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庆霞 作品数:5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长期工频电磁场暴露对SRA01/0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50Hz工频电磁场长期暴露对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RA01~4细胞暴露或假暴露于频率为50Hz、磁场强度为2.3mT的工频电磁场中,每天2h,每周5d,连续暴露11周。暴露结束后立即收集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力,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周期素D(Cyclin-D)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暴露组相比,暴露组大部分细胞形状变为圆形,立体感增强,部分细胞可见异染色质边集;MTT法检测结果显示,暴露组细胞存活力明显增强,与假暴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暴露组处于S期的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假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细胞增殖指数(PI)主要数据大于假暴露组主要数据,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暴露组细胞凋亡与暴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细胞Cyclin-D与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暴露组细胞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工频电磁场暴露可促进SRA01/04细胞的增殖,改变细胞周期进程,但对细胞凋亡没有明显影响。 安广洲 周艳 侯庆霞 李豫蓉 蒋大鹏 郭国祯 张晨 丁桂荣关键词:电磁场 细胞周期 晶状体 断裂剂加入顺序对DNA交联检测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检测DNA交联时断裂剂加入顺序及剂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抗肿瘤药物卡莫司汀(BCNU)作为DNA交联剂,对DNA断裂剂过氧化叔丁醇(tBHP)的加入顺序和最佳使用剂量进行分析。将DNA拖尾长度作为检测指标,并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BCNU染毒前加入tBHP组与BCNU染毒后加入tBHP组相比,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此外,随着tB-HP浓度的增加,DNA断裂程度随之增加,且在400μmol/L时断裂效果非常显著。[结论]断裂剂tBHP的加入顺序不会对DNA交联检测的试验结果产生影响;tBHP在浓度为400μmol/L时断裂效果非常显著。 赵琳娜 陈薛钗 钟艳艳 侯庆霞 钟儒刚关键词:单细胞凝胶电泳 1800MHz电磁辐射对NIH/3T3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目前有关电磁辐射对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11年将包括手机辐射在内的电磁辐射列为人类2B类致癌物即可疑致癌物。1... 侯庆霞关键词:电磁辐射 NIH/3T3细胞 活性氧 生物学效应 1800 MHz模拟手机电磁场长期辐射对NIH/3T3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1 800MHz电磁辐射对NIH/3T3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NIH/3T3细胞假暴露或间断暴露(5min开,10min关)在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为2 W/kg,模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话状态信号的1 800MHz电磁场中。每天暴露5h,连续60d,期间每3~4d传代一次。暴露完毕后,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活性;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变化;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的活性变化。结果与假暴露组相比,暴露组细胞活力下降且培养96h后明显下降(t=30.78,P=0.048);暴露组细胞处于S期(t=3.267,P=0.022)和G2期(t=3.844,P=0.022 9)的百分数较假暴露组有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t=3.349,P=0.047),Caspase-3活性增高(t=13.593,P=0.013)。结论 NIH/3T3细胞经60d1 800MHz模拟手机电磁辐射后,细胞活性下降,S期和G2期阻滞,同时细胞凋亡率增加。 侯庆霞 王明连 安广洲 马雪梅 钟儒刚 钟艳艳 刘欢关键词:NIH 3T3细胞 细胞周期 900MHz手机射频辐射对体外细胞DNA损伤及EB病毒早期抗原的激活作用 2014年 [目的]研究900MHz、最大功率密度为10.644laW/cm2的手机射频辐射对体外细胞DNA损伤和病毒癌基因EB病毒早期抗原(EBV.EA)的激活作用。[方法](1)将NIH/3T3细胞分别暴露在手机辐射下0、1、2、4、6、8、12h,并分别设定相应的正常对照组,用彗星电泳检测细胞DNA受损程度。(2)将Raji细胞分为A辐照(-)TPA(-)、B辐照(-)TPA(+)、C辐照(+)TPA(-)、D辐照(+)TPA(+)4组,接受手机辐照,强度为4h/d,实验持续4周;每周结束时,B和D两组细胞分别使用促癌剂12-0-十四烷酰佛波醇.13+乙酸酯(TPA)1ng/mL处理48h。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各组细胞中EBV—EA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当NIH/3T3细胞辐照2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Olive尾距有明显差异(P〈0.05),但在随后的2-12h内的各个检测时间点上,Olive尾距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0.05);Raji细胞在实验4周后,辐照C、D组细胞的EBV—EA阳性表达率较A组明显增加(P〈0.05),并且在加入促癌剂TPA的D组,阳性表达率更加明显(P〈0.01)。[结论]900MHz手机射频辐射会对细胞DNA产生-定的损伤,并且能够激活EBV.EA的表达。 钟艳艳 钟儒刚 王明连 刘洋 马雪梅 侯庆霞 陈薛钗关键词:EB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