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真

作品数:10 被引量:9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复合材料
  • 9篇复合材
  • 7篇酰亚胺
  • 7篇聚酰亚胺
  • 5篇亚胺
  • 4篇力学性能
  • 4篇聚酰亚胺复合...
  • 4篇RTM
  • 4篇力学性
  • 3篇树脂
  • 2篇增韧
  • 1篇豆荚
  • 1篇有害气体
  • 1篇有害气体排放
  • 1篇增韧技术
  • 1篇韧性
  • 1篇扇叶
  • 1篇商用飞机
  • 1篇树脂基
  • 1篇树脂基复合材...

机构

  • 10篇中航工业北京...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沈阳发动机设...

作者

  • 10篇刘志真
  • 8篇益小苏
  • 7篇李宏运
  • 6篇邢军
  • 6篇王震
  • 3篇杨慧丽
  • 1篇纪双英
  • 1篇范卫锋
  • 1篇张卫方
  • 1篇王晓亮
  • 1篇孟祥胜
  • 1篇熊峻江
  • 1篇张子龙
  • 1篇李宏涛
  • 1篇李雪芹
  • 1篇白江波
  • 1篇高军鹏
  • 1篇何先成
  • 1篇魏建峰
  • 1篇于洋

传媒

  • 5篇材料工程
  • 1篇航空学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热固性树脂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 1篇新材料产业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苯炔基侧链的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联苯酐(3,4′-BPDA)与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3,5-二氨基-4′-苯炔基二苯甲酮(DPEB),苯炔基苯酐(PEPA)制备了不同分子质量的聚酰亚胺树脂。通过流变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动态热力学分析及静态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分子结构,分子质量等因素对聚酰亚胺树脂耐热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聚酰亚胺树脂具有优异耐热性能和较高的韧性,固化后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79℃,5%热失重温度高于550℃,并且浇注体的拉伸强度是61 MPa,断裂伸长率是6.2%.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室温弯曲强度为1 850 MPa,层间剪切强度为84 MPa,316℃时弯曲强度为946 MPa,剪切强度为46 MPa,具有良好的高温力学保持率。
魏建峰李宏涛孟祥胜范卫锋刘志真王震
关键词:聚酰亚胺高韧性复合材料剪切强度
高温热循环对LP-15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研究热循环对LP-15/G827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界面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P-15浇铸体的热膨胀系数在45×10-6/℃左右,远大于LP-15/G827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0.1×10-6/℃~0.3×10-6/℃)。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界面剪切强度均随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当热循环次数达到30次以后,层间剪切强度仅能维持在50%左右,而当热循环次数达到80次以后,界面剪切强度仅能维持在20%左右。经扫描电镜研究表明,可能主要是由于上浆剂和树脂基体的降解以及纤维与树脂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导致界面处发生破坏,力学性能下降。
刘志真李宏运邢军益小苏王震
关键词: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商用航空发动机先进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0年
现代商用飞机“飞得更高、更快和更安静”的需求,对发动机的动力和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气动设计技术、结构设计技术和复合材料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大涵道比商用发动机应用复合材料风扇叶片,可以进一步提高商用飞机的推重比和燃油效率,降低噪声和有害气体排放,增加舒适性和经济性。
王晓亮刘志真纪双英张卫方
关键词:先进复合材料商用飞机风扇叶片复合材料技术有害气体排放气动设计
RTM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离位”增韧技术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研究"离位"增韧对RTM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以及韧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韧剂的含量为15wt%时,经"离位"增韧复合材料的室温层间剪切强度从97.9 MPa提高到110 MPa,而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高温(288℃)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略有降低。"离位"增韧后,PI-9731ES(F)/G0827复合材料的I型层间断裂韧性(GIC)从310 J/m2提高到459 J/m2。经电镜分析表明,主要是由于将热塑性聚酰亚胺"离位"增韧PI-9731制备复合材料时,可以在复合材料富树脂区形成相反转结构,在裂纹扩展的过程中,包覆热塑性聚酰亚胺的PI-9731粒子发生明显地取向和变形。
