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祥

作品数:164 被引量:1,181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47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8篇矿业工程
  • 13篇建筑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理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3篇充填
  • 32篇采矿
  • 23篇充填体
  • 16篇尾砂
  • 16篇胶结充填
  • 16篇爆破
  • 15篇回采
  • 14篇矿体
  • 13篇金属矿
  • 13篇胶结充填体
  • 13篇分层充填
  • 13篇采矿法
  • 12篇神经网
  • 12篇神经网络
  • 12篇尾砂胶结
  • 12篇采场
  • 11篇尾砂胶结充填
  • 11篇矿柱
  • 10篇空区
  • 9篇深孔

机构

  • 164篇中南大学
  • 9篇黄金集团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山东黄金矿业...
  • 3篇贵州开磷(集...
  • 3篇矿冶科技集团...
  • 2篇山东黄金矿业...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北京铁路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冶京诚(秦...
  • 1篇长沙矿山研究...
  • 1篇湖南涟邵建设...
  • 1篇中钢集团马鞍...

作者

  • 164篇刘志祥
  • 87篇李夕兵
  • 38篇赵国彦
  • 29篇彭康
  • 19篇李启月
  • 14篇兰明
  • 13篇王卫华
  • 9篇李地元
  • 9篇周子龙
  • 8篇刘科伟
  • 7篇彭勇
  • 7篇李旭东
  • 7篇陶明
  • 6篇李威
  • 6篇刘爱华
  • 5篇宫凤强
  • 5篇李威
  • 5篇许平
  • 5篇姚银佩
  • 5篇彭述权

传媒

  • 20篇矿冶工程
  • 10篇中南大学学报...
  • 7篇金属矿山
  • 7篇黄金科学技术
  • 6篇采矿技术
  • 5篇科技导报
  • 5篇安全与环境学...
  • 4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现代矿业
  • 4篇Transa...
  • 3篇黄金
  • 3篇矿业研究与开...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高压物理学报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振动与冲击

