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和俊

作品数:33 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心肌
  • 8篇心肌梗死
  • 8篇梗死
  • 6篇蛋白
  • 6篇动脉
  • 6篇心病
  • 6篇冠脉
  • 6篇冠心病
  • 5篇心肌梗死患者
  • 5篇血浆
  • 5篇综合征
  • 5篇细胞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5篇超声
  • 4篇蛋白原
  • 4篇心动描记术
  • 4篇血清
  • 4篇中性粒细胞
  • 4篇左室

机构

  • 3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刘和俊
  • 9篇王邦宁
  • 8篇刘敏
  • 8篇史学功
  • 8篇陈大年
  • 8篇骆志刚
  • 8篇汪太平
  • 5篇金朝龙
  • 5篇胡泽平
  • 4篇许涛
  • 3篇徐岩
  • 3篇周碧蓉
  • 3篇李芹
  • 2篇宋兵
  • 2篇黄其植
  • 2篇曹海学
  • 2篇陈宏博
  • 2篇肖洁
  • 1篇龚晓勇
  • 1篇笪伟

传媒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安徽医药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急诊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扩张型心肌病8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表现及药物治疗情况。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85例D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心电图QRS宽度分为QRSd<120 m s(64例)和QRSd≥120 m s(21例)两组。结果男58例(68.2%),女27例(31.8%),平均年龄为(57.1±11.8)岁。74例(87.1%)患者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心律失常43例(50.6%),其中心房颤动25例(29.4%)。各种传导阻滞37例(43.5%),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分别为27例(31.8%)、10例(11.8%),窦性心动过速18例(21.2%)。QRSd<120 m s和QRSd≥120 m s相比,年龄[(51.83±13.70)vs(59.33±14.01)岁]明显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7.1±7.3)vs(72.1±8.9)mm]明显增大,左室射血分数[(41.1±7.2)%vs(37.5±5.9)%]显著降低,均P<0.05.药物治疗中,利尿剂使用率为90.6%(77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为84.7%(72例)、地高辛为81.2%(69例)、β-受体阻滞剂为74.1%(63例)、阿司匹林为52.9%(45例)、曲美他嗪为35.3%(30例)、硝酸酯类为20%(17例)、胺碘酮为17.6%(15例)。结论 DCM患者伴有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腔扩大,发生心律失常以房性心律失常与传导阻滞最常见,随QRS宽度的延长左室内径增大射血分数下降,指南建议的药物有待进一步规范使用。
曹海学曹中程源宋兵胡泽平骆志刚刘敏陈大年刘和俊王邦宁
关键词:心律失常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左室长轴应变及其与重构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早期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及其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分析36例正常对照组和48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组的患者,分别测量左室心尖二腔观、三腔观、四腔观节段及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并分析其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组左室各心肌节段收缩峰值应变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尤以前壁基底段、中间段;侧壁中间段;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前间隔中间段;后间隔中间段;心尖部降低程度明显(P<0.01);左室心肌整体收缩峰值应变与LV-EDV、LVESV、LVEF相关良好。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定量测定左室长轴局部和整体的心肌收缩峰值应变,评价局部和整体心肌的收缩功能;与反映左室重构的指标间相关良好。
龚晓勇刘和俊汪太平史学功金朝龙
急性心梗患者介入前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早期预后关系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了解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成功接受PCI的初发AMI患者118例(治疗组,血样采集于PCI术前、术后12、24、48 h及随访期90 d)和仅接受诊断性冠脉造影(CAG)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对照组,血样采集于造影前、造影后12、24、48 h及随访期90 d),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随访PCI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的IL-6、IL-18、hs-CRP、TNF-α、MMP-9基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冠脉造影前后血清IL-6、IL-18、hs-CRP、TNF-α、MMP-9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IL-6、IL-18、hs-CRP、TNF-α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术后血清MMP-9较治疗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MACE组与无MACE组比较,IL-6、IL-18、hs-CRP及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血清IL-6、IL-18、hsCRP和TNF-α水平短期内显著增高,PCI操作可能诱发炎性反应;外周血炎症因子IL-6、IL-18、hs-CRP、TNF-α高水平可能对初发AMI患者PCI术后可能发生的MACE及近期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邹治国刘和俊周碧蓉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高敏C反应蛋白支架植入术
早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早发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内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死亡原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4月住院期间死亡的165例AMI患者的一般情况、家族史、既往病史及手术史、入院时检查、临床诊断、及院内死亡情况、死亡原因。根据患者发病及死亡年龄,将患者分为早发死亡组和非早发死亡组。结果 (1)早发死亡组家族史比例高于非早发死亡组(P<0.01)且发病至死亡时间中位数,早发死亡组(2 d)明显低于非早发死亡组(7 d);(2)早发死亡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磷酸肌酸激酶(CPK)峰值、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非早发死亡组(P<0.01,P<0.05);(3)与非早发死亡组比较,饮酒、饱食是早发死亡组患者发生AMI的独特诱因(P<0.01,P<0.05);(4)治疗方案中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急诊支架植入、溶栓治疗、择期介入治疗所占比例均较小;(5)非早发死亡组下壁心梗较早发死亡组所占比例较大(P<0.01),早发死亡组心梗部位以前壁、前间壁、广泛前壁为主(24/34,70.59%),非早发死亡组以合并下壁为主(74/131,56.49%);(6)早发死亡组死亡原因中以心率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室速、室颤)为主(24/31,77.42%),非早发死亡组以泵衰竭(包括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为主(55/131,41.98%)。其中早发死亡组死亡原因较非早发死亡组心力衰竭例次较低(P<0.01),心室颤动例次较高(P<0.05)。结论早发AMI院内死亡患者多具有遗传因素且较多累及前壁,饮酒、饱食是其独特的发病诱因,致死原因多为室颤。应重视LDL、CPK、Fib对判断预后的价值。
