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溢

作品数:11 被引量:143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成像
  • 3篇动脉
  • 3篇血管造影
  • 3篇造影
  • 3篇磁共振
  • 2篇多时相
  • 2篇乳腺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肿瘤
  • 2篇椎动脉
  • 2篇腺肿瘤
  • 2篇螺钉
  • 2篇扩散
  • 2篇扩散加权
  • 2篇扩散加权成像
  • 2篇加权成像
  • 2篇CT血管造影
  • 2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鞍山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成都铁路中心...

作者

  • 11篇刘溢
  • 5篇谢敬霞
  • 4篇韩鸿宾
  • 2篇沙琳
  • 2篇王强
  • 2篇刘洪东
  • 2篇王晓华
  • 2篇边杰
  • 1篇李坚
  • 1篇许峰
  • 1篇黄晓英
  • 1篇杨渝平
  • 1篇范家栋
  • 1篇朱力
  • 1篇周海涛
  • 1篇王华丽
  • 1篇夏有辰
  • 1篇张树墩
  • 1篇彭涛
  • 1篇谢汝萍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发性硬化的MR扩散加权成像研究被引量:20
2002年
目的 总结多发性硬化 (multiplesclerosis,MS)的扩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 ,DWI)表现 ,定量研究MS病灶区水分子表观扩散系数 (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 ,ADC)值、扩散各向异性指数 (anisotropyindex,AI)的变化规律。方法  18例 2 18个病灶分为 5组 :A组为MS急性期活动性病灶 9例 72个病灶 ,B组为A组中 4例治疗后随访的病例 ,共 31例病灶 ,C组为缓解 复发型的缓解期静止病灶 9例 (115个病灶 ) ,D组取病灶对侧或邻近的正常表现白质区域 (normalappearancewhitematter,NAWM) ,共 2 18个 ,E组为正常对照组 18例。总结病灶在DWI与常规MRI上的表现。测量病灶及临近正常表现白质区以及正常对照组相应区的ADC、AI。结果 在DWI上 ,进展型MS表现为高信号 (T2 WI表现为水肿样高信号 )。缓解 复发型的急性发作期MS表现为环形或圆形高信号病灶。缓解 复发型的缓解期病灶与白质相比表现为稍高信号。各种分型与分期的MS病灶的ADC升高 ,AI下降 ,与NAWM及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明显差异 (F =2 6 89,P <0 0 1)。AI在病程后期表现为明显下降。MS病灶在T2 WI上表现为高信号。强化MS病灶的ADC值比非强化病灶的ADC值低(t=4 19,P <0 0 1) ,而 2组的AI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t =0 99,P >0 0 5 )。
韩鸿宾谢敬霞刘溢李坚谢汝萍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多发性硬化MSMRI表现
易误诊的前纵隔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特点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探讨易误诊的前纵隔淋巴瘤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15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前纵隔淋巴瘤(6例术前误诊),分析其临床、胸片表现、64排螺旋CT影像特点及易误诊征象。全部患者均行胸部正侧位、CT平扫加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并行冠状位及矢状位MPR重建。结果:(1)前纵隔淋巴瘤患者发病年龄均较轻(平均28岁)。(2)胸片对前纵隔淋巴瘤的定位尚准确,定性诊断价值不大。(3)CT表现中,不规则肿块内部出现较大范围的液化区是造成前纵隔淋巴瘤误诊的主要原因,其中环形强化的类圆形囊变区尤为特别。结论:综合临床及影像特点,可提高易误诊的前纵隔淋巴瘤诊断的准确性。
王晓华范家栋山耘黄晓英刘溢
关键词:淋巴瘤误诊前纵隔影像
椎动脉CT血管造影多平面重组在枢椎椎弓根置钉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椎动脉CT血管造影(CTA)多平面重组在枢椎椎弓根置钉中的价值。方法:利用CT多平面重组技术,对77例患者的椎动脉CTA容积数据进行回顾性CT多平面重组。依据椎弓根置钉理想钉道方向调整CT多平面重组的定位线,重建出螺钉穿过椎弓根复合体的切面断层,用一个标定圆模拟螺钉横截面,根据标定圆直径、标定圆与椎动脉的位置关系及其在椎弓根复合体内的容纳情况评估置钉的可行性。同时,对椎弓根内径进行测量,评价置钉的风险。比较两种方法判定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基于椎动脉CTA的多平面重组可明确显示椎弓根螺钉在枢椎内的容纳情况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根据该方法判定双侧枢椎中不能容纳直径4mm标定圆、不宜行椎弓根置钉术者:左侧10例(13%),右侧19例(25%);根据内径测量判定不宜行椎弓根置钉术者:左侧12例(16%),右侧20例(26%)。