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志松

作品数:67 被引量:237H指数:7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胰腺
  • 14篇胰腺炎
  • 14篇粘膜
  • 14篇腺炎
  • 11篇幽门螺
  • 11篇幽门螺杆菌
  • 11篇重症
  • 11篇胃癌
  • 11篇螺杆菌
  • 11篇急性胰腺炎
  • 9篇细胞
  • 7篇食管
  • 7篇溃疡
  • 6篇结肠
  • 6篇癌变
  • 6篇癌变过程
  • 6篇FOXP3
  • 5篇胃粘膜
  • 5篇结肠炎
  • 5篇静脉

机构

  • 55篇川北医学院附...
  • 14篇川北医学院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武警四川总队...
  • 1篇潢川县人民医...
  • 1篇眉山市人民医...
  • 1篇遂宁市中心医...

作者

  • 67篇冯志松
  • 20篇黄涛
  • 14篇任权
  • 11篇冯迎春
  • 10篇黄旻
  • 8篇吴小翎
  • 8篇廖娟
  • 6篇向军英
  • 6篇贺国斌
  • 5篇凌颖
  • 4篇杨国栋
  • 4篇江毅敏
  • 3篇何长培
  • 3篇张晓英
  • 3篇龙飞武
  • 3篇陈劲松
  • 3篇王显飞
  • 3篇王俊
  • 2篇戴立里
  • 2篇曹丽鹏

