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病理
  • 2篇腺癌
  • 2篇节性
  • 2篇结节
  • 2篇结节性
  • 2篇结节性甲状腺
  • 2篇结节性甲状腺...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肿
  • 1篇蛋白
  • 1篇性病
  • 1篇预后
  • 1篇增生
  • 1篇粘膜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增生
  • 1篇三碘甲状腺原...
  • 1篇球蛋白

机构

  • 4篇北华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省地方病...

作者

  • 5篇刘军
  • 3篇刘楠楠
  • 1篇杨丽芬
  • 1篇刘以溥
  • 1篇盖晓东
  • 1篇刘玉和
  • 1篇董志恒
  • 1篇张杰
  • 1篇刘大博
  • 1篇张桂兰
  • 1篇张继红
  • 1篇祝红兵
  • 1篇马照奎

传媒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华医学写作...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4
  • 2篇2001
  • 1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良恶性乳头状增生的临床病理研究
2004年
目的:探讨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良恶性乳头状增生的临床病理。方法:收集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良恶性乳头状增生病变81例。结甲伴恶性乳头状增生21例,甲状腺乳头状瘤8例。经常规HE染色,光镜检查,根据近期共认标准重新诊断。结果:良恶性乳头状增生病变乳头的结构和细胞核的形态存在明显差异。原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肿瘤8例,复查后均符合结甲囊性伴乳头状增生。结论:认为甲状腺癌的发生与结甲伴乳头状增生有关。
马照奎刘楠楠祝红兵刘军
关键词:临床病理
老年性大肠粘膜良恶性病变AgNOR研究
2001年
使用银染技术对56例大肠粘膜上皮良、恶性病变活检标本石蜡切片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颗粒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炎性息肉12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例,腺瘤性息肉6例,管状腺癌30例(高分化型15例,中等分化型10例,低分化型5例)。结果表明,炎性息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上皮细胞核内AgNOR颗粒均数分别与腺瘤性息肉,管状腺癌各型均数比较。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有助于鉴别大肠粘膜上皮良恶性病变及其预后判定。
刘以溥刘军杨丽芬张桂兰
关键词:腺癌息肉AGNOR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4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的病变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乳头状增生为10.3%(34/330);伴有非典型增生为5.42%(18/330),原16例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瘤。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多发性甲状腺瘤的鉴别有一定难度,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乳头状增生与非典型增生病例应加强随访。
刘楠楠张继红刘军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乳头状增生
C-erbB-2与腺癌
2000年
目的 探讨C-erbB-2癌基因与腺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PCR法、免疫组化。结果 C-erbB-2扩增或过度表达广泛存在于人的各种腺癌细胞。结论 C-erbB-2基因与腺癌的发生、分化、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
董志恒盖晓东刘军刘玉和
关键词:C-ERBB-2腺癌基因扩增分化预后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观察
2001年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以下简称结甲肿)各组织学类型与激素功能的关系。方法使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PAP法。结果 大多数胶质迢留结节中的Tg、T4、T3呈阴性;腺瘤型结节中的 Tg、T4、T3呈弱阳性,多数病例甲状腺组织染色反应不一致,胶质比滤泡上皮细胞染色稍强,多数病例T3是阳性,而T4为阴性。结沦 除了未成熟细胞类型以外,多数甲状腺组织结节具有激素功能,T3阳性组织占优势,是碘缺乏的代偿表现。
刘大博张丽娜刘楠楠张杰刘军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免疫组化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