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英诺

作品数:13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6篇脊髓
  • 4篇颈椎
  • 4篇颈椎病
  • 3篇腰椎
  • 3篇髓型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移植
  • 3篇螺钉
  • 3篇脊髓损伤
  • 3篇脊髓型
  • 3篇脊髓型颈椎病
  • 3篇关节
  • 3篇关节突
  • 2篇电图
  • 2篇手术疗效
  • 2篇术后
  • 2篇退变
  • 2篇退行性
  • 2篇前路

机构

  • 6篇邢台市人民医...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侯英诺
  • 5篇聂志红
  • 4篇赵素香
  • 3篇申勇
  • 3篇孔凡磊
  • 3篇刘中坡
  • 3篇张子檀
  • 2篇任虎
  • 2篇徐佳欣
  • 2篇丁文元
  • 2篇刘法敬
  • 2篇曹俊明
  • 1篇付秀信
  • 1篇李辉
  • 1篇王林峰
  • 1篇李志远
  • 1篇张鹏
  • 1篇杨大龙
  • 1篇于绍斌
  • 1篇武玉江

传媒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手术中关节突螺钉与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比较
2014年
目的探讨关节突螺钉(translaminar facet screw,TFS)与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在前路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interbody fusion,ALIF)中的力学稳定性,以及2种后路固定螺钉在ALIF对相邻节段的影响是否一致。方法采用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将16具标本随机分为无手术组(intact)、ALIF组、ALIF+TFS组、ALIF+PS组,在400N压力和75N/m速率件下,比较各组刚度、相邻节段活动度和椎间盘压力。结果与intact组比较,ALIF组在前屈度、侧弯度、轴向旋转度方面增加,而后伸度减少。在ALIF+TFS组、ALIF+PS组和ALIF组的比较中,ALIF组在前屈度、侧弯度、轴向旋转度方面明显增加,而TFS固定和PS固定提供的稳定性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FS在椎间盘压力方面对相邻节段影响更小。结论 TFS固定可以与PS固定提供同样的力学稳定性,TFS固定是2节段ALIF理想的固定方法 。
聂志红侯英诺孔凡磊赵素香樊格林张子檀
关键词:腰椎关节突螺钉椎弓根螺钉
肌电图联合MRI判断脊髓型颈椎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肌电图联合MRI检测在评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给予常规肌电图检查,选取其中肌电图检查排除合并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共89例,根据病情采用前路、后路或后前路联合手术,术后进行随访。按照肌电图检查结果与MRI T2WI是否存在高信号进行分类,即Ⅰ型:EMG/MRI为-/-,Ⅱ型:EMG/MRI为-/+,Ⅲ:EMG/MRI型为+/-,Ⅳ型:EMG/MRI为+/+。根据手术前后JOA分值计算临床改善率,进而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彼此间的相关性。[结果]肌电图表现为I型36例、Ⅱ型17例、Ⅲ型10例、Ⅳ型26例,术后疗效优42例、良20例、可18例、差9例,各种类型与术后疗效的关系行秩和检验,结果显示:Hc=30.72,P<0.05,表明不同类型间术后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肌电图联合MRI检测类型与临床改善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从而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手术效果。
申勇任虎张英泽丁文元杨大龙徐佳欣刘法敬侯英诺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肌电图检测MRI手术疗效
改良单侧椎弓根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聂志红孔凡磊侯英诺赵素香侯市宾李辉高志国姚佳孔凡庭刘中坡
腰椎退变性疾病在临床极为常见,许多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症状仍无法得到改善。如果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痛和间歇性跛行这些症状严重到限制患者的日常生活,则需手术治疗。近年来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已成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关键词: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治疗
内皮祖细胞移植联合高压氧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机制研究
第一部分 内皮祖细胞的提取、培养、鉴定及细胞因子鉴定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的体外提取、培养、鉴定及内皮祖细胞分泌因子鉴定.  方法:  1. 提取大鼠胫骨、股骨骨髓收集单个核细胞,连续培养14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绘制...
侯英诺
关键词:脊髓损伤内皮祖细胞巨噬细胞高压氧
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黄韧带保留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黄韧带保留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下腰椎失稳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黄韧带保留手术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通过影像学评价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并观察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内固定位置、融合情况以及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JO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影像评价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良好,未发现内固定松动和断裂,椎间融合率100%。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黄韧带保留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创伤小,术后融合率高,有效预防了手术后神经粘连,疗效肯定。
聂志红孔凡磊赵素香侯英诺付秀信纪江锋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椎弓根螺钉黄韧带
脊髓型颈椎病肌电图检测结果与临床术后评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肌电图检测结果与其手术疗效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CSM患者,给予常规肌电图检查,排除合并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共入选81例.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同定术,术后进行随访.按照肌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类,并根据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病评定标准评分计算其临床改善率,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肌电图检测结果与临床改善率的相关性.结果 根据肌电图检查结果分为Ⅰ型27例、Ⅱ型19例、Ⅲ型16例、Ⅳ型19例,术后疗效优34例、良23例、可16例、差8例,对肌电图类型与术后疗效的关系行秩和检验,结果显示:Hc=13.67,P〈0.05,表明根据肌电网分型的CSM患者术后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SM患者的肌电图检测类型与其临床改善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肌电图检测有助于更准确地顶测手术效果.
