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建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绍兴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3篇超声
  • 3篇超声引导
  • 2篇中段骨折
  • 2篇锁骨
  • 2篇锁骨中段
  • 2篇锁骨中段骨折
  • 2篇疗效
  • 2篇关节
  • 2篇钢板
  • 2篇扳机指
  • 2篇成人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神经
  • 1篇血管神经束
  • 1篇远端
  • 1篇增殖
  • 1篇掌侧
  • 1篇掌指
  • 1篇掌指关节

机构

  • 11篇绍兴市中医院

作者

  • 11篇何建明
  • 7篇王晋钟
  • 7篇朱海波
  • 5篇章宁杰
  • 3篇蒋凌
  • 2篇李江
  • 1篇许杨
  • 1篇黄伟刚
  • 1篇何小勇
  • 1篇胡松峰
  • 1篇鲁轶群
  • 1篇陶铁瑛

传媒

  • 3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Y推进皮瓣带双侧血管神经束在40例指端缺损修复中的效果研究
2018年
目的探究V-Y推进皮瓣带双侧血管神经束在患者指端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40例患者指端缺损患者,进行V-Y推进皮瓣带双侧血管神经束治疗并分析修复的效果。结果 40例患者的患指进行指端缺损修复,其患指皮瓣均成活,对应用该术式效果满意。6~20个月随访期间,修复区两点的分辨觉在9~12mm,功能评定在S3+级以上,皮瓣可以耐寒冷,皮肤温度正常,指间的关节功能正常。手术优良率97.5%。结论 V-Y推进的皮瓣带双侧血管神经束在指端缺损修复中的具有较好得效果,并可获得良好的外形及功能,运动的感觉恢复良好。
何建明王晋钟朱海波金建淼
关键词:指损伤疗效
超声引导下勾刀治疗成人“扳机指”的效果观察
2022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勾刀治疗成人“扳机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绍兴市中医院治疗的“扳机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勾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狭窄部位腱鞘厚度、肌腱厚度、肌腱横截面面积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2.25±0.4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6±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4周,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腱鞘厚度、肌腱横截面面积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两组间腱鞘厚度、肌腱厚度及肌腱横截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肌腱厚度[(3.42±0.41)mm,(3.40±0.53)mm]较治疗前[(2.51±0.34)mm,(2.50±0.38)mm]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勾刀治疗成人“扳机指”临床效果较好,与外科手术比较,创伤更小。
金建淼章宁杰王晋钟何建明朱海波
关键词:超声引导扳机指
超声引导下勾刀治疗成人扳机指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勾刀治疗成人扳机指(trigger finger,TF)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成人扳机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勾刀治疗,对照组在传统盲视条件下行勾刀治疗,所有患者均定期复查随访3个月,评价疗效。并对所有患者手指活动过程中的疼痛评分进行记录和统计,具体记录时段为: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3个月,疼痛评分依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分析统计。结果8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3个月,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3个月这3个时间点的手指活动时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根据对患者的后续随访和检查,治疗组患者在接受超声引导下勾刀治疗3个月后的总治愈率达85.00%,1次操作治愈率达90.00%,对照组的总治愈率达52.50%,1次操作治愈率达62.50%,治疗组患者的总治愈率和一次操作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勾刀治疗成人扳机指能准确定位病灶,提高安全性和治疗精度。
吕宇航章宁杰王晋钟蒋凌何建明朱海波黄伟刚
关键词:超声引导扳机指成人
不同固定方式在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不同固定方式在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弹性固定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32),将行坚强固定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28),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关节形态和愈合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无下胫腓复位丢失。结论弹性固定与坚强固定均对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有较好治疗效果,且弹性固定更好地避免下胫腓联合复位丢失。
何建明
关键词:坚强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骨折
在超声引导下钩刀松解法治疗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在超声引导下钩刀松解法治疗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钩刀松解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钩刀松解法治疗;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后随访,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指总活动度(TAM)评分情况,活动痛、压痛、屈指阻抗力痛评分及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2组患者活动痛、压痛、屈指阻抗力痛评分呈下降趋势,各时间点与治疗前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术后1周,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1个月、3个月2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TAM评分总有效率、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8.0%、98.0%,对照组分别为90.0%、9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出现并发症及复发病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复发率为8.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超声引导下钩刀松解法治疗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较传统钩刀松解法更有效、安全,且操作者更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蒋凌章宁杰吕宇航王晋钟何建明朱海波