传媒

  • 12篇川北医学院学...
  • 4篇四川医学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疑难病杂志
  • 2篇国际消化病杂...
  • 2篇国际内科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国外医学(消...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芍总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肠粘膜occludin和MFG-E8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模型肠黏膜occludin、MFG-E8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54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日常饮食和饮水,模型对照组、...
冯志松向军英谢国龙
关键词:OCCLUDIN
文献传递
胃癌发生过程中Fas.C-erbB-2蛋白的表达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和增殖相关蛋白 Fas,c- erb B- 2的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 41例慢性中、重度浅表性胃炎 ,1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 ,2 2例不典型增生和 37例胃癌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Fas,c-erb B- 2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 ,Fas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 ,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组 Fas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 (P<0 .0 5 )和胃癌组 (P<0 .0 1)。c- erb B- 2的阳性表达率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分别显著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组 (P<0 .0 5 )、不典型增生组 (P<0 .0 1)和胃癌组 (P<0 .0 5 )。在胃癌组中 ,高中分化胃癌 Fas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癌 (P<0 .0 5 ) ;c- erb B- 2在早期胃癌和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进展期和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 (P<0 .0 5 )。结论 胃粘膜癌变过程 Fas,c- erb B- 2的异常表达及与其有关的胃粘膜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异常可能是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冯志松吴小翎
关键词:胃癌FASC-ERB-2免疫组织化学
贲门失驰缓症的临床治疗被引量:2
1997年
本文报道37例贲门失驰缓症的临床治疗结果。药物治疗25例,阿托品与解痉灵的治疗效果相差不显著(p=030)。心痛定的疗效较阿托品为好(P=004),但与解痉灵的疗效差别不显著(P=013)。手术治疗27例,效果良好者占84%(21/27)。手术疗效与病程及食管扩张程度密切相关。故本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何长培冉毅敏冯志松
关键词:贲门失驰缓症药物疗法贲门疾病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及替硝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按确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75)口服雷贝拉唑10mg,bid,1周后10mg,qd,疗程3周;阿莫西林1·0g,bid,疗程1周;替硝唑0·5g,bid,疗程1周。对照组(n=70)口服法莫替丁20mg,bid,疗程5周;枸橼酸铋钾110mg,tid,疗程5周;阿莫西林1·0g,bid,疗程2周;替硝唑0·5g,bid,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来判断其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镜下溃疡痊愈分别为72例和57例(96%和81·4%,P<0·01);Hp根除率分别为90·7%和71·4%(P<0·01)。治疗组显效73例(97·3%),有效2例(2·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45例(64·2%),有效19例(27·1%),总有效率91·3%,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能有效促进溃疡愈合,快速缓解疼痛,与抗生素联合应用能提高Hp的根除率。
任权冯志松龙飞武黄涛向军英
关键词:雷贝拉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法莫替丁疗效
肠道菌群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美国及世界范围内肝功能损害最常见的原因。肠道菌群与其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的构成与功能的改变通过Toll样受体4(TLR4)特异性识别脂多糖,并激活炎症相关基因的活性,促使肝脏慢性炎症的产生,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最终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与发展。肝脏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小肠细菌的过度生长也被证实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席春晖冯志松
关键词:肠道菌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肥胖胰岛素抵抗
雷贝拉唑及雷尼替丁枸橼酸铋的短程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与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anitidinebismathcitrate,RBC)联合的五天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Hp感染的活动期溃疡或慢性糜烂性胃窦炎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用雷贝拉唑三联七天疗法、RBC三联七天疗法、雷贝拉唑与三甲二枸橼酸铋联合四联七天疗法和雷贝拉唑与RBC联合四联五天疗法根除Hp治疗,活动期溃疡病例抗Hp治疗后继续服雷贝拉唑10mg,1次/d,疗程2周。观察Hp的根除率、活动期溃疡和糜烂性胃窦炎的愈合率以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雷贝拉唑与RBC联合五天四联组Hp根除率(97.7%)显著高于雷贝拉唑三联组(72.7%)或RBC三联组(75.6%)(P<0.05),亦高于雷贝拉唑与三甲二枸橼酸铋联合四联组(8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贝拉唑与RBC联合的五天四联组与其他三组对活动期溃疡愈合率较接近;高于其他三组对糜烂性胃窦炎的愈合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雷贝拉唑三联组(8.9%)、RBC三联组(6.7%)和雷贝拉唑与RBC联合四联组(8.9%)较类似。均低于雷贝拉唑与三甲二枸橼酸铋联合四联组(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与RBC联合四联疗法可获得高Hp根除率,不良反应少、疗程短,值得进一步试用。
冯志松黄涛冯迎春贺国斌黄旻廖娟
关键词:螺杆菌雷尼替丁枸橼酸铋雷贝拉唑
柴芍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被引量:30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药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治疗的SAP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西医常规治疗组和加用柴芍承气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15例。另以同期1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AB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于入院时及治疗3、5、7d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5)、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F)的含量,观察患者腹痛、腹胀、腹部压痛缓解、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死亡情况。结果入院时两个治疗组SAP患者血清IL-6、IL-15、MIF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上述指标呈下降趋势,以中西医结合组下降明显,并于治疗7d时达谷值,且与西医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6(ng/L):246.34±86.65比724.88±110.89,IL-15(ng/L):158.81±50.63比403.04±134.83,MIF(ng/L):121.90±29.48比240.60±67.36,均P〈0.05]。中西医结合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西医组显著缩短[腹痛缓解时间(h):95.87±32.56比149.33±35.89,腹胀缓解时间(h):137.07±41.67比191.87±32.08,腹部压痛缓解时间(h):128.93±40.60比189.73±33.31,肠鸣音恢复时间(h):88.53±31.71比128.00±30.92,均P〈0.05]。西医组死亡2例,中西医结合组无死亡,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药柴芍承气汤结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SAP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6、IL-15和MIF水平有关。
凌颖陈劲松曹丽鹏冯志松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重症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5柴芍承气汤
胃粘膜细胞Fas/FasL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引起胃粘膜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根据尿素酶试验和改良Warthin stary银染是否阳性 ,选择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标本 2 3你。HP阴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标本 18例。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两组标本Fas/FasL的表达。结果HP阳性阳性浅表性胃炎组胃粘膜细胞Fas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HP阴性组 (P <0 0 1) ,FasL的表达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胃粘膜细胞Fas蛋白过度表达可能是HP感染引起胃粘膜细胞调亡的机制之一。
冯志松吴小翎
关键词:胃粘膜细胞FAS/FASL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外疾病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黄旻冯志松陈颖萍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细菌感染
7日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7日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10日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将经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3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100例):前3d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2次/d;后4d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2次/d。对照组一(100例)为标准三联疗法: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2次/d,疗程7d。对照组二(100例)为10日序贯疗法:前5d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2次/d;后5d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500mg,呋喃唑酮100mg;2次/d。所有患者停药4周后复查14C-呼气试验,检测Hp根除率。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8.76%,对照组一77.27%,对照组二90.11%,治疗组与对照组一比较、对照组一与对照组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7日序贯疗法并未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3种方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7日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疗效明显优于7日标准三联疗法,与10日序贯疗法相当,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案选择。
黄旻冯志松冯迎春黄涛陈颖萍
关键词:序贯疗法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根除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