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与动脉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关系研究进展
- 2010年
- 动脉硬化(atherosclerosis)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多因素的,除血脂代谢紊乱等外,不少文献报道病原体(pathogens)感染也参与了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综述相关问题如下。
- 刘勇刘怡辰
- 关键词:斑块破裂
-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梗死研究进展及述评
- 2010年
- 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发生的急性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PMI),主要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型、心肌细胞供氧和需氧失衡型;围手术期的科学的管理、评估对防范和治疗PMI具有重要临床意义,β受体阻断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有一定预防作用,今后应进一步研究其发生规律。
- 刘勇刘怡辰
- 关键词:围术期心肌梗死非心脏手术
- 非心血管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评价了一系列非心血管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众多不良影响及其特点,其引起的问题之多几乎涵盖了各种常见心血管疾病范围,为此,特提醒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非心血管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并将其影响减少到最小。
- 刘怡辰樊云刘勇
- 关键词:心血管系统
- 心脏停搏后综合征若干进展
- 2011年
- PCAS高死亡率、多器官病理改变,不仅有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损害,还存在心脏复苏后器官再灌注损伤,相互激发或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治疗策略需要多团队协作、可操作的临床路径、以及合适的医疗资源。
- 刘勇刘怡辰
- 关键词:病理生理
- 心脏停搏后综合征若干问题
- 2011年
- PCAS不仅全身缺血缺氧损害,还存在复苏后器官再灌注损伤,相互因果恶性循环;治疗焦点要集中在纠正病理生理、加强监护、肺通气和氧合、循环支持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治疗性低温、镇静和癫痫防治。
- 刘勇刘怡辰
- 关键词:病理生理
- 心脏干细胞疗法相关的电生理学新问题
- 2012年
- 文章以关注干细胞心脏移植后再生细胞与宿主原有心肌细胞之间的电生理新问题为视点,综述评价了干细胞移植后生长相关、形态结构和电生理相关问题,交感神经支配过度相关的电生理一电病理,细胞内Ca^2+平衡能力相关的电生理一电病理,心脏干细胞释放方式相关电生理,持续性心电自律性相关电生理一电病理,以及干细胞疗法相关的致心律失常电位概念等新问题.并且展望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 刘勇刘怡辰
- 关键词:电生理
- 干细胞的种类和特性研究及评价被引量:1
- 2012年
- 目前从3种常见干细胞的特点看,仍会以成人干细胞的研究和使用为主。胚胎干细胞有望以脐血干细胞作为突破口,并将其储存保养作为个体成年后再生疗法的资源,而将来必将以批量化研究诱导全能干细胞的特性和应用,制造出人造组织、器官、血管等,成为再生医学可以信手拈来的材料。
- 刘勇刘怡辰
- 关键词:多能干细胞血管再生
-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与自动转复除颤器感染的发病机制和诊治
- 2013年
- 心血管植入性电子装置(CIED)感染的发生日见增多,涉及植入物本身和导管感染以及囊袋、心内膜、动静脉软组织及血流感染等类型。这些救命装置感染的发病机制与多因素有关,诊断需要综合局部和全身症状、体征、食道和经胸超声及多途径(组织、分泌物、导管、血液)细菌培养等多方面来决定。治疗的关键策略包括是否需要移除感染的CIED装置、抗感染治疗疗程、是否需要植入新的CIED装置及其植入时机;作者提出了CIED感染的3级预防策略。
- 刘勇刘怡辰
-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
- 心力衰竭的治疗、评价和展望被引量:3
- 2011年
- 本文回顾并评价了上世纪早、中期以及近20年各种治疗心力衰竭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目前正在探索的干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以及未来发展的态势。
- 刘勇刘怡辰
- 关键词:心力衰竭干细胞疗法基因疗法
- 植入式心脏装置的不同类型传感器技术进展
- 2013年
- 该文综述了近30余年来不同类型的心脏传感器技术的在植入式心脏装置的工作方式、原理及其进展。微型技术与传感技术的整合,将是使心脏诊治装置的领先技术,述评并展望了将来应用前景。
- 刘勇刘怡辰
- 关键词: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