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少春

作品数:10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土地利用
  • 5篇城市
  • 5篇城市化
  • 3篇生态
  • 3篇生态足迹
  • 3篇生态足迹法
  • 3篇覆被变化
  • 3篇边缘区
  • 2篇生态效应
  • 2篇生态效应分析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LUCC
  • 1篇样带
  • 1篇人类生态
  • 1篇生态脆弱性
  • 1篇生态过程
  • 1篇土地利用动态...
  • 1篇土地利用总体
  • 1篇土地利用总体...
  • 1篇区域城市化

机构

  • 7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作者

  • 10篇倪少春
  • 7篇郑辛酉
  • 7篇贾铁飞
  • 2篇董玉祥
  • 1篇吴大放
  • 1篇郑荣宝
  • 1篇黄德全
  • 1篇刘海珍
  • 1篇马骏
  • 1篇哈斯
  • 1篇刘艳艳
  • 1篇王龙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热带地理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生态脆弱性的耦合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以广州市为例,利用2005年的TM影像,并结合DEM、水土流失现状图、地质灾害图、有机质含量分布图及社会经济等数据,分析全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空间格局特征,并将生态脆弱性区分区图与土地利用规划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生态环境优越,生态良好区占85.96%;②人类活动对生态脆弱性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各生态脆弱性类型区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平原地区好于山区,城区好于郊区;③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结构调整和布局已经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影响,符合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划实施有利用于提升环境生态服务功能。
郑荣宝倪少春王龙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脆弱性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与城市化空间过程——以上海市西南地区为例被引量:23
2006年
基于多时段TM遥感影像资料和GIS技术,以上海西南城市边缘区为例,分析了研究区近1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计算城市化成熟区中建成区用地面积密度值,通过城市化成熟区和各实验区建成区用地面积密度值的比较,制定“城市化进程指数”,并进行城市化空间过程的刻画。
倪少春贾铁飞郑辛酉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利用城市边缘区
珠海市耕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7
2009年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利用1990、1995、2000和2006年共4期Landsat TM卫星遥感数据,分析珠海市耕地数量和空间变化特征,并探讨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珠海市耕地面积在3个研究时段经历了"快速减少―缓慢增加―急剧减少"的变化过程,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2000―2006年耕地的动态度最大,而1995―2000年耕地的动态度相对较小;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是水域和林地,减少的去向主要是农业结构调整中耕地转变成水域和建设用地;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和农业结构调整是珠海市耕地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同时政策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吴大放刘艳艳董玉祥刘海珍倪少春
关键词:耕地驱动力主成分分析
海岸横向沙脊的移动与形态变化——以河北昌黎黄金海岸横向沙脊为例被引量:15
2011年
采用RTKGPS测量技术与方法,2006~2008年连续三年共9次对我国海岸沙丘主要分布区域之一的河北昌黎黄金海岸翡翠岛的一个典型海岸横向沙脊进行了三个横剖面的高精度观测。海岸横向沙脊高程、断面及其典型位置的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海岸横向沙脊脊顶和背风坡坡脚夏秋季东移、冬春季节西移,脊顶总体向西移动,年均最大移距1.83m,但同期观测剖面背风坡坡脚的移动距离最大仅0.16m;脊顶高程夏秋季降低、冬春季升高,观测期间脊顶高程平均降低了1.58m,而三个观测剖面的断面面积期间则分别增加了0.47%、0.79%和0.69%,故海岸横向沙脊移动与形态变化的季节性十分明显,总体上具有沙丘下部基本稳定、顶部以往复前进方式向陆缓慢移动以及沙体加积增大但脊顶高程逐渐降低的特征,其原因主要与区域风况特点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黄德全董玉祥哈斯倪少春马骏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城市化生态效应分析——以上海城市边缘区轴向城市化样带为例被引量:25
2006年
运用RS和GIS技术,根据上海1987年1、995年和2003年3期Landsat5 TM遥感影像记录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有关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上海西南城市边缘区典型轴向城市化样带为例,采用生态足迹法分析了该样带内人类的生态供给与需求;提出一个评价区域人类活动生态效应的新方法,得出区域生态效应综合指数与弹性指数的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计算出的指数,对样带区域总体及其中城乡区域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比较与动态分析,发现20a来在人类影响下城市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骤减-缓减-回复的过程,在空间上使城乡区域生态效应的性质和强度产生分异。
郑辛酉贾铁飞倪少春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效应生态足迹法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城市化空间进程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基于多时相TM数据,对上海西南快速城市化地区近10 a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该区域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城市扩展强度;计算城市化成熟区中建成区用地面积密度值。通过城市化成熟区和各实验区建成区用地面积密度值的比较,制定“城市化进程指数”,进行城市化空间过程的刻画。
贾铁飞倪少春郑辛酉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利用
基于区域城市化LUCC的人类生态过程定量研究——以上海市区典型城市化样带为例被引量:18
2007年
借鉴流域研究的范例,根据上海市1987年、1995年和2003年3期Landsat5TM遥感影像记录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有关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RS和GIS技术在上海市中心西南城市边缘建立典型城市化样带。采用生态足迹法分析该样带内人类的生态供给与需求;提出一城市化区域人类生态过程的新研究方法,得出城市化过程中区域的人类生态质量指数与波动指数,并根据模型计算出的指数值,对样带区域总体及其中城乡区域在城市化中的人类生态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以尝试对区域城市化中人类生态过程进行定量化研究。
郑辛酉贾铁飞倪少春
关键词:城市化人类生态生态足迹法
上海城市边缘区样带LUCC的生态效应分析被引量:10
2006年
为分析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效应的影响,根据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上海1987年、1995年、2003年3期Landsat5 TM遥感影像记录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运用RS和GIS技术,以上海西南城市边缘区典型轴向城市化样带为例,采用生态足迹法分析该样带内人类的生态供给与需求;提出评价区域人类活动生态效应的新计算方法,得出区域生态效应综合指数与弹性指数的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计算出的指数,对样带区域总体及其中城乡区域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效应进行比较与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生态效应是区域人类活动生态正、负效应叠加后的综合效应;2)区域生态效应具有惯性,人类不合理开发所致的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将持续;3)20年来该样带城市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骤减、缓减、恢复的过程;4)以土地利用为主要表征的城市化使城乡区域生态效应的性质和强度产生空间分异,城市边缘区的生态正、负效应正发生着新一轮平衡,且对整个样带生态系统发挥良性作用。
贾铁飞郑辛酉倪少春
关键词:生态效应生态足迹法
轴向快速城市化中的土地利用变化——以上海市漕溪路-沪闵路沿线地区为例被引量:5
2005年
基于多时段的TM遥感影像,对上海城市边缘的漕溪路-沪闵路沿线地区近10年来轴向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图像叠加获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并利用缓冲分析法,得出该区域城市扩展强度、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揭示了快速城市化地带土地利用变化方面的一些空间分异特征。
郑辛酉倪少春贾铁飞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异
轴向城市化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以上海西南地区为例
2006年
基于多时段TM遥感影像资料,对上海西南城市边缘地区近10年来轴向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图像叠加获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并利用缓冲分析法,揭示了该区域城市扩展强度、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贾铁飞倪少春郑辛酉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