关键词:超声引导
bFGF基因体外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对其增殖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bFGF基因体外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后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及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兔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扩增,用PCR扩增法获得绿色荧光蛋白-bFGF基因重组质粒,转染间充质干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计算转染率,用MTT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特性。结果:实验成功地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bFGF基因重组质粒,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转染后的bMSCs发出稳定的绿色荧光信号,转染率为(43.32±4.51)%,MTT法显示重组质粒组增殖速度显著高于空白质粒组和未转染细胞组(P<0.05)。结论:运用转染的方法实现了两种基因在MSCs中的共同表达,为监控MSCs细胞的转染和表达过程提供了一种手段。为后期利用MSCs细胞进行组织工程骨组织制造和移植提供了规范化的监控和程序化生产手段。
许杨李江何建明何小勇陶铁瑛胡松峰
关键词:BFGF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转染
经皮克氏针辅助复位微创锁定钢板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治疗Robinson2B型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比较经皮克氏针辅助复位微创锁定钢板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Robinson 2B型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9年6月-2016年10月绍兴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Robinson 2B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0例,女26例;年龄18—65岁,平均34.5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49例采用经皮克氏针辅助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微创组);47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切开组)。根据Robinson骨折分型:微创组281型28例,282型2l例;切开组281型23例,282型24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第2天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Constant评分,以及患者对切口、功能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等。 结果微创组和切开组分别获随访(19.6±5.5)个月、(20.3±6.2)个月。微创组和切开组切口长度分别为(4.8±0.7)cm、(8.3±1.6)cm,手术时间分别为(75.5±21.6)min、(60.2±19.1)min,术后第2天VAS分别为(2.9±1.5)分、(3.9±1.7)分,住院时间分别为(7.1-1-2.6)d、(9.5±2.9)d,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7±2.2)周、(13.4±2.9)周,患者对切口外观满意度分别为84%、60%(P均〈0.01)。两组在术后6个月、1年、末次随访时Constant评分及功能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和切开组患者术后切口肥厚性瘢痕发生率分别为8%、30%,局部皮肤麻木或感觉减退发生率分别为10%、32%(P均〈0.01)。但两组切口感染、皮下钢板明显突出、内固定失效、骨不连及翻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克氏针辅助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Robinson 2
章宁杰吕宇航王晋钟何建明朱海波
关键词:锁骨微创钢板接骨术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估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普通钢板固定治疗,实验组行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腕关节功能、关节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00例术后随访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实验组关节功能优良率92%高于对照组72%(P<0.01),掌倾角、尺偏角均大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何建明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内固定
双柱固定重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201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双柱固定法重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2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病人,采用切开复位双柱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介治疗效果。[结果]其中按Mehne-Matta分型:低T型9例,Y型6例,H型21例,术后1年摄片检查,骨折愈合30例,占83%,骨不愈合2例,占17%,骨折不愈合均为鹰嘴窝,内外柱已愈合且关节面形态未见改变,肘关节功能恢复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肘关节功能评介标准,优良率为91.7%。[结论]应用双柱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能够做到肱骨远端关节面近乎完全的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技术。
李江何建明鲁轶群
关键词:肱骨骨折双柱固定
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治疗并发症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治疗并发症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锁骨中段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临床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均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并发症,如皮肤刺激、神经血管损伤、固定失效、畸形愈合及不愈合等。对锁骨中段骨折临床治疗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和研究有助于指导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以及合理地处理相关并发症。本文重点对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治疗相关并发症及其处理作一综述。
章宁杰吕宇航王晋钟何建明朱海波蒋凌
关键词:锁骨骨折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