McNemar配对χ2检验P值双侧分别为:左P=0.5,右P=1,两种方法判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Kappa检验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分别为:左侧Kappa值=0.770,P=0;右侧Kappa值=0.732,P=0,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结论:椎动脉CTA多平面重组可明确显示椎弓根螺钉在枢椎内的容纳情况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为选择枢椎椎弓根螺钉大小及制定手术计划提供参考。
张艳刘溢王晓华
关键词:枢椎椎弓根螺钉多平面重组椎动脉CT血管造影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无症状患者的处理策略
目的: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无症状患者,将术中注射物取出时所见与相应术前MRI检查所见进行对比总结,提出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无症状患者的处理策略。方法:对要求取出注射物的无症状患者(无不适,无明显并发症表现...
李比夏有辰张洁朱力尤维涛刘溢
文献传递
快速多时相减影CE-MRA对头颈部TOF-MRA伪影的矫正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通过总结TOF MRA(timeofflightMRA)常见伪影的表现 ,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研究CE MRA (contrastenhancedMRA)对其的矫正作用。方法 同时进行头颈部TOF MRA与CE MRA检查患者共 2 17例 ,以手术或DSA结果为金标准 ,对TOF MRA出现的各种伪影与CE MRA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 2 17例患者中 ,TOF MRA出现伪影2 66处 ,其中狭窄后湍流伪影 2 5处 ,流动分离 67处 ,流动移位 3 7处 ,边缘锯齿伪影 72处 ,威氏暗带伪影 65处 ,CE MRA对TOF MRA中相对应部位的伪影均进行了矫正。结论 头颈部TOF MRA中伪影是常见的现象 ,需要正确认识这些伪影 ,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TOF MRA出现的伪影可以通过CE MRA进行矫正。
韩鸿宾沙琳刘洪东许峰边杰刘溢杨玉杰
关键词:伪影
寰椎枕骨化畸形患者的椎动脉走行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观察寰椎枕骨化畸形患者椎动脉第三段的走行情况,探讨其分型方法。方法:对连续收治的36例诊断为寰椎枕骨化畸形患者进行椎动脉的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椎动脉的走行情况。结果:根据椎动脉进入椎管和颅腔的位置由远到近分为Ⅰ、Ⅱ、Ⅲ、Ⅳ型,36例患者中5例6侧椎动脉从枢椎横突孔穿出,横行向内,于枕骨化寰椎后弓下方进入椎管,再向上进入枕骨大孔,椎动脉经过寰椎侧块的下方走行,占8.3%,为Ⅰ型;16例18侧椎动脉从枢椎横突孔穿出,横行向内,于枕骨化寰椎后弓下方进入椎管,再向上进入枕骨大孔,椎动脉走行经过寰椎侧块的表面,或在其表面转弯,占25%,为Ⅱ型;25例44侧椎动脉从枢椎横突孔穿出,向上、外方走行,沿寰椎与枕骨之间的骨性孔道进入颅内,占61.1%,为Ⅲ型;4例4侧椎动脉缺如,占5.6%,为Ⅳ型。结论:寰椎枕骨化畸形患者的椎动脉第三段有四种解剖形态,对寰椎枕骨化患者置入寰椎侧块螺钉时,Ⅱ、Ⅲ型椎动脉走行者损伤椎动脉的风险较高。对单侧椎动脉缺如者,对侧手术操作应更加谨慎。
王圣林王超刘溢闫明周海涛
关键词:椎动脉CT血管造影侧块螺钉
后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指标的评价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评价后交叉韧带(PCL)损伤各种MRI征象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32例经关节镜或临床诊断的PCL损伤患者MRI资料,并与57例非PCL损伤病例对照,总结PCL损伤直接和间接征象,依据各征象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正常PCL可分为"弓"形、"U"形、和"打结"形3种形态。根据PCL损伤征象建立的回归模型,其诊断的重要程度依次为PCL消失、不连续,PCL信号异常,内侧副韧带损伤,PCL增粗,三角间隙积液以及骨挫伤。结论MRI是诊断PCL损伤的重要手段。PCL损伤各征象对诊断的重要性不同,以此建立的回归模型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刘溢王强彭涛郑卓肇谢敬霞
关键词:膝关节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肿瘤的初步应用被引量:46
2003年
