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成像
  • 7篇磁共振
  • 4篇神经成像
  • 3篇血管
  • 2篇动脉
  • 2篇血管成像
  • 2篇周围神经
  • 2篇臂丛
  • 2篇成像显示
  • 2篇磁共振血管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对比剂
  • 1篇血管壁
  • 1篇血管造影
  • 1篇抑制技术
  • 1篇易损斑块
  • 1篇原发性
  • 1篇造影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湖北省肿瘤医...

作者

  • 11篇刘小明
  • 7篇刘定西
  • 5篇柳曦
  • 5篇孔祥泉
  • 4篇余建明
  • 4篇孔祥闯
  • 3篇雷子乔
  • 3篇富青
  • 3篇龙茜
  • 2篇于群
  • 2篇杨帆
  • 1篇吴红英
  • 1篇郑传胜
  • 1篇郑传胜
  • 1篇袁子龙
  • 1篇段德宇
  • 1篇代孟
  • 1篇杨明
  • 1篇杨明
  • 1篇王莉霞

传媒

  • 8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动脉流入反转恢复MR血管成像与CT、增强MR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肾动脉流人反转恢复MR血管成像(IFIRMRA)、CTA和增强MR血管成像(CE.MRA)的图像质量,探讨肾动脉IFIRMRA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因病情需要行肾动脉CTA或CE.MRA检查的35例患者,其中19例行肾动脉CTA检查,16例行肾动脉CE.MRA检查,患者还均行肾动脉IFIRMRA检查。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单独阅片,分别对不同检查方法的图像行肾动脉图像质量评分、肾静脉伪影评分、肾动脉分支显示评分,并采用配对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测量肾动脉(副肾动脉)主干直径,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对2名医师间肾动脉图像质量评分、肾静脉伪影评分的一致性评价采用Kappa分析。结果IFIRMRA和CTA图像的肾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及肾静脉伪影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FIRMRA和CE.MRA图像的肾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及肾静脉伪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名医师肾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和肾静脉伪影评分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为0.425—1.000。行CTA检查的患者19例中,共显示48条动脉(38条肾动脉、10条副。肾动脉),IFIRMRA均得以显示。IFIRMRA和CTA图像的肾动脉分支显示评分分别为(3.7±0.7)、(3.8±0.6)分,IFIRMRA和CTA图像上测得的肾动脉主干直径分别为(4.9±1.3)、(5.0±1.4)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行CE.MRA检查的患者16例中,共显示38条动脉(32条肾动脉、6条副肾动脉),IFIRMRA均得以显示。IFIRMRA和CE-MRA图像的肾动脉分支显示评分分别为(3.4±0.8)、(2.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40,P〈0.01);IFIRMRA和CE.MRA图像上测得的肾动脉主干直径分别为(4.7±1.3)、(4.7±1.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动脉IFIRMRA的图像质量与CTA相当,优于CE-MRA,可作为肾动脉成像�
成兰余建明于群刘定西杨明刘小明富青
关键词:肾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1.5T场强下3D高分辨率磁共振臂丛神经成像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1.5 T场强下,重T2加权3D T2-SPACE-STIR序列在臂丛神经走行、分布、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以及相关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随机搜集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临床可疑臂丛神经疾病的患者共85例,按照检查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3.0 T(Trio,Siemens,Erlangen,Germany),1.5 T(Aera,Siemens,Erlangen,Germany)下行增强后重T2加权3D T2-SPACE-STIR序列扫描。