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龙 作品数:9 被引量:5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保留关节囊的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保留关节囊的重要性及手术方法,以恢复THA术后髋关节软组织平衡。方法2003年2月-2005年8月,采用保留关节囊的THA(R组)41例43髋,男19例,女22例;年龄46~80岁,平均66.5岁。同期采用常规的THA(S组)42例44髋,男20例,女22例;年龄43~80岁,平均64.3岁。患者术前诊断为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13例13髋(R组),14例14髋(S组);髋臼发育不良(CroweⅠ、Ⅱ)9例9髋(R组),8例8髋(S组);骨性关节炎6例8髋(R组),7例8髋(S组);股骨头坏死(FicatⅢ、Ⅳ)13例13髋(R组),13例14髋(S组)。其中骨水泥型假体13髋(R组),11髋(S组);非骨水泥型假体8髋(R组),10髋(S组);混合型假体双髋22髋(R组),23髋(S组)。两组手术均采用Gibson入路。R组术中应用了保留关节囊和旋后小肌群的方法,可靠地重建术后髋关节软组织平衡。S组采用常规手术入路,切除大部分关节囊,术毕关节囊不作修复。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以及术后髋感染、髋脱位、起床站立时间、弃拐行走时间、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6~22个月随访,R组平均时间16.5个月,S组平均时间16.7个月。R组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S组(P<0.05)。结论THA术中保留关节囊,可减少手术创伤,重建髋关节软组织平衡,增加术后髋关节的稳定性,更好地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陈勤 邵勇 周政 关龙 胡文竹 余彬 邱建中 梁伟 邓宁 陈坚关键词:关节囊 股骨颈骨折 重塑第一跖趾关节骨形态治疗外翻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Keller手术治疗外翻术中重塑第1跖趾关节骨形态的生理活动解剖结构变化。方法2004年4月~2006年11月,采用Keller手术术中重塑第1跖趾关节面骨形态方法治疗外翻11例22足。男3例,女8例;年龄51~73岁。跖趾关节面分型采用Piggot法:型偏斜型17足,型半脱位型5足。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24~49°,平均37°;第1跖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角9.0~13.5°,平均11.5°。结果术后11例22足均获随访6~30个月,平均14个月。参照朱丽华等评定标准:优18足,良3足,差1足。X线片示,14足形成第1跖趾杵臼样假关节,8足假关节面部分咬合。术后HVA7~16°,平均11°;IMA9.0~13.5°,平均11.5°。术后跖趾关节面Piggot法分型:型适合型12足,型偏斜型10足。结论Keller手术中重塑第1跖趾关节骨形态对外翻术后HAV的纠正及症状改善,及关节稳定性有良好改善,减少了术后肌力不足的发生。 邵勇 陈勤 周政 关龙关键词:关节结构 改良Gamma钉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8年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改良Gamma钉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6年10月,采用改良Gamma钉技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其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67~98岁,平均75.7岁。按AO分型:A1型6例,A2型24例,A3型9例,其中明确有骨质疏松症患者36例,占92.3%。手术方式的改良:(1)采用患侧在上的侧卧体位,患肢屈髋、屈膝60。,健肢尽量屈膝屈髋。(2)采用麻醉后一次性间接牵引复位,无需持续机械牵引。(3)术中通过旋转C形臂直接获取正、侧位照片。结果35例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5年2个月,平均3年2个月。手术资料显示:手术切口(4.3±1.2)cm,手术时间(46±10)min,手术失血量(65±26)ml,术中透视(3.0±2.1)次。术后康复资料显示:术后随访1年内无死亡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为(10.5±3.6)d,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9±2.1)周,术后6个月Parker评分为(6.9±3.2)分。结论改良Gamma钉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和失血、降低X线暴露,从而提高手术效率,有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并有助于降低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死亡率。 陈勤 胡汶竹 邓宁 关龙 邵勇 周政 梁炜 陈坚 余彬 罗静关键词: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5 2009年 目的比较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微型钢板组据骨折部位采用"L"型、"T"型或直钢板固定骨折,钢板置于掌指骨背侧或侧方;克氏针固定组选用交叉克氏针或单根克氏针超关节固定骨折端;肌腱损伤者均一期修复。术后对关节总活动度(TAFS评分标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样本均数比较。结果微型钢板内固定组骨折平均手术时间40min,平均愈合时间7.5周,TAFS评分标准,优良率90.5%;克氏针内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25min,平均愈合时间9.1周,TAFS评分标准,71 4%;两组间术后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其术后感染率明显降低,且患指的屈伸功能显著改善。 邱建忠 陈勤 周政 梁炜 邓宁 薛力 邵勇 关龙关键词:掌骨骨折 指骨骨折 内固定 微型钢板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椎旁植骨治疗腰椎滑脱 目的:符合脊柱生物力学融合方式有利于提高融合率;方法:内固定椎旁椎间大块髂骨植骨融合;结果:5例病人经半年随访疗效较好;结论:脊柱的中柱融合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能有效地提高融合率。 