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荣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伤寒并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儿童伤寒并发症的特点,以利于早期认识和防治儿童伤寒并发症。方法:对1993-2014年重庆地区154例儿童伤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伤寒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血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4例伤寒患儿中97例(63.0%)出现并发症,其中,中毒性肝炎60例(39.0%)、中毒性心肌炎34例(22.1%)、肺炎13例(8.4%)、支气管炎9例(5.8%)、中毒性脑病4例(2.6%)、肠出血3例(1.9%)、噬血细胞综合征3例(1.9%)、肠穿孔和伤寒肾各1例(0.6%)。结论:儿童伤寒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较常见的是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和肺炎。
- 余荣华彭小蓉许红梅
- 关键词:儿童伤寒并发症
- 伤寒的实验室诊断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目前伤寒在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由于伤寒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现探讨近年来伤寒实验室诊断尤其是早期快速诊断的进展。
- 余荣华许红梅
- 关键词:伤寒临床实验室技术
- 儿童伤寒1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总结儿童伤寒临床特点,以利于其临床早期诊治。方法对1993—2008年重庆地区125例儿童伤寒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每年均有散发病例,77例(61.6%)发生于夏秋季,110例(88.0%)为5~14岁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124例(99.2%)、肝肿大91例(72.8%)、脾肿大65例(52.0%)、消化道症状103例(82.4%)和呼吸道症状71例(56.8%)。外周血白细胞97例(77.6%)正常、16例(12.8%)减少,28例(84.8%)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培养、骨髓培养、粪培养和肥达反应阳性率分别为68.2%、55.0%、7.4%和42.7%,临床分离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100%(26/26)、100%(33/33)、93.3%(14/15)、96.9%(62/64)、66.7%(10/15)、100%(49/49)和100%(6/6)。27例细菌培养阴性者肥达反应阳性。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123例治愈,2例小婴儿误诊死亡。结论重庆地区儿童伤寒散发,5~14岁儿童好发,夏秋季稍多;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发热、肝脾大、消化道和呼吸道表现为主。肥达反应阳性率较低,但对细菌培养阴性者仍有重要意义。第3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仍是该地区儿童伤寒的敏感药物。
- 余荣华梁洁许红梅
- 关键词:伤寒儿童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