对两种场强下所得臂丛神经图像的显示及伪影进行评价分析并采用五分法进行评分(1分,神经结构不可见;2分,神经结构可见,但不可分析评价;3分,神经结构可见,但走行不连续,边界欠清或有严重背景干扰;4分,神经主干结构可辩,对比良好;5分,神经全程结构清晰,走行及边界清楚,对比良好),测量特征点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计算神经和背景组织相对比值(CR),观察臂丛神经相关性疾病在该序列中的MR表现。结果3.0 T场强下所得臂丛神经图像得分较高(3.0 T,18.3±1.2;1.5 T,14.5±1.1),两种场强下臂丛神经显示情况均可以满足临床需求(>12分);图像伪影评分1.5 T场强(4.1±0.7)高于3.0 T(2.9±1.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0 T场强下的SNR与CNR比1.5 T高,1.5 T场强下各对比组CR值均高于3.0 T(除小静脉外)。结论1.5 T场强下重T2加权3D T2-SPACE-STIR序列臂丛神经成像可以满足临床上臂丛神经疾病的诊断需求,且在抑制因抑脂不均导致的图像伪影情况上要优于3.0 T,说明1.5 T图像在显示臂丛神经及分支与背景各组织间的差异性更好,1.5 T下臂丛神经成像有其独到的优势。
周臻阳刘小明雷子乔刘定西孔祥泉孔祥闯
1.5 T磁共振3D高分辨率对比增强神经成像显示三叉神经颅外段分支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在1.5 T磁共振3D高分辨率对比增强神经成像(3D CE-MRN)对正常三叉神经颅外段分支的显示效果。方法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征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35名成年健康志愿者,男22名,女13名,年龄26~68岁,平均47.4岁,在Siemens Aera 1.5 T超导型磁共振上行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 STIR SPACE)CE-MRN,钆喷酸葡胺(Gd-DTPA)注射量为0.15mmol/kg体重。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分别评分。清晰显示神经主干的完整走行得3分;清晰显示神经主干走行的大部分得2分;对神经主干走行显示模糊或只能节段显示得1分,神经主干不可分辨得0分。使用Kappa检验评价两组评分的一致性,统计三叉神经各分支的清晰完整显示率和清晰大部分显示率。结果两组评分一致性好,Kappa值均>0.75。眼神经、上颌神经、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的清晰完整显示率分别为77%、70%、85%、84%、99%;清晰大部分显示率分别为89%、89%、97%、99%、100%。结论 CE-MRN序列可以清晰显示三叉神经颅外段分支。三叉神经颅外段神经成像在1.5 T机型中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包建立富青刘小明范文亮周臻阳雷子乔孔祥闯
关键词:三叉神经
高场磁共振周围神经全景成像诊断神经纤维瘤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3.0 T超高场磁共振周围神经全景成像(MRN)对神经纤维瘤病(N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疑诊为NF患者34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及3D-STIR增强扫描序列,经工作站后处理显像全身神经,评价全身3D-STIR(结合短T1反转恢复时间成像)增强扫描序列对NF的诊断价值。结果结合病理结果及临床诊断,34例患者中NF-Ⅰ型20例,NF-Ⅱ型14例,3.0 T 3D-STIR全身MRN能全面、整体、清晰显示所有患者的全身外周神经根病变及病变与周围神经的相关性,且能显像周围神经远段及较小病灶。结论 3.0 T 3D-STIR全身MRN在NF诊断及病灶检出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龙茜孔祥泉刘定西柳曦刘小明杨帆黄硕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
基于T_2增强背景抑制技术在臂丛神经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基于T2对比剂增强背景抑制(3D-SPACE)采集技术在3.0 T磁共振臂丛神经成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4名志愿者及96例怀疑臂丛神经病变患者行3.0 T常规扫描及3D-SPACE神经成像序列扫描。由2名神经放射专家采用5分法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评估,比较常规T2STIR图像与3D-SPACE STIR图像对臂丛神经及病变的显示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评分及综合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其差异,P≤0.05认为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果 3D-SPACE STIR图像与常规2D T2STIR图像比较,其对臂丛神经各解剖段显示评分及综合评分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且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志愿者组3D SPACE图像可接受率(100%)明显高于常规T2STIR(16.7%),患者组中前者的图像可接受率(96%)也明显高于后者(10.4%)。结论相比常规扫描,3.0 T磁共振基于对比增强背景抑制的3D-SPACE采集技术能更好地显示臂丛神经及病变,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大指导意义。