朱春怀许涛刘和俊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维生素C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氧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1999年
为评价抗氧化剂维生素 C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氧化代谢指标的影响,将3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13 例) 和维生素 C 治疗组(17 例) ,分别予以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和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 C,每天2 克,静脉滴注,共用7 天。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 天及治疗第7 天的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参数( 峰值、积分和吞噬指数)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和血浆丙二醛浓度等氧化损伤指标,并测定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抗氧化损伤指标,同时观察心电图的动态演变。结果发现,在治疗第7 天维生素 C治疗组的峰值、积分及吞噬指数较常规治疗组均明显下降( P< 0 .05) ,而本底值在两组间及自身前后对比均无明显下降,血浆丙二醛浓度较常规治疗组也有明显下降( P< 0 .05) 。在治疗第3 天及第7 天维生素 C 治疗组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常规治疗组均有明显上升( P< 0 .01)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常规治疗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在治疗第7 天较治疗前的自身比较分别有明显下降或上升( P< 0 .01) 。心电图监护发现,在治疗第7 天维生素 C治疗组室性早搏?
刘和俊汪太平李芹史学功徐岩
关键词:维生素C心肌梗死嗜中性粒细胞氧化代谢
介入分期治疗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被引量:2
2011年
室间隔穿孔是心肌梗死少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情严重且病死率高,外科手术治疗是首选。
骆志刚王邦宁刘和俊陈大年刘敏胡泽平
关键词:心肌梗死室间隔破裂
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PACS)患者的危险因素、冠脉病变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术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32例,根据年龄分为两组,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者60例作为PACS组,而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者72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人群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其冠脉病变特点和预后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ACS的危险因素。结果 (1)PACS组有较明确的发病诱因,其男性比例、吸烟率、早发冠心病(PCHD)家族史、肥胖比例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PACS组(P<0.05);(2)PACS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罪犯血管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术还发现PACS组以冠脉单支病变和局限性病变为主(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吸烟、PCHD家族史比例以及LDL-C水平是PACS的独立危险因素;(4)院外随访6个月,PACS组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男性、吸烟、PCHD家族史及LDL-C是PACS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对PACS的发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沙璐琳许涛刘和俊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
微量清蛋白尿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清蛋白尿(MAU)的出现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2例,调查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病程、糖尿病、吸烟、体质量指数(BM I)、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以及合并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以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24 h尿微量清蛋白,再按尿微量清蛋白检测结果进行分组:正常清蛋白尿组(〈30.0 mg/24 h)和微量清蛋白尿组(30.0~300 mg/24 h),比较两组危险因素及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别,而微量清蛋白尿组心血管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清蛋白尿组(P〈0.05)。对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提示MAU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微量清蛋白尿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独立的预测因子和危险因素。
刘兆平刘和俊周碧蓉
关键词:微量清蛋白尿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事件
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房室结传导功能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房室结的传导功能影响及其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2 8例确诊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房室结慢径消融 ,术前术后分别测房室结文氏周期(Wen AVN) ,房室结快径有效不应期 (ERP FP)观察慢径消融对房室结传导功能的影响。结果  2 8例消融前后Wen AVN由 (373 5 7± 39 6 5 )ms缩短为 (336 4 3± 34 13)ms,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ERP FP由 (32 6 79± 38 0 1)ms缩短至 (2 6 2 96± 4 2 6 9)ms,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随访发现 2例复发 ,复发组均存在逆P。结论 慢径的消融改变了房室结的电生理功能 ,主要表现为快径的传导功能的改善 。
陈大年王邦宁骆志刚刘和俊徐岩程自平
关键词: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房室结双径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氧自由基改变及维生素C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性粒细胞(PMN)氧化代谢功能以及维生素C的抗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共有60例AMI患者被列入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Ⅰ组(30例)给予AMI的常规治疗,Ⅱ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静脉滴注,每天3g ,连续应用7d后停药,在入院后第1,3,7,10天检测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PMN-CL)参数,并行心电图检查,62例与AMI患者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Ⅲ组)。结果 AMI患者PMN-CL各项参数显著性高于健康对照组。在第3、7天,Ⅱ组PMN-CL的各项参数较Ⅰ组明显下降,在偏旁 用维生素C后3d仍较Ⅰ组明显下降(P分别<0.05,0.01,0.001),心电图ST段改善的积分明显高于Ⅰ组。结论 AMI患者PMN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OFR),造成机体氧化损伤;静脉滴注维生素C能有效抑制AMI患者PMN产生OFR,从而能减轻AMI患者心肌的进一步坏死。
刘和俊唐岳枞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维生素C中性粒细胞氧自由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