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光涛

作品数:29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 12篇艺术
  • 4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戏曲
  • 7篇杂剧
  • 5篇考论
  • 4篇元杂剧
  • 4篇论元
  • 4篇巴渝舞
  • 3篇剧目
  • 2篇图像
  • 2篇清代
  • 2篇曲家
  • 2篇曲学
  • 2篇文物
  • 2篇舞蹈
  • 2篇戏曲家
  • 2篇楔子
  • 2篇科诨
  • 2篇嘉庆
  • 2篇宫调
  • 2篇插科打诨
  • 2篇楚辞

机构

  • 21篇宜宾学院
  • 8篇四川师范大学
  • 6篇山西师范大学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作者

  • 29篇何光涛
  • 2篇唐忠敏
  • 1篇陈开颖
  • 1篇彭贵川
  • 1篇刘飞滨
  • 1篇谢昌炜
  • 1篇李文洁

传媒

  • 5篇民族艺术研究
  • 5篇宜宾学院学报
  • 3篇四川戏剧
  • 3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戏曲研究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古籍整理研究...
  • 1篇兰台世界(上...
  • 1篇中华戏曲
  • 1篇东南传播
  • 1篇四川民族学院...
  • 1篇时代文学(下...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3年中国戏曲传播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对2013年中国戏曲传播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分析,认为传承与保护、创新与融合是这一年中国戏曲传播研究的重要主题。中国戏曲内涵深厚、资源丰富、魅力无穷,但其传承与保护及其产业化发展是一大难题,所以戏曲传播研究成为这年学术界的热点之一,为中国戏曲传播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
唐忠敏何光涛
关键词:戏曲传播媒介融合
元明清屈原戏考论
屈原形象见诸戏曲,始自隋代水傀儡戏,其中的《屈原遇渔父》和《屈原沉汨罗水》是中国最早以屈原故事为题材的戏剧作品。到了唐代,优人黄幡绰和高崔嵬也曾将屈原故事融入优戏之中,借以箴讽时政。到了元明清,以屈原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作品...
何光涛
关键词:元明清时期楚辞学
清代三种亡佚屈原戏考论
2012年
清代以屈原为主角或配角的戏曲作品多达十四部,其中《演骚》、《楚辞谱》和《秋兰佩》均已亡佚。本文汇集相关文献材料,分别对它们的作者生平、剧情、剧本体制、著录、演出等问题予以考论。
何光涛
四川古戏“巴渝舞”推考被引量:1
2010年
西汉前产生于古巴渝地区的"巴渝舞",历来研究者都把它当做一种舞蹈或一组歌曲来研究,鲜有将其当做戏曲来研究。其实,它不仅仅是一种舞蹈或一组歌曲,它还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它以歌、舞、科、白演述丰富的故事情节,音乐结构是曲牌联套体,扮演方式是代言体。它具备戏曲的诸多要素,已是真正的戏曲。
何光涛
关键词:戏曲
宜宾市九座古戏楼考述——《酒都文物——宜宾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补遗
2014年
尽管宜宾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而仔细,"全市乡村普查到达率均达到100%",但笔者对宜宾市戏曲文物调查时,又查出九座古戏楼,它们分别是江安县底蓬镇古戏楼、江安县蟠龙镇古戏楼、江安县桐梓镇禹王宫古戏楼、江安县夕佳山民居古戏楼、长宁县桃坪乡玉皇楼古戏楼、长宁县梅硐镇余家祠堂古戏楼、珙县洛表镇何家大院两座古戏楼、长宁县老翁镇文昌宫古戏楼。以上戏楼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笔者实地测量了相关数据,并采访相关人士发现了因把握文物的标准不同、建筑保存现状很差等原因造成这九座戏楼被普查遗漏了。
何光涛
巴渝舞的起源与流变
2010年
"巴渝舞"又称"巴渝戏"、"巴俞舞"、"俞儿舞"、"昭武舞"、"宣武舞"、"摆手舞"等,是古代巴渝地区非常流行的一种少数民族歌舞,也是中国文字记载中最原始、最古老的舞蹈品种。她因巴人祖先智慧而催生,汉唐盛世年华而滋养,明清变幻风云而丰富、新中国百花齐放土壤而娇艳,堪称中国舞蹈的“活化石”。
谢昌炜何光涛
关键词:巴渝舞中国舞蹈民族歌舞文字记载百花齐放
清代两种月令承应戏考论被引量:1
2014年
《正则成仙》和《渔家言乐》是清代两种月令承应戏,以屈原为题材,共同叙写一个屈原升仙之后又返回人间的故事。众多文献将它们视为两剧,其实它们是一个剧情前后连贯的两折杂剧。关于它们的作者,各种文献皆署为无名氏。笔者经过考证发现作者是康、雍、乾时期的张照。它们自乾隆初年创作完成之后,又被改编过。它们通常在端午节和朔望之时用于"开场"、"团场"演出,有一套严格的仪程。
何光涛
关键词:考论
杨宗岱小说《烈女无名氏传》和杂剧《离骚影》考论被引量:1
2012年
杨宗岱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诗人。除了诗文,他还创作有笔记小说《烈女无名氏传》和杂剧《离骚影》,这是他仅存的小说和戏曲作品。它们都创作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夏,都以武陵县一个烈女殉节的故事为题材,都旨在宣扬古代烈女们的贞节精神。但是,《烈女无名氏传》在故事情节的丰富性、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以及篇幅规模上都不及《离骚影》。不过《烈女无名氏传》更忠实于故事本真,故它多被作为故事的文字载体被人们阅读和转录;而《离骚影》虚构了很多情节,很大程度上是作者抒发惆怅和悲愤的工具。
何光涛
“巴渝舞”名号及曲辞嬗变探研被引量:8
2010年
"巴渝舞"为唐前极重要的一种歌舞,随着朝政更迭,其名号异代异称,其曲辞屡屡改变。汉世之前,名号为"巴渝舞",曲辞未详。两汉之时分为两个阶段:建安十八年前,其名号、曲辞皆袭前代;其后,因王粲创作新辞,名号曲辞均有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变易递增,情况复杂。隋代罢用"巴渝舞",史皆不载。唐代重视"巴渝舞",有文人模拟而作。唐后,渐次衰亡,翻览载记,忽焉似亡。
何光涛
四川戏曲碑文述考
2015年
四川戏曲历史悠久,留下了众多文物遗产。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戏曲发展的历史面貌、探索戏曲艺术形态的历史成因。笔者近两年搜集了较为丰富的戏曲文物资料,如戏楼、雕塑、碑刻、戏画、舞台题记等。关于碑刻,笔者通过文献查阅了45通,实地考察并抄录了9通~①(尚未被各种文献公布过)。这些碑刻从材料上看,木刻有1通,其余全为石刻;从所属建筑物看。
何光涛
关键词:历史面貌文昌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