刘小明刘定西孔祥泉龙茜柳曦余建明
关键词:MRI臂丛神经
网球腿的MRI表现及发病机制探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总结网球腿MRI特征,探索网球腿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符合纳入标准并经临床诊断的38例网球腿的MRI资料。所有受检者均行MRI平扫检查,扫描序列选取FSE冠状面T1WI、T2WI及横轴面质子密度加权成像。观察并记录腓肠肌(GM)及比目鱼肌(SM)相关部位液体聚集(血肿或积液)、肌腹和肌腱撕裂、小腿浅静脉曲张征象。结果冠状面T1WI、T2WI及横轴面观察出现GM内侧头(MGM)与SM肌间液体聚集30处(75.0%),GM外侧头(LGM)与SM肌间液体聚集11处(27.5%),MGM肌腱下液体聚集7处(17.5%),SM肌腱下液体聚集2处(5.0%)。聚集液体蔓延至内测缘小腿筋膜周围17处(42.5%)。聚集液体的上下径1.7~22.3cm,厚度0.2~3.5cm。GM撕裂共37处(92.5%),其中出现MGM腱腹移行部撕裂37处、LGM腱腹移行部撕裂15处,MGM肌腱撕裂24处、内外侧头肌腱同时撕裂3处、LGM肌腱撕裂2处。肌腱撕裂破口的最大径线1.2~27.0mm。MGM肌腹撕裂1处,GM内外侧头肌腹同时撕裂1处。SM的撕裂共15处(37.5%),其中出现SM腱腹移行部撕裂15处、肌腹撕裂2处、肌腱撕裂6处,肌腱撕裂破口最大径线2.5~14.9mm。出现跖肌肌腱撕裂4处(10%),3处出现小腿浅静脉曲张。结论网球腿是小腿三头肌及跖肌共同损伤所致,且MGM腱腹移行部和肌腱的撕裂是网球腿损伤的主要责任病灶。
代孟杨炼刘晓庆郑金龙刘小明段德宇柳曦
关键词:腓肠肌比目鱼肌
高场MRN诊断原发性周围神经肿瘤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3.0 T超高场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对原发性周围神经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52例原发性周围神经肿瘤患者的MR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及结合短T1反转恢复时间成像(3D-STIR)增强序列扫描。回顾性分析和评价3D-STIR增强扫描序列对原发性周围神经肿瘤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比较常规MRI平扫及3D-STIR增强序列扫描对原发性周围神经肿瘤诊断的定位、定性的准确性和特异性。结果 52例患者中,神经鞘瘤32例,神经纤维瘤16例,神经纤维瘤病4例。所有患者的3D-STIR增强扫描序列像上均可清晰显示周围神经走行及病变同周围神经相关性,其中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90.4%,特异性95.2%。3D-STIR增强序列同手术组定性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19)且明显优于常规MRI平扫。结论 3D-STIR增强扫描序列对原发性周围神经肿瘤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龙茜柳曦孔祥泉李勇杨帆刘小明刘定西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3T磁共振颈部CE-MRA不同流率成像克服磁敏感伪影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颈部血管成像(CE-MRA)中对比剂首过磁敏感效应对锁骨下动脉的影响,并通过优化注射方案以降低伪影,提高成像质量。方法搜集本院2011年9月至12月拟行颈部血管磁共振检查患者72例,随机分成A、B两组行CE-MRA检查,A组以2 ml/s的流率注射20 ml对比剂及15 ml生理盐水,B组以3 ml/s的流率注射20 ml对比剂及15 ml生理盐水。以综合评分的方法对两组血管图像质量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锁骨下动脉磁敏感伪影评分、锁骨下静脉高信号干扰评分及综合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图像质量可接受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分析。结果锁骨下动脉磁敏感伪影评分结果 A组(2.13±1.70)大于B组(0.17±0.48),锁骨下静脉高信号干扰评分分值B组(0.69±0.79)大于A组(0.22±0.49),综合评分结果 A组(2.35±1.60)大于B组(0.86±0.88);且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t=6.668,-3.067,4.872,P<0.001)。A组图像的可接受率为52.8%,B组图像的可接受率为97.2%,B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A组(χ2=18.963,P<0.001)。结论高流率(≥3 ml/s)注射对比剂可降低对比剂首过磁敏感效应对颈部血管成像的影响,从而提高成像质量,更能满足临床需求。
