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鹏举
- 作品数:13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更多>>
- 发文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论鉴定瑕疵补正和鉴定错误纠正
- 2015年
- 鉴定意见是诉讼证据的一种法定形式,其审查、核实和认定工作涉及很强的专业性。鉴定瑕疵,是指鉴定人和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在鉴定程序、鉴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适用以及鉴定文书制作等方面不符合法律和鉴定规则等规定,但不影响鉴定意见的正确性和证据能力的情形。诉讼环节不同,鉴定瑕疵和鉴定错误的发现、补正和纠正的机制不同。
- 冯鹏举
- 关键词:诉讼程序
- 人民检察院鉴定人出庭作证之初探
- 2014年
-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鉴定人出庭作证,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以及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等进行了一系列规定,对鉴定意见的证据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人的出庭率一直较低,也是人民检察院鉴定人的弱项。人民检察院鉴定人出庭作证,除了依法接受当事人、辩护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等质证外,对人民检察院的公诉工作还将产生重要影响。为尽快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对人民检察院鉴定人出庭前的工作机制,出庭作证的应答规范,以及应对专家辅助人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 冯鹏举
- 关键词:鉴定人出庭作证专家辅助人
- 论审查起诉环节实物证据的技术性问题审查
- 2016年
- 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背景下,检察机关如何改进和完善实物证据的审查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实物证据合法性的审查虽然必不可少,但主要还是进行真实性或科学可靠性审查。公诉部门对审查起诉案件中涉及专门技术问题的实物证据需要进行审查的,可以送交检察技术人员或其他有专门知识的人审查。审查时要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关于证据审查与认定的规定作为审查内容,把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业内专家的通行做法作为审查依据。
- 冯鹏举
- 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技巧被引量:1
- 2017年
- 在我国鉴定人出庭率长期低下的情况下,面对出庭,鉴定人如何缓解情绪紧张;如何克服内行与外行就专业问题交流的障碍,对鉴定意见进行阐释,对错误的发问进行反驳;如何科学应对被质证证实的鉴定瑕疵和错误?诸如此类,涉及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技巧,关乎作证的效果。在鉴定人为控方作证的语境下,研究和掌握出庭作证技巧,提高出庭作证的能力水平,充分实现法庭对鉴定意见质证的功能,这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背景下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的内在要求。
- 冯鹏举
- 关键词:鉴定人出庭作证
- 司法鉴定领域信访工作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信访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当今社会,信访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在司法鉴定领域,涉及鉴定的信访事项越来越多,是司法鉴定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涉鉴信访的本质是信访人的利益诉求,鉴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可能成为信访理由,因而涉鉴信访工作并无万能之策。分析涉鉴信访原因,把握涉鉴信访工作现状,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明确信访工作职责,是有效化解涉鉴信访,推动司法鉴定科学发展的需要。
- 冯鹏举
- 关键词:信访工作司法鉴定信访事项信访人本权涉法涉诉
- 检察技术工作要主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 2015年
-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检察工作将产生全方位的直接影响,是检察技术工作发展的重要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检察技术部门应主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抓住发展机遇,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要立足职能,以检察业务部门的办案需求为导向,转变工作方式,提升收集证据、审查证据、司法鉴定和出庭作证能力,为职务犯罪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检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 冯鹏举
- 关键词:检察诉讼制度司法制度证据审查
- 论人民检察院鉴定人出庭的庭前准备和作证程序被引量:1
- 2016年
- 在观摩河南省检察机关近年来120余场鉴定人出庭模拟赛及部分实际出庭的基础上,从人民检察院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角度,对庭前准备和作证程序等问题进行一些规律性研究。鉴定人与公诉人之间应建立出庭作证的配合机制,进行周密的庭前准备,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规范作证。
- 冯鹏举
- 关键词:鉴定人专家辅助人出庭作证庭前准备作证程序
- 鉴定人出庭回答问题的法律规制被引量:1
- 2016年
- 鉴定人(控方鉴定人)出庭作证,要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4条关于鉴定意见审查内容的规定作为作证回答内容的规范,把法律、司法解释、鉴定规则等作为回答的依据,从而保证作证的质量和效果,这也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
- 冯鹏举
- 关键词:鉴定人出庭作证专家证人
- 技术性证据审查模式转型的若干问题被引量:3
- 2017年
- 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审查起诉环节以法医鉴定意见为主的、传统的、单一的技术性证据审查模式暴露出种种不足,需要转型升级。改进和完善技术性证据的审查模式,应在完善技术性证据审查机制的基础上,对技术性证据审查的对象、范围和标准等问题进行研究,促进检察技术与司法办案的深度融合,做到对证据的技术性问题有效审查,把证据的技术瑕疵和技术错误解决在起诉之前,切实把好证据的"技术质量关",使证据经得起法律检验。
- 冯鹏举
- 关键词:检察技术审查模式
- 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检察技术工作革新被引量:3
- 2015年
-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检察工作有着重要影响,也是检察技术工作发展的重要机遇。检察技术部门应主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明确职能定位与工作属性。要以检察业务部门的办案需求为导向,通过构建新型的侦捕诉技关系,提高检察技术工作的质量标准。推进检察技术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过硬检察技术队伍,进而转变工作方式,提升收集证据、审查证据、鉴定证据和出庭作证能力,为职务犯罪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检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 冯鹏举
- 关键词:诉讼制度改革检察改革检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