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启明

作品数:1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3篇缺损
  • 3篇自体
  • 3篇外固定
  • 3篇外固定架
  • 3篇骨缺损
  • 3篇固定架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术后
  • 2篇万古霉素
  • 2篇微球
  • 2篇立体心电图
  • 2篇颗粒骨
  • 2篇梗死
  • 2篇骨折
  • 1篇导联
  • 1篇导联线

机构

  • 14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研究...

作者

  • 14篇刘启明
  • 6篇胡宁敏
  • 5篇张敏
  • 5篇杨海波
  • 3篇乔泽文
  • 3篇郭玮玮
  • 2篇伯宇
  • 2篇马腾
  • 2篇周岳
  • 2篇郑建平
  • 2篇张莉
  • 1篇南宠
  • 1篇朱涛
  • 1篇王明波
  • 1篇安维军
  • 1篇朱磊
  • 1篇刘海燕
  • 1篇高文辉
  • 1篇荆浩
  • 1篇卫雪利

传媒

  • 3篇宁夏医学杂志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转化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骨开放植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42例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 探讨自体骨开放植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总结提高治愈率的因素.方法 胫骨感染性骨缺损42例中车祸伤31例,高处坠落伤7例,重物砸伤3例,爆炸伤1例.平均年龄(38.2±1.3)岁.骨缺损1.5~6cm,平均(3.5±0.8)cm.清创去除失活的软组织及死骨,感染初步控制后用自体骨粒或骨条与敏感抗生素混匀植骨,开放伤口,术后创面肉芽覆盖后行植皮术或创面瘢痕愈合.结果 平均随访(2.8±0.3)年,平均术后(8±0.2)周移植骨创面被肉芽组织覆盖,其中4例于术后5周游离植皮、闭合创面,38例于术后10周左右创面瘢痕愈合.41例骨性愈合,骨愈合时间(7±1.1)个月,1例感染复发植骨未愈合.结论 自体骨开放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与传统治疗比较,方法简单、病程缩短、疗效满意,术中彻底清除肉芽组织、充分植入松质骨,术后无菌换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刘启明乔泽文朱涛郭玮玮郑建平杨海波胡宁敏
关键词:骨缺损植骨外固定架
载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研制及体外释放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制载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缓释微球,考察微球的体外释放性能。方法应用复乳-固化法(w/o/w)制备载盐酸万古霉素PLGA微球(HV-PLGA MSs)。利用扫描电镜(SEM)及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形貌观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万古霉素含量,计算载药率和包封率;通过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考察微球化处理对盐酸万古霉素溶出度的影响,用抑菌实验检测盐酸万古霉素的抗菌能力。结果微球表面光滑、无孔隙,载药率达到(4.40±0.263 5)%,包封率达到(48.51±14.827 3)%,HV-PLGA MSs溶解7 d的累积释放率达到43.36%,有相对比较长的释放周期;在体外抑菌试验中,HV-PLGA MSs释放的万古霉素作用效果明显。结论载盐酸万古霉素PLGA微球性质稳定,释放周期比较长,抑菌效果明显,符合理想的局部抗感染应用要求。
周岳荆浩南宠朱磊胡宁敏刘启明
关键词:万古霉素PLGA微球
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万古霉素缓释微球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万古霉素缓释微球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通过复乳-固化法制备万古霉素缓释微球.取48只家兔,按沈霖造模法制作双侧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1个月后局部彻底清创造成骨缺损,A组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B组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混合万古霉素,C组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万古霉素缓释微球.分别于术前、术后1d、3d、7d、2周、4周测定各组动物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于术后2、4、8及12周每组处死4只兔,行植骨区大体形态、X线片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3d、7dB组CRP水平显著低于A组,但大于C组;术后1d、3d、2周、4周B、C组ESR显著低于A组,术后7d、2周C组ESR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周B、C组X线片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A、B、C3组之间X线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12周,B、C组组织学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家兔感染性骨缺损,局部应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万古霉素缓释微球的疗效与自体微小颗粒骨混合万古霉素相当,均好于自体微小颗粒骨.
刘启明周岳王明波乔泽文杨海波胡宁敏
关键词:万古霉素骨移植骨缺损
Pipkin’s骨折的治疗
2013年