刘小明刘定西余建明于群梅豪孔祥泉柳曦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比剂伪影注射方案
增强磁共振神经成像显示正常腕掌部正中神经、尺神经及分支的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增强磁共振神经成像(ceMRN)显示腕掌部正中神经、尺神经及分支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搜集34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右侧手腕平扫3D SPACE-STIR序列神经成像(cMRN)及增强3D SPACE-STIR序列ceMRN扫描,观察正常正中神经、尺神经及分支的形态及信号特征,测量豆状骨及钩骨层面正中神经、第一掌骨骨髓、肌腱、大鱼际肌、皮下脂肪、小血管的信噪比(SNR)及背景噪声的标准差(σ0),并计算正中神经相对其他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及对比度(CR),比较cMRN和ceMRN的图像质量。结果 cMRN图像中神经、骨髓、肌腱、肌肉、皮下脂肪、血管的SNR均高于ceMRN图像所得(P<0.05);ceMRN图像中豆状骨层面正中神经-皮下脂肪、神经-血管CR显著高于cMRN图像所得(P<0.001,P<0.001);ceMRN图像中钩骨层面正中神经-皮下脂肪、神经-血管CR显著高于cMRN图像所得(P<0.05,P<0.001);ceMRN图像中豆骨及钩骨层面正中神经-血管CNR显著高于cMRN图像所得(P<0.001)。结论 ceMRN能显著抑制神经伴行血管的信号,提升腕掌部正中神经、尺神经及分支的图像质量,实现腕掌部神经的三维高分辨率成像。
康佳敏吴文骏吴文骏郑传胜郑传胜刘小明孔祥闯
关键词:正中神经尺神经
儿童头部CT体型特异性辐射剂量评价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体型特异性辐射剂量(SSDE)在儿童头部CT辐射剂量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9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GE Discovery CT750HD 64排机器上行头部CT平扫的252例儿童患者的图像资料,记录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通过自主开发的软件测量头部中间扫描层面的头围、面积及CT值,利用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APM)293和220报告计算水等效直径(WED)、体型转换系数(f293和f220)和吸收剂量(SSDE293和SSDE220)数值。根据头围大小按照四分法分成3组(<47.8、47.8~52.7、>52.7 cm),按照年龄分为4组(0~2、3~6、7~10和11~14岁)。比较不同组患者f220和f293、SSDE220和SSDE293、SSDE293和CTDIvol的差异性,并分析头围与f293、SSDE293的相关性。结果f220比f293高估11.11%(t=252.61,P<0.05),SSDE220较SSDE293高估10.31%(t=228.21,P<0.05),SSDE293较CTDIvol低估了9.60%(t=-31.34,P<0.05)。按头围分组时,所有组的SSDE220较SSDE293分别高估了8.41%、10.37%、11.57%(t=73.73、438.58、275.52,P<0.05);SSDE293较CTDIvol分别低估了1.30%、9.79%、14.61%(t=-1.91、-60.95、-47.64,P<0.05)。按年龄分组时,所有组的SSDE220较SSDE293分别高估了8.45%、10.00%、10.57%、11.36%(t=63.58、232.29、247.84、302.95,P<0.05);SSDE293较CTDIvol分别低估了1.49%、8.27%、10.63%、13.78%(t=-1.83、-28.27、-37.30、-49.80,P<0.05)。头围与f293、SSDE293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0.88、0.76,P<0.05)。结论在儿童头部行CT扫描中,AAPM 293报告能更准确地评估其所受辐射剂量,CTDIvol会高估实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AAPM 220报告相较AAPM 293报告会明显高估辐射剂量,并且头围与f293、SSDE293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利用头围能够准确估算SSDE,精确地评估儿童头部CT扫描时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廖甜袁子龙牛延涛富青刘小明杨明吴红英雷子乔余建明孔祥闯
关键词:儿童计算机体层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