年份

  • 9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0篇2019
  • 11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14篇2011
  • 15篇2010
  • 1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6篇2004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矿房矿柱分层充填法在海底开采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三山岛新立矿区属于海底矿床开采,开采的关键是开采过程中海底不产生非均匀沉降、裂缝和塌陷。在安全开采的前提下实现强化开采,使生产能力达到8000t/d,必须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根据新立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研究确定对厚大矿体采用分矿房矿柱分层充填法开采。
王成彭康毕洪涛刘志祥李威姚银佩
关键词:海底开采采矿方法选择
基于层次分析和灰色理论的海底采矿方法选择被引量:15
2009年
针对海底开采复杂技术条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安全、效率因素,建立了海底开采采矿方法优选的灰色多层次决策关联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中相关因素的权重,通过计算各海底开采采矿方法的最终关联度来综合评价其优劣,并以三山岛金矿海底开采为例,进行了综合评判检验,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选择出的采矿方法能最大程度实现了安全、高效、低耗采矿的目的,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胡国宏李夕兵刘志祥
关键词:层次分析采矿方法海底开采
一种组合式轨道车辆吸能防爬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轨道车辆吸能防爬器,包括活塞杆、缸体、法兰和冷却管,缸体内设置有冷却液,缸体的一端与法兰的一侧连接,该法兰上设置有与活塞杆滑接的导向孔,活塞杆的末端设置有与缸体内壁滑接的活塞,法兰的另一侧安装有...
彭勇邓功勋王世明许平姚曙光陈璇臻刘志祥
文献传递
山区公路隧道渗流理论与控制技术研究
黄凤武李夕兵钟放平张伟李海波黄炳仁罗健李地元宫凤强唐卫华凌云志赵国彦鲁云岗邓义芳刘志祥王卫华刘爱华李启月周子龙
常吉高速公路在跨越山区的时候要修建大量地下隧道,这些隧道所处的自然环境与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建设中要穿越大量富水地段,地下水渗漏灾害严重。特别是常吉高速公路,地处西部山区,途经大量浅埋隧道,隧道渗漏水是沿线隧道主要通病之一...
关键词:
关键词:公路隧道流固耦合防渗措施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充填体强度设计被引量:3
2012年
对充填体的强度控制型和剪切控制型破坏形式模型进行了力学分析,建立了两种破坏模型的极限状态方程,对影响充填体可靠度指标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后发现,强度控制型破坏模型中充填体自身的单轴抗压强度对可靠度指标影响较大,剪切控制型破坏模型中充填体的粘聚力对可靠度指标影响较大。以三山岛金矿深部采场为例进行了可靠度分析,经过计算发现采用配比1∶8的充填体可达到安全回采的要求,对现场实际生产有指导意义。
刘志祥刘青灵周士霖
关键词:充填体强度可靠度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矿山岩体质量分级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4年
根据工程岩体质量分级的相关理论,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综合评判模型,研究矿山工程岩体所属级别。选取岩体抗压强度、岩石质量指标RQD、节理间距、节理条件、地下水条件、节理裂隙走向影响这6个关键因素作为评判指标,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分别采用数值特征分析方法和模糊统计方法来确定其隶属函数,并采用因素比较矩阵分析法来确定6个因素的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判定围岩等级。对某金矿围岩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与现场工程实际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处理围岩分级这种带有主观性和模糊性的问题是合理、科学的。
刘志祥冯凡王剑波华海洋王瑞星
关键词:围岩岩体质量分级模糊综合评判法
海下点柱式开采的有限元动态模拟分析被引量:31
2009年
三山岛金矿是我国第一个进行海底采矿的硬岩矿山,矿山采用点柱式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通过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定量地计算和分析矿体开采过程中采场充填后不同开采步骤下采场顶底板和点柱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分布状况,模拟出它们随每步开采应力和应变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规律。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工程实际,为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海底安全高效开采矿石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
彭康李夕兵彭述权刘志祥赵国彦刘爱华
关键词:数值模拟
基于分形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充填料性能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为研究全尾砂粒径级配特征对充填料性能的影响,提出以分维数和分维数相关系数表征全尾砂的几何特征,并选取灰砂配比、料浆浓度、分维数和分维数相关系数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因子,抗压强度、坍落度和泌水率作为输出因子,建立了充填性能预测的分形—BP神经网络模型。对7个矿山实测数据展开分维数和分维数相关系数计算,并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1)尾砂越细,则粒径级配分维数越大,孔隙分维数就越小,且全尾砂的分维数稍大于分级尾砂的分维数;(2)全尾砂的相关系数在0.71~0.97之间,较分级尾砂离散;(3)分形—BP神经网络模型对充填料性能指标预测的相对误差在8%以内。综上可知:分形理论—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充填性能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为充填料性能预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刘志祥龚永超李夕兵
关键词:分维数神经网络
硬岩矿山开采技术回顾与展望被引量:34
2019年
以国内外硬岩矿山特别是有色金属矿山开采现状及研究成果为基础,综述了硬岩矿山开采方法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进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安全环保要求的提高,硬岩矿山地应力探测与地压监测技术更加精准可靠,传统的空场法、崩落法过渡到充填法,隐患破碎矿段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大型水(海)下金属矿床实现安全高效低贫损开采,智能化矿山构建已初见成效,深部硬岩开采理论与技术正日趋成熟;同时,以硬岩矿山技术变革为导向,以解决深部固体资源开发的瓶颈难题为目标,系统阐述了变害为利的深部开采方法构思和不同深度的深地资源特别是有色贵重矿物资源的不同开采模式与开采技术构想,并就深部开采理论难题与技术瓶颈及突破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资源开采将向地球深部进军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李夕兵黄麟淇周健周健王少锋马春德刘志祥刘志祥李启月
关键词:硬岩矿山有色金属矿山采矿技术
高精度三维地下微震台网模糊优选方法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贵州开阳磷矿东翼矿区井下微震监测系统台网布置方案的优选问题,基于国内外学者在台网优化布置时所选参数指标,对微震监测台网在建设、运行和维护阶段的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多个台网布置方案的静态、动态和定量、非定量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给出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向量,基于模糊数学原理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初选出的五个台网布置方案进行分析,求解出各方案的综合优越度,最终确定并推荐方案二(综合优越度为0.796)为最优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能够较准确地确定适用于矿山需求的微震监测台网方案,对矿山微震监测系统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周勇勇李夕兵刘志祥刘栋
关键词:熵权法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