 2篇鹦鹉热衣原体
  • 2篇新发感染病
  • 2篇抗原
  • 2篇克隆
  • 1篇蛋白C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机构

  • 13篇南华大学
  • 3篇永州职业技术...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16篇伍海英
  • 9篇吴移谋
  • 4篇刘良专
  • 4篇彭菁
  • 3篇黎知青
  • 3篇游晓星
  • 2篇刘卓然
  • 2篇陈丽丽
  • 2篇宋颖
  • 2篇贺庆芝
  • 1篇全淑芬
  • 1篇周秦
  • 1篇罗四维
  • 1篇陈基善
  • 1篇陆春雪
  • 1篇彭波
  • 1篇谢光辉
  • 1篇刘彦
  • 1篇陈超群

传媒

  • 3篇中南医学科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纪念中国微生...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鹦鹉热衣原体CPSIT0580蛋白的克隆表达
2018年
目的:CPSIT0580蛋白的克隆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GEX-6P-1/CPSIT0580,经PCR、测序鉴定后将其转化至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中。结果: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6P-1/CPSIT0580,并在E.coli BL21菌中高效表达出Mr约为28kDa的GST-CPSIT0580目的蛋白,表达了相对分子量(Mr)与预测分子量相近的可溶性蛋白。重组蛋白经GST树脂成功纯化。结论:成功克隆表达了CPSIT0580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彭菁伍海英刘良专吴移谋
关键词:克隆
CPSIT_0942在鹦鹉热嗜衣原体感染细胞中的定位和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确定假定蛋白CPSIT_0942在鹦鹉热嗜衣原体(Cps)感染细胞中的定位及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Cps cpsit_0942基因,克隆入p GEX-6p-1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 BL21,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CPSIT_0942,纯化后免疫小鼠制备抗体,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influscent assay,IFA)检测CPSIT_0942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ELISA检测其在体外诱导THP-1细胞表达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情况。结果 CPSIT_0942蛋白能得到可溶性表达蛋白,可诱导机体产生抗体,IFA主要定位于Cps包涵体,该蛋白体外能诱导THP-1细胞产生炎症因子,在4μg/ml的浓度时,GST-CPSIT_0942诱导产生的IL-1β、IL-6和TNF-α达到最大值,且当以4μg/ml蛋白刺激细胞12 h时,IL-1β、IL-6和TNF-α达到高峰。结论 CPSIT_0942主要定位于包涵体上,能诱导THP-1细胞产生炎症因子,为阐明衣原体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伍海英刘卓然吴移谋
关键词:包涵体蛋白
BD 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结果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价BD 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结果中的菌群类型和假阳性/假阴性情况。方法分析3100份临床标本中的病原菌种类和出现的假阳性/假阴性率及原因。结果BD 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6.35%和1.32%,假阳性中以白细胞增多和肿瘤患者为多。所有致假阴性菌种中,以真菌的比率最高;血培养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多,分别为42.5%和25.5%。结论了解血培养菌群类型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对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报道的阴性结果必须进行传代培养。
伍海英
关键词:血培养假阳性反应假阴性反应
CPSIT_0271的定位、表达时相及其诱导THP-1细胞产生促炎症因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鹦鹉热嗜衣原体( Chlamydophila psittaci,Cps) CPSIT_0271蛋白的定位和表达时相,及其重组蛋白对人单核细胞( THP-1)产生促炎症因子的诱生作用。方法原核表达、纯化GST-CPSIT_0271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分析血清抗体滴度。间接免疫荧光法初步观察内源性CPSIT_0271的定位,并通过Western blot 分析CPSIT_0271在Cps感染HeLa细胞8 h、18 h、24 h、36 h和48 h后的表达情况。用不同浓度GST-CPSIT_0271刺激THP-1细胞,ELISA检测IL-6、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在Cps感染的HeLa细胞中,CPSIT_0271分布于衣原体包涵体内。 CPSIT_0271在Cps感染HeLa细胞后36 h开始表达,在48 h时表达量增加。 GST-CPSIT_0271免疫小鼠,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为1∶16000。当GST-CPSIT_0271蛋白浓度为2~5μg/ml时,刺激THP-1细胞产生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与CPSIT_0271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5μg/ml的GST-CPSIT_0271蛋白刺激THP-1细胞,TNF-α和IL-1β在24 h时达到高峰,IL-6在48 h时达到高峰。结论 CPSIT_0271蛋白分布于包涵体内,CPSIT_0271基因可能为Cps晚期表达基因;GST-CPSIT_0271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并能促进THP-1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IL-6、TNF-α和IL-1β。
黎知青刘良专伍海英彭菁陈丽丽贺庆芝吴移谋
关键词:细胞定位促炎症因子
