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福
- 作品数:51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 农村(地区)旅游经济新发展被引量:1
- 1992年
- 农村(地区)旅游经济问题,自1990年在内蒙兴安盟召开的全国农村外向型经济技术交流会会上首次正式提出后,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了学术界、舆论界、各级决策者及企业界的重视,且在一些地区实践中已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应及时总结、宣传,推动此项事业更快地发展。
- 刘天福
- 关键词:旅游经济农村
- 发挥农业技术经济学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 1982年
- 赵紫阳同志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使我国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也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一定要加强农业技术经济研究,走提高经济效果的路子,这是我国三十多年来经济建设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教训,也是今后经济决策中带有根本性的一个问题。要克服农业生产建设中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之真正沿着提高经济效果的道路前进,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加强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发挥农业技术经济学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这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建设的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刘天福
- 关键词:农业技术经济学经济效果技术经济研究农业经济学经济建设
- 关于“科技兴农”问题的研究
- 1990年
- 一、“科技兴农”提出的必然性 (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世界上出现了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和海洋开发等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浪潮后,这对我国农业的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因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实际上是技术的竞争。农业部门仅靠传统的观念、生产方式和农产品,是摆脱不了我国人多耕地少、供求矛盾突出问题,也无法在国际市场打开局面的。而应用科学技术进行开发农业的潜力又是巨大的。
- 刘天福
- 关键词:农业技术进步
- 发展我国农业一定要讲求经济效果
- 1981年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调整方针指引下,总结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进一步认清了我国的国情,从而开始走上了一条新路子.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把农业生产抓上去,无疑对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讲求经济效果.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 刘天福
- 关键词:农业劳动生产率技术经济效果农业经济结构客观经济规律不变价格
- “精细化农业”刍议
- 1988年
- 精细化农业,是与常规农业相对而吉的农业,它具有高技术的生产、现代化的设施、高水平的产量、高信誉的质量、高档次的等级、新稀珍的品种、名优特的产品、高效率的经营、体系化的服务、良循环的生态、高效益的实绩、高收入的实惠等特点。
- 刘天福
- 关键词:常规农业精细化体系化高收入
- 我国农业发展向何处去——谈精细化农业发展战略
- 1989年
- 本文对近几年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比较利益下降、消费形态和结构变化、农民内在素质低,提出了农业转轨、改型、升级、致富的战略决策—发展精细化农业。并重点阐述了精细化农业产生的客观条件、理论基础、战略意义,同时指出了在实施精细化农业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刘天福
- 关键词:农业精细化
- 浅谈提高农村商品经济的经营水平
- 1985年
-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它对在我国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改革的性质、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及各方面改革的关系,都作了科学的阐明和规定,展示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改革的蓝图。这样一次重大的变革,对于农村经济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深远影响。
- 刘天福
- 关键词:农村商品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经济改革经营者
- 农村旅游资源开发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探讨被引量:5
- 2005年
- 本文在对农村旅游经济活动分类基础上,构建了农村旅游经济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一个案例进行了简要项目评价。
- 刘天福
-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经济活动农村旅游
-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分析的十五要素
- 1981年
- 本文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作一初步的探讨,提出该方法应注意的十五要素。这十五要素是:立场、观点、方法、需要、可能、合算、时间、地点、条件、目的、标准、综合、重点、步骤、措施。
- 刘天福
-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技术农机化技术经济效果选择性农业生产
- 波兰经济改革问题评介
- 1989年
- 今年5月我们有机会到波兰进行经济发展与改革问题考察,我们发现,波兰经历了许多中国正面临的类似问题。由此我们想到,分析波兰发展与改革中的措施与问题,肯定会有助于我们研究和把握中国的经济改革问题。为此,我们写成此文,对波兰的经济改革中的若干问题做一评介。一。
- 刘天福刘吉丰孟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