目的 利用扩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imaging ,DWI)的表观扩散系数 (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 ,探讨其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方面的价值。方法 患者 2 8人 ,良性 8人 ,恶性 2 0人。均经手术病理证实。DWI采用两组序列 (分别为扩散敏感系数b =0 ,10 0 0s/mm2 ,和b =3 0 ,3 0 0 ,110 0s/mm2 ) ,并计算ADC值。结果 在b =10 0 0 -0s/mm2 时 ,正常腺体的ADC值 [( 1.75± 0 .5 4)× 10 -3 mm2 /s]与良性肿物的ADC值 [( 1.5 3± 0 .3 4)× 10 -3 mm2 /s]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正常腺体与恶性肿物的ADC值 [( 1.2 2± 0 .2 8)× 10 -3 mm2 /s]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良恶性肿物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b =3 0 0 ,3 0s/mm2 时 ,三者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在b =110 0 ,3 0 0s/mm2 时 ,良恶性肿物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我们把良恶性病变ADC值的界值定为 1.3 5× 10 -3 mm2 /s ,即 <1.3 5为恶性 ,>1.3 5为良性 ,诊断的敏感性为 69.6% ,特异性为 75 .0 %。结论 DWI图像 (尽量选择TE时间与肿瘤的T2相近的序列 )有助于检出病变 ,可作为常规检查序列之一。大b值差的ADC值能够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
刘溢谢敬霞韩鸿宾杨渝平刘淳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评价乳腺癌诊断征象
2009年
目的评价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6例乳腺病变患者的数字化乳腺X线片征象进行分析,对各项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率(LR+)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局限性致密浸润、恶性钙化、毛刺、皮肤增厚和局限凹陷、乳头内陷和漏斗征、透亮带、彗星尾征、局部乳腺结构紊乱等征象有助于对肿物良恶性的鉴别。结论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以此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刘溢王强谢敬霞刘潇
关键词: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乳腺肿瘤
MR快速多时相造影增强与时间飞跃血管成像在颈部血管疾病中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 对比研究磁共振时间飞跃血管成像 (timeofflight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hy,TOF MRA)与快速多时相造影增强成像 (contrastenhance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 ,CE MRA)在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怀疑颈部血管疾病患者 12 6例 ,同时进行颈部TOF MRA和CE MRA检查 ,所有病例均行DSA或者手术 ,并以此为金标准对TOF MRA和CE MRA的图像质量 [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 (CNR)、伪影 ]、颈总动脉分叉区狭窄诊断 (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 )及其在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经DSA或手术证实阳性病例共 89例 (动脉瘤 3例、动静脉畸形 2例、颈总动脉分叉区动脉硬化狭窄 84例 ,共 12 2处狭窄 ) ,CE MRA在颈总动脉分叉区的SNR、CNR分别为 2 0 94± 2 5 7、11 10± 3 84 ,TOF MRA为 12 5 5± 1 71、2 70± 0 74 ,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t值分别为 13 36和 11 5 0 ,P值均 <0 0 0 1)。 12 6例的TOF MRA均出现伪影 ,而CE MRA未发现伪影。CE MRA对颈总动脉分叉区狭窄诊断特异性为 99 2 3% ,TOF MRA为 2 1 5 4 % ,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χ2 =12 0 85 ,P <0 0 0 1) ;CE MRA对颈总动脉分叉区狭窄诊断的敏感度为 90 88% ,TOF MRA为93 4 4 % 。
韩鸿宾沙琳刘洪东张树墩刘溢边杰董志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