CTGF、PDGF-BB、sICAM-1在评价肝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以及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192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CTGF、PDGF-BB以及sICAM-1,并与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用ROC曲线评估这些指标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血清CTGF、PDGF-BB、sICAM-1均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0.765、0.733;联合CTGF、PDGF-BB以及sICAM-1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结论血清CTGF、PDGF-BB、sICAM-1是预测肝纤维化分期较好的标记物,在肝纤维化程度评价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周秦陈基善罗四维伍海英
关键词:肝纤维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鹦鹉热嗜衣原体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预测、鉴定及特性的研究
目的:预测、筛选鹦鹉热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 Cps)III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 T3SS)效应蛋白,研究其细胞内定位和特征。  方法:计算机...
伍海英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特异性
文献传递
新发感染病毒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近年在全球范围内已先后发现70多种新发病原体,以病毒居多,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病毒、出血热病毒、胃肠道感染病毒、肝炎病毒、逆转录病毒等。这些病毒病原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新发感染病病毒的快速检测对病毒性疾病治疗和公共卫生监督显得非常重要。逐年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不仅可发现和认识新发病毒,同时对难分离培养病毒,尤其是不能用常规实验方法进行及时诊断的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新发感染病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和检测方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简要综述。
伍海英游晓星吴移谋
关键词:新发感染病分子生物学
10种预测的鹦鹉热衣原体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定位分析
2020年
旨在分析预测的10种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为下一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计算机辅助的生物信息学方法(Effective T3和BPBAac tool)预测Cps T 3SS效应蛋白。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GEX-6P-1/目的基因,诱导表达、纯化相应重组蛋白。皮下免疫BALB/c小鼠,制备各重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ELISA测定其效价。以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为一抗,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假定的效应蛋白在感染细胞中的定位。本研究通过应用Effective T3、BPBAac tool交叉验证,预测了14个Cps T 3SS效应蛋白编码基因:CPSIT_0357、CPSIT_0429、CPSIT_0461、CPSIT_0463、CPSIT_0490、CPSIT_0594、CPSIT_0785、CPSIT_0844、CPSIT_0846、CPSIT_0019、CPSIT_0020、CPSIT_0968、CPSIT_0969、CPSIT_0942,并进行分析。构建了14个靶基因的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除CPSIT_0357、CPSIT_0429、CPSIT_0968、CPSIT_0969外,其他10个重组菌分别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M r)与预测M r相近的可溶性蛋白。经GST树脂纯化后,将重组蛋白免疫雌性BALB/c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为(1∶32000)^(1∶64000)。IFA细胞内定位观察,发现CPSIT_0844和CPSIT_0846位于包涵体膜,而CPSIT_0461、CPSIT_0463、CPSIT_0490、CPSIT_0594、CPSIT_0785、CPSIT_0019、CPSIT_0020、CPSIT_0942位于包涵体内。本研究鉴定了2种定位于衣原体包涵体膜的效应蛋白和8种定位于衣原体包涵体中的效应蛋白。
伍海英唐婷张旭潘奕良郭壮全淑芬陈丽丽
关键词:鹦鹉热衣原体
鹦鹉热嗜衣原体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预测、筛选及表达时相研究
目的:预测、筛选鹦鹉热嗜衣原体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基因,并研究其在感染了Cps的Hela细胞中的表达时相情况。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报道,预测Cps T3SS效应蛋白编码基因,原核表达纯化GST-预测基因融...
黎知青刘良专贺庆芝宋颖伍海英彭菁吴移谋
关键词:分泌系统蛋白表达致病机制
文献传递
尿红细胞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3种方法(镜检与尿干化学法及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结果的吻合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镜检法和尿干化学法及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同一尿液标本进行尿液红细胞测定。结果3种方法检出红细胞阳性率分别是: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为29.4%,尿干化学法为23.2%,镜检法为21.6%。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明显高于尿干化学法和镜检法。3种方法阳性率不尽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方法测定尿红细胞结果有一定的差异,联合检测和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才能更好地确定尿液中红细胞的有无及其来源(肾性与非肾性)。
桂满元伍海英谢光辉黄成文
关键词:尿红细胞尿干化学法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