任虎申勇于绍斌王林峰曹俊明李志远侯英诺刘法敬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肌电图检测手术疗效
右美托咪定对改善骨科全麻手术患者认知障碍的研究
2022年
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对骨科全麻手术患者认知障碍研究。方法 研究着手时间与终止时间分别为2020年3月与2022年3月,通过电脑所编辑的随机抽选程序作用下,在上述这段时间线内选择我院接受骨科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对其进行了两个不同组别的划分,其中一组为共计38例使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另外一组为共计52例使用右美托咪定的观察组,对患者最终的治疗成效进行不同组别之间的相互比较与分析。结果 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各项指标进行两组别对比均不存在差异性(P>0.05)。所使用的纳布啡两组别之间不存在差异性(P>0.05),所使用的丙泊酚、纳布啡剂量观察组相对更低,且较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5)。患者在手术前的认知功能评估分值不具备差异性(P>0.05),而在实施手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均有所下降,所使用的丙泊酚、纳布啡剂量观察组相对更低(P<0.05)。结论 对于实施骨科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定,能够让患者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拥有更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在手术完成之后能够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对炎症反应的产生抑制作用,能够让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得到良好的改善,不良应激反应的产生得到降低,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际推广与使用的治疗手段。
侯英诺刘月华武丹戴小曼
关键词:全麻
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轴性症状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内固定与颈前路双节段椎间盘摘除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轴性症状(AS)的发生情况。方法:2004年3月~2007年5月113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内固定(A组,61例)和颈前路双节段椎间盘摘除融合内固定(B组,52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融合节段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计算每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率,统计每组术后颈部AS的发生率。结果:随访24~48个月,平均32.2个月。末次随访时A、B组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70.1±12.2)%、(63.5±4.7)%,无统计学差异(P>0.05);融合节段高度变化值分别为-0.04±0.02cm、0.05±0.02cm,有统计学差异(P<0.05);融合节段后凸率分别为34.4%、13.5%,有统计学差异(P<0.05);颈部AS发生率分别为45.9%(28/61)、26.9%(14/52),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高度降低者颈部AS发生率较高度增大者高(P<0.05),A组中融合节段高度降低者的比例数明显大于B组(P<0.05)。末次随访时,A组中融合节段明显后凸者的颈部AS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后凸或轻度后凸者(P<0.05),A组中融合节段明显后凸者的比例数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融合节段高度降低和明显后凸的患者AS发生率较高。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内固定术相比,颈前路双节段椎间盘摘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在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同时减少了术后颈部AS的发生。
张鹏申勇曹俊明侯英诺徐佳欣丁文元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轴性症状
细胞因子与轴性颈椎病和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研究
椎间盘突出的过程不仅表现为形态学上的变化。同时也伴随有椎间盘的组织学与生化性质的一系列改变。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病理过程中及由此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如轴性颈肩痛。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目的:测定样本病例(颈...
侯英诺
文献传递
早期运动训练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背景: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运动训练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观察早期运动训练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只,损伤后即刻给予常规处理;细胞移植组20只,损伤后给予神经干细胞移植;实验组20只,损伤后给予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同时联合早期运动训练。分别于损伤前及损伤后的1,7,14,21 d,通过BBB评分及斜板实验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损伤后第14天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脊髓组织caspase-3和髓过氧化物酶的表达;损伤后第21天做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观察大鼠脊髓损伤组织结构改变。结果与结论:1各组大鼠在损伤后第7,14,21天的BBB评分及斜板实验评分,细胞移植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优于细胞移植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损伤后14 d对照组大鼠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髓过氧化物酶表达也明显升高,细胞移植组大鼠caspase-3和髓过氧化物酶的表达均高于实验组(P<0.05)。3细胞移植组脊髓病理炎性反应减轻,实验组炎性反应进一步减轻,损伤区域结构改善,脊髓组织结构相对清晰、趋于完整。4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早期运动训练能有效改善脊髓运动功能,其可能通过降低caspase-3和髓过氧化物酶的表达,减轻对脊髓组织的继发性损害,以利于维持脊髓运动神经元功能。
武玉江侯英诺张子檀刘中坡聂志红樊格林
关键词: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脊髓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