刘志真李宏运邢军益小苏杨慧丽王震
关键词: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RTM聚酰亚胺树脂性能优化设计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综合考虑耐热性、流变性能、开放期以及树脂固化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因素,对PETI聚酰亚胺树脂进行优化。研究分子量对优化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苯乙炔苯酐(4-PEPA)为封端基,选择非对称的二酐(a-BPDA),引入3,4’-二苯醚二胺(3,4’-ODA)和4,4’-二苯醚二胺(4,4-’ODA)等比例合成出低粘度的树脂,当分子量为750g/mol时,该PE-TI聚酰亚胺树脂能满足RTM工艺要求,能够实现高温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制造。
刘志真李宏运邢军益小苏杨慧丽王震
关键词:RTM
RTM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研究RTM聚酰亚胺树脂的流变学和凝胶行为,确定该树脂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参数,测试其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RTM聚酰亚胺树脂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在260~280℃之间有较长的开放期,可以实现RTM工艺.RTM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良好的室温力学性能和优异的高温(288℃)力学性能保持率,可以低成本(RTM)地制造耐高温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刘志真李宏运邢军益小苏杨慧丽王震
关键词:聚酰亚胺RTM力学性能
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缺陷的定量表征被引量:8
2007年
密集空隙是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缺陷的主要类型,其形态和分布将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疲劳寿命,通过超声C-扫描检测缺陷的类型,解剖式样,再结合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缺陷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运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不仅可以定量地测量剖面二维的缺陷尺寸,还可以对缺陷的深度进行定量分析和测量,为分析缺陷的形成机理提供依据。
刘志真李宏运邢军益小苏
可折叠复合材料豆荚杆的制备与验证被引量:16
2011年
为研制可折叠、自动展开复合材料豆荚杆,对其设计、制备技术进行了探索,并完成了功能实验验证研究。根据豆荚杆使用条件和环境,确定了超薄复合材料结构,通过真空袋法和胶结工艺,制备了豆荚杆。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轴向压缩承载能力分析计算,验证了制件可以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完成了其在室温下的压扁、卷曲和自动恢复形状的功能实验验证;通过扫描电镜(SEM)照片和红外(IR)图谱,分析和讨论了其功能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超薄可折叠复合材料豆荚杆满足功能要求。
白江波熊峻江高军鹏益小苏张子龙何先成刘志真李雪芹
关键词:复合材料承载能力可折叠
孔隙率对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05年
利用超声衰减的强度随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孔隙率增加而逐渐增加的性质,建立超声衰减的强度与孔隙率之间的关系,再将不同孔隙率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对应起来。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超声衰减的?度直接预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刘志真李宏运益小苏
关键词: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孔隙率力学性能
“离位”增韧技术在碳纤维/RTM聚酰亚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0年
研究了"离位"增韧对RTM聚酰亚胺(PI-9731)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韧剂的质量分数为15%时,经粉末法和薄膜法"离位"增韧G827/PI-9731复合材料的室温层间剪切强度从增韧前的97.9 MPa分别提高到108 MPa和110 MPa,高温(288℃)层间剪切强度变化不大。G827/PI-9731复合材料经粉末法"离位"增韧后,Ⅰ型断裂能释放率从增韧前的310 J/m2提高到410 J/m2,Ⅱ型断裂能释放率从增韧前的590 J/m2提高到939 J/m2。而经过薄膜法"离位"增韧后,其复合材料的Ⅰ型断裂能释放率提高到459 J/m2,Ⅱ型断裂能释放率提高到1100 J/m2。经电镜分析表明,由于热塑性聚酰亚胺的引入,在复合材料层间区域形成热固/热塑相反转结构,在裂纹扩展的过程中,包覆热塑性聚酰亚胺的PI-9731粒子发生明显取向和变形,从而提高韧性。
刘志真郭恩玉邢军李宏运益小苏王震于洋
关键词: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