关龙关键词:椎间植骨融合 手术治疗 中柱 文献传递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比较经典和改良的两种Gamma钉植入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效率,改善疗效。方法2000年8月-2006年8月收治6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32例,女37例;年龄43-98岁,平均72.3岁。病程3-14d,平均5.6d,无合并伤。经典Gamma钉手术组为A组36例,改良Gamma钉手术组为B组33例。参照AO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标准,A组A1型5例,A2型23例,A3型8例;B组A1型8例,A2型21例,A3型4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X线暴露次数、引流量及输血量,以及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浅层感染、抗生素使用时间、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半年后患髋功能Harris评分进行准确记录并作统计分析。结果69例均获随访8个月-6年8个月,平均3年6个月。随访1年内无死亡。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A组分别为9.5±4.7cm,85±35min,186.0±87.3ml,9.0±5.1次,102.7±49.8ml,325.0±169.5ml;B组分别为5.3±1.2cm,46±10min,65.0±26.0ml,3.0±2.1次,52.5±16.2ml,203.0±61.2ml;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康复资料显示,肺部感染和切口浅层感染发病率、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下床时间,B组均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Gamma钉植入方法,可以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效率,改善术后早期恢复的效果,尤其对合并症较多的老年患者,缩短手术和麻醉时间,减少创伤和失血,以及X线暴露次数,更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 陈勤 周政 关龙 邵勇 邓宁 梁炜 邱建中 陈坚 余彬 李程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锁骨钩钢板系统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锁骨钩钢板系统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3月~2006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系统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17~69岁,平均39岁。车祸伤8例,跌伤7例,均为急性损伤。术后采用JOA肩部疾患评分标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术后患者伤121均I期愈合,无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15例患者均获9~34个月随访,平均16.4个月。根据JOA肩部疾患疗效评分标准,JOA总平均分为93.1分,疼痛评分为28.0分,功能评分为18.8分,活动范围评分为26.3分。X线片检查示锁骨骨折于术后3~6个月愈合,平均3.9个月。未发现肩锁关节半脱位及脱位。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系统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固定可靠,能早期行功能锻炼,术中应保护肩袖和肩锁关节周围组织减少损伤,骨折愈合后内固定需尽早取出。 薛力 陈勤 周政 邵勇 邱建中 关龙 王洋关键词:锁骨钩钢板 锁骨远端骨折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椎旁植骨治疗腰椎滑脱 目的符合脊柱生物力学融合方式有利于提高融合率; 方法内固定椎旁椎间大块髂骨植骨融合; 结果 5例病人经半年随访疗效较好; 结论脊柱的中柱融合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能有效地提高融合率。 关龙影像监测术中控制人工全髋关节假体置入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影像监测控制假体放置的方法,提高初次THA假体置人的精确度。方法2000年4月~2005年8月,采用影像监测术中控制假体置人技术组(imaging,Ⅰ组)THA69例75髋,男32例,女37例;年龄46~75岁,平均62.3岁。同期采用通用技术组(standard,S组)THA72例78髋,男33例,女39例;年龄43~75岁,平均60.5岁。患者术前诊断为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Ⅰ组23例23髋。S组25例25髋;髋臼发育不良(Campbell Ⅰ、Ⅱ):Ⅰ组9例10髋,S组11例13髋;骨性关节炎:Ⅰ组16例17髋,S组15例15髋;股骨头坏死(FicatⅢ、Ⅳ):Ⅰ组15例16髋,S组17例17髋,类风湿关节炎:Ⅰ组6例9髋,S组4例8髋。其中骨水泥型假体Ⅰ组21髋,S组22髋;非骨水泥型假体Ⅰ组12髋,S组11髋;混合型假体Ⅰ组42髋,S组45髋。Ⅰ组采用通用技术加术中X线透视控制假体置入,对臼外倾角、臼前倾角、颈长度和偏心距进行量化性监测。S组采用目测加定位器控制假体置入。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感染、术后功能恢复以及术后X线影像监测假体位置进行比较。结果 Ⅰ组随访60例65髋,S组63例69髋,随访时间6个月~5年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Ⅰ组3.6年,S组3.7年。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以及术后X线评价假体位置、术后1年功能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THA效果明显优于S组。结论影像监测THA能显著提高假体放置的精确度,减少不良的THA手术。拥有C臂X线透视机的县级医院可以开展这种技术。 陈勤 周政 邵勇 关龙 胡汶竹 余彬 邱建中 梁炜关键词:关节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