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渤
- 作品数:19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坏死因子-α与慢性肾衰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02年
- 刘渤宋晓辉隋满姝刘素雁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慢性肾衰竭CRF血红蛋白血肌酐放射免疫测定法
- 二黄饮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实验研究
- <正>目的:研究在采用腺嘌呤所致的慢肾衰(CRF)大鼠模型的基础上,应用二黄饮液进行治疗的实验。 方法:取24只大鼠随机分成(1)正常对照组、(2)模型对照组、(3)模型治疗组,然后进行CRF模型制作,造模后分别给予各级...
- 宋晓辉刘渤姜淑云王洪林隋满姝张淑霞
- 文献传递
- 老年咯血患者78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
- 1998年
- 老年咯血患者78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娄梅田刘渤白露(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10)我院于1988~1996年对78例门诊及住院老年咯血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现将临床资料及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8例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例...
- 娄梅田刘渤白露
- 关键词:咯血纤支镜检支气管炎胸部肿瘤
-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钙磷代谢的影响
- <正>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不全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同时将20例达透析指标而来作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血浆中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的...
- 刘渤王洪林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不全
- 文献传递
- 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30例临床分析
- 1998年
- 我院肾内科自1996年至1997年10月2年共收治“药物性间质性肾炎”30例,仅从典型病史、临床表现而确诊,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文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在18—76岁之间,尤以35—40岁多见;病程最短5天,最长者80天。存活28例,占92%。死亡2例,1例76岁女性,自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治疗共50支(8万单位/支),1例56岁男性患者因肺感染用庆大霉素穴位封闭共20支。6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占20%。
- 刘渤隋满姝赖建君左卓芳
- 关键词:间质性肾炎药物性
- 贝尼地平对慢性肾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贝尼地平是一种新型3亚型钙通道阻滞剂(CCBs),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目前有关它在慢性肾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应用的降压疗效及其对肾脏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观察尼贝地平对105例慢性肾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降压作用及对肾动脉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的影响,探讨它对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
- 付饶王晔刘渤赵钰华美娜
- 关键词:贝尼地平慢性肾衰竭肾脏血流动力学肾动脉血流肾脏保护作用钙通道阻滞剂
- 激光和电刺激人体穴位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 目的:本文通过同时具有激光和电刺激功能的机器(bJS—208型电脑激光肾病治疗仪)刺激人体有效穴位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不全的近期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进行了治疗前后血、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
- 刘渤陈小薇
- 文献传递
- O’set腹膜透析管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0例
- 1997年
-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危重,死亡率很高。我们自1995—05开始应用O′set腹膜透析管路对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进行腹膜透析,其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5—02~1996—11因尿毒症应用O′set腹膜透析管路进行腹膜透析20例。年龄为52~65岁,平均58.6岁。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高血质肾硬化4例,慢性肾炎10例,慢性间质性肾炎6例。
- 任宝森程瑶刘渤杨月秋孙晶
- 关键词:腹膜透析管功能衰竭慢性间质性肾炎存活期腹膜炎透析管路
- 48例肺心病患者内皮素水平的观察
- 1996年
- 皮内素(ET)是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含21个氨基酸的生物活性多肽,它不仅是强大的血管收缩剂,而且还具有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能力。内皮素是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对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报道不多。我们对48例住院的肺心病患者进行了测定,并与健康人做对照,探讨ET在肺心病患者体内含量变化。 材料与方法 一、对象:本组48例肺心病患者均为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77年全国慢支、肺心病诊断标准。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62岁(40~80岁)。
- 娄梅田蒋力学刘渤
- 关键词:肺心病内皮素
- 促红素治疗透析前尿毒症性贫血的近期疗效观察——附30例报告
- 1996年
- 贫血是尿毒症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当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的25—30%时,大多数患者出现轻度贫血。并随着肾脏功能的下降,贫血进一步加重。据统计尿毒症贫血的发生率在95%以上,属于增生低下型工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目前认为尿毒症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的相对不足和血清中存在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有关。
- 任宝森陈晓薇刘渤程瑶
- 关键词:尿毒症贫血促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