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6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2例被引量:1
- 2010年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剖官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是指孕卵种植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的宫腔侧或肌层内,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若处理不当,将会导致大出血、子宫破裂、子宫切除等严重后果,使患者丧失生育功能.此病目前尚无规范的诊疗方案,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现将本院4年收治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 王萍刘军贾晓红
-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瘢痕处妊娠
- 手术和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疗效分析
- 目的:对于垂体微腺瘤的治疗方法目前争论很多。具体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目前主要以旋转式伽玛刀为主,而药物治疗对泌乳素细胞微腺瘤疗效己得到认可,对于其他微腺瘤疗效不如后两种方法。故本文主要通过手术和旋...
- 刘军
- 关键词:伽玛刀垂体微腺瘤疗效对比
- 文献传递
- 手术和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疗效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手术和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疗效对比。方法对52例垂体微腺瘤患者分别采用手术治疗(25例,手术组)和伽玛刀治疗(27例,伽玛刀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恢复正常19例(76.0%),激素水平下降或正常18例,占激素有异常者78.3%(18/23),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时间2~4周,平均20.3d;伽玛刀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恢复正常23例(85.2%),激素水平下降或正常22例,占激素有异常者88.0%(22/25),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时间4~6个月,平均5.1个月。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组2例继发脑脊液漏,1例因术后颅内感染死亡;伽玛刀组2例出现反应性脑水肿,1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无死亡病例。结论手术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症状体征改善率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好转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伽玛刀治疗,且影像学复查结果也好于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治疗效果略高于手术治疗,不良反应明显下降,但治疗后激素水平下降缓巨,需服用药物辅助治疗。对垂体微腺瘤的治疗,手术和伽玛刀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刘军徐英辉许瑞雪
- 关键词:手术伽玛刀垂体微腺瘤
- 成人外伤性脑梗塞19例诊治报告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提高外伤性脑梗塞预后的有效措施。[方法]分析2000年6月-2005年6月确诊的19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1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单纯内减压术5例,单纯外减压术3例,同时行内外减压术4例,另有7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2年,治疗总有效率为73.74%,治愈率为52.63%。[结论]外伤性脑梗塞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发现病情变化,CT、MR I及DW I对早期诊断有价值。
- 刘军李伟华许瑞雪李雄
- 关键词:外伤性脑梗塞
- 垂体微腺瘤的诊断和治疗决策被引量:6
- 2007年
- 垂体微腺瘤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诊断主要依赖于其临床表现,内分泌学改变及放射学检查;治疗因人而异,其方法取决于其内分泌的异常情况及得到的医疗条件。科学的运用医学哲学思维,有助于减少漏诊和误诊,提高治愈率。
- 刘军许瑞雪李雄
- 关键词:垂体微腺瘤医学哲学
- 额颞开颅硬膜外治疗鞍结节脑膜瘤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7例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病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36~65岁,平均(43.6±2.4)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7例均先行额颞开颅硬膜外视神经减压术治疗。结果按S impson手术切除的分级标准:Ⅰ~Ⅱ级5例(71.4%),Ⅲ~Ⅳ级2例(28.6%),无1例死亡。本组6例(85.7%)视力或视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视力无改变者1例(14.3%),无视力恶化者。结论与传统手术入路相比,采用额颞入路硬膜外视神经减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视神经及周围结构,有助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及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改善预后。
- 许瑞雪刘荣耀徐英辉刘军李忠民王健位振清
- 关键词:鞍结节脑膜瘤视神经手术治疗
- 网状五层龙热水提取物醒酒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宫德正耿成燕刘军姜丽萍仲来福
- 关键词:热水提取物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中央区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中央区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效果。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中央区窦旁脑膜瘤患者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26~70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在磁共振检查基础上建立三维可视化影像模型,均在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下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术后24小时复查头CT,以Simpson分级结合影像等检查评估肿瘤切除程度,以KP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功能分级。结果在术前三维可视化模型下,可清晰显示肿瘤与瘤周重要结构关系,术中所见与术前模型相符。术后24小时复查CT均未见需要手术处理的颅内血肿。36例患者中,29例获得全切,7例获得次全切。术后随访3~60个月,肿瘤复发4例,31例患者恢复良好KPS评分>80分可正常生活,3例KPS评分60分,轻度偏瘫生活可自理,1例KPS评分30分,重度偏瘫生活需辅助,1例术后28个月因肺栓塞死亡。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可清晰显示中央区窦旁脑膜瘤与瘤周重要结构关系,有利于术前制订手术计划及术中重要结构的保护,对中央区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
- 崔鹏刘军许友松尚玮
-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显微手术
- 1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体会
- 2002年
- 刘军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非手术治疗钻孔引流术颅内血肿电镜观察头外伤
- 胶质母细胞瘤引起脑内大血肿两例报告
- 2008年
- 例1 男,59岁。因突发头痛,呕吐及右侧肢体偏瘫来我院。查体:神清,右上下肢肌力Ⅳ^+级,右侧Babinski征(-),既往无明确的高血压病史。该患3个月前曾因头痛、右肢体偏瘫于当地医院就诊,头颅CT示左颞顶叶颅内血肿(图1a)、血肿量约30ml,瘤周伴有较明显的水肿带,中线明显偏移。于当地医院行左颞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 许瑞雪刘荣耀徐英辉刘军李忠民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BABINSKI征脑内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肢体偏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