目的评价Pipkin分型对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治疗的指导意义,不同方法治疗Pipkin’s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8例。22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2例行保守治疗,3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例行非负重骨块切除。结果全部病例获得4~50个月,平均31.2个月的随访。按Thompson-Epstein评价标准,优20例,良5例,中1例,差3例。优良率86.2%。有3例出现股骨头坏死,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结论不同的Pipkin分型采取不同方式的治疗,及时复位,疗效满意。
刘启明郭玮玮杨海波胡宁敏
关键词:髋关节脱位内固定
立体心电图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价立体心电图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常规心电图检查诊断为下壁异常Q波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明确诊断有陈旧性下壁心梗的8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118例无下壁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分别记录常规心电图及立体心电图,分别计算常规心电图和立体心电图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立体心电图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在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中,立体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具有一定的诊断优势。
张敏刘启明冀永红张莉
关键词: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常规心电图立体心电图
自体颗粒骨混合敏感抗生素开放植骨修复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骨混合敏感抗生素修复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胫骨感染性骨缺损67例,男54例,女13例;车祸伤47例,高处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5例,爆炸伤2例。年龄20 59岁,平均年龄37.4岁。骨缺损1.5...
刘启明郭玮玮马腾伯宇郑建平胡宁敏杨海波
关键词:骨缺损植骨外固定架
文献传递
Brugada波并室颤1例报告
2016年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于2014年6月22日以“发作性胸闷、头晕3个月,加重伴晕厥3次”入院.患者自诉3个月前淋雨后突感头晕,随后晕厥倒地,约数分钟后自行苏醒,醒后自觉头晕、全身乏力,休息后逐渐缓解,未予以重视.1周前工作中无明显诱因再次突感头晕、胸闷、心悸不适,随后晕厥倒地,家人诉意识不清持续约30 min,无四肢抽搐及口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症状.患者于2014年6月22日14时再次出现头晕、胸闷、心悸,约20min后突然意识不清倒地,被家人急送当地医院,途中患者出现四肢僵硬,意识不清,抵达医院后呼之不应,无自主呼吸,心电图提示“室颤”,给予电除颤4次,心肺复苏及药物抢救,约30min后恢复窦性心律,神志逐渐转清.为进一步诊治于当日转至我院心内科.查体:体温36.5C,心率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9/62mmHg.
张敏刘启明高文辉张莉
关键词:室颤心室纤颤BRUGADA综合病症电诊断图
应用腓肠肌逆转筋膜瓣移植结合缝合锚固定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肌逆转筋膜瓣移植缝合锚加强固定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长期疗效。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10年2月,我科应用腓肠肌逆转筋膜瓣移植缝合锚加强固定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20例,包括男13例,女7例;年龄23~5...
安维军刘启明马腾
关键词:缝合锚陈旧性跟腱断裂
文献传递
血管迷走性晕厥与直立性T波改变的关系
2016年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与直立性T波改变的相关性。方法:不明原因晕厥患者200例进行直立倾斜试验检查,其中出现直立性T波改变64例列为有晕厥组。无晕厥病史且活动平板试验中出现直立性T波改变,运动试验结果为阴性的患者78例列为无晕厥组。结果:有晕厥组64例中40例直立倾斜试验阳性,阳性率62.50%;无晕厥组78例中24例直立倾斜试验阳性,阳性率30.7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晕厥病史患者出现直立性T波改变,其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可能较大,应该引起临床一定程度的重视。
张敏刘启明刘海燕张莉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倾斜试验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治疗术后1年死亡风险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治疗术后1年死亡风险和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1年生存状态将其分为存活组(n=88)与死亡组(n=20),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108例患者中共有20例(18.52%)患者1年内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ASA分级、术前合并症数量、术前血红蛋白含量、术前白蛋白含量、术后并发症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性别、受伤至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51)、术后并发症数量(OR=1.786)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治疗术后1年病死率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高龄、术后并发症多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治疗术后1年内发生早期死亡的风险更高。
刘启明张敏张昊伯宇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