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军 作品数:9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胸腺肽α1体外刺激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淋巴细胞亚群影响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thymosin α1,Tα1)体外刺激培养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对淋巴细胞亚群分化及分泌细胞因子谱的影响,分析Tα1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32例胃癌患者及18例健康自愿者PBMCs,50、10、1μg/mlTα1体外刺激培养2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比、CD4+/CD8+变化及分泌Th1/Th2细胞因子谱变化。结果 Tα1体外刺激PBMCs后,胃癌患者及健康自愿者的CD4+、CD8+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无明显变化;健康自愿者CD4+CD25+Foxp3+T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胃癌患者CD4+CD25+Foxp3+T细胞水平明显提高(P<0.05);1μg/mlTα1促进胃癌患者PBMCs分泌IL-1β、TNF-α,10μg/ml促进胃癌患者PBMCs分泌IL-6(P<0.05),健康自愿者PBMCs分泌细胞因子谱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Tα1体外刺激胃癌患者PBMCs,提高CD4+CD25+Foxp3+Treg细胞亚群水平,可能对肿瘤患者抗肿瘤免疫起抑制效应。 杨霞 钱锋孙 刘凯军 何海洋 兰远志 田易 傅晓岚 李健 张记 申子刚 李晋涛 吴玉章关键词:胸腺素 TH1细胞 TH2细胞 miR-26b-5p-CCND2介导的细胞周期调控在50Hz极低频电磁辐射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50 Hz极低频电磁辐射(ELF-EMF)对GC-2细胞miRNA表达谱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小鼠精母细胞来源的细胞系GC-2细胞间歇性的(5分钟开10分钟关)暴露于50 Hz极低频电磁场(1,2,3 mT)... 刘永 刘文斌 刘凯军 敖林 曹佳 钟莉 刘晋祎关键词:生殖毒性 细胞周期 文献传递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预测 被引量:3 2008年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位预测是高效、准确筛选候选表位肽,进行表位疫苗设计的关键技术。随着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一系列的算法和软件被开发并运用在CTL表位的预测。本文综述了目前CTL表位预测的常用方法与研究进展。通过在CTL表位预测原理和方法上的不断改进,候选表位肽的筛选效率将显著提高,表位疫苗的研制速度也将大大加快。 刘凯军 李晋涛关键词:CTL表位 表位疫苗 人Izumo蛋白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预测人Izumo蛋白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以人Izumo基因序列为基础,按Chou-Fasman和Gamier-Robson方法预测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采用Karplus-Schulz方法预测Izumo蛋白骨架区的柔韧性;按Kyte-Doolittle方法预测其亲水性、Emini方法预测蛋白质表面可能性及Jameson-Wolf方法预测抗原性指数。结果:Chou-Fasman及Gamier-Robson两种方法预测的结果均表明,Izumo蛋白含较多的α螺旋,蛋白第6~17、30~40、88~99、103~120、153~160、173~188、249~260、283~297、334~338和339~346区段可能是α螺旋中心,第21~25、198~200、245~248和320~323区段可能是β折叠中心。用Kyte-Doolittle、Emini和Jameson-Wolf方法分别对Izumo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蛋白质第36~42、62~66、94~99、118~122、129~132、151~154、161~164、173~177、205~208、212~216、256~265、271~276、283~288、314~318和336~350区段附近很可能为B细胞表位优势区域。结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确定Izumo蛋白的B细胞优势表位及发挥免疫避孕的活性部位。 杨霞 刘凯军 申子刚 何海洋 张记 张巧玉 吴玉章 李晋涛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1与种属限制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rotavirus,RV)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1,NSP1)与种属限制性的相关性,探讨NSP1在RV种属限制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UniProt数据库中的RVNSP1C末端、全序列以及GenBank数据库中NSP1基因的3′端非编码序列利用DNAStar(Lasergene)7.1软件进行种属间和种属内的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NSP1种属间的多样性与RV宿主特异性一致,NSP1的C末端、NSP1基因3′端非编码序列与NSP1全序列种属内的一致性较高,且高于种属间一致性(P<0.01)。结论NSP1与RV种属限制性密切相关。NSP1与宿主特异的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3,IRF3)相结合的特性和RV的种属限制性相关,其结合区域可能是决定RV种属限制性的关键区域。NSP1基因3′端非编码序列可能在基因水平参与调控RV种属限制性。 刘凯军 李晋涛 魏昆 连冠关键词:轮状病毒 干扰素调节因子 茶多酚对^(60)Coγ射线诱导L5178Y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60Coγ射线诱导L5178Y细胞凋亡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作用。方法 L5178Y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60Coγ射线辐照组、TP组及辐照加TP组共4组,TP组及辐照加TP组培养同时加入茶多酚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μg/mL,60Coγ射线辐照组及辐射加TP组细胞给予8 Gy60Coγ射线一次性照射后,采用DCHF-DA探针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Annexin V-FITC/PI双染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8 Gy60Coγ射线照射后4 h,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出现凋亡梯状条带,并伴随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茶多酚能明显改善这些反应,TP处理组与辐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茶多酚能显著降低60Coγ射线诱导的L5178Y细胞内活性氧产生,降低细胞凋亡率,对γ射线照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李奇慧 唐木涛 赵勇 杨志芳 王修德 王骞 刘凯军 邹仲敏关键词:茶多酚 活性氧 L5178Y细胞 细胞凋亡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自噬在DBP诱导小鼠生精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诱导雄性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以生精细胞来源的细胞株GC-2为模型,不同剂量DBP处理24h后,采用Annxin V/PI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JC-1探针染色观察线粒体膜电位... 张国伟 刘晋祎 曹佳 敖琳 凌曦 董小梅 王治 邹鹏 刘凯军 周妮娅 杨桓 董建云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2008年 轮状病毒(rotavirus,RV)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P1)是轮状病毒逃避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关键蛋白质。它可以与干扰素调控因子家族(interferon regulatoryfactor family,IRFF)的共同区域结合,阻断干扰素表达的信号通路,降低宿主细胞I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IFN-I)的表达,从而抑制宿主天然抗病毒免疫机制的建立。因此,NSP1被认为是轮状病毒的一种重要毒力因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轮状病毒NSP1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凯军 李晋涛关键词:轮状病毒 天然免疫 手机电磁辐射对精液质量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 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设备。除了手机传统的通信功能外,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已经使手机变成了一部便捷的个人电脑。人们使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对于手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目前广泛使用的手机信号为900MHz/1... 刘凯军关键词:精液质量 智能手机 电磁辐射 细胞自噬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