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美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电
  • 5篇电磁测深
  • 5篇测深
  • 5篇磁测
  • 5篇大地电磁
  • 5篇大地电磁测深
  • 4篇电性
  • 4篇电性结构
  • 4篇青藏
  • 4篇青藏高原
  • 4篇青藏高原东部
  • 3篇电性结构特征
  • 3篇岩石
  • 3篇岩石圈
  • 3篇结构特征
  • 2篇东部岩石圈
  • 2篇东喜马拉雅构...
  • 2篇藏东
  • 1篇动力学机制
  • 1篇异常体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刘美
  • 4篇白登海
  • 4篇肖鹏飞
  • 3篇孔祥儒
  • 2篇马晓冰

传媒

  • 2篇地震地质
  • 1篇第8届中国国...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7
  • 1篇19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藏东、川西北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
EHS3D 的前期试验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地壳岩石圈电阻率普遍偏低,常规大地电磁观测无法获得该区岩石圈完整的电性结构信息,须采用长周期大地电磁观测来获取周期达数万秒的有效信号。在藏东、川西北地区开展长周期大地电磁观测对于研究...
肖鹏飞白登海刘美马晓冰孔祥儒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长周期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刘美
关键词: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青藏高原东部大地电磁测深局部熔融
藏东、州西北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
EHS3D的前期试验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地壳岩石圈电阻率普遍偏低,常规大地电磁观测无法获得该区岩石圈完整的电性结构信息,须采用长周期大地电磁观测来获取周期达数万秒的有效信号。在藏东、川西北地区开展长周期大地电磁观测对于研究东...
肖鹏飞白登海刘美马晓冰孔祥儒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岩石圈电性结构动力学机制
文献传递
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研究——青藏高原东部LMT响应函数及应用被引量:14
2010年
长周期大地电磁(LMT)是基于常规MT理论发展起来的电磁测深技术,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较厚、视电阻率较低,应用LMT方法能够弥补常规MT仪器对低频信号响应的不足,获得有用的深部信息。文中概述了LMT的数据采集、处理及反演解释,并介绍了将LMT应用于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及其周围地区完成的长周期观测剖面——下察隅—玉树LMT剖面的岩石圈结构探测实例。实际观测表明,在重叠频段内LMT结果与常规MT具有良好的一致性;LMT数据处理实现的阻抗和倾子估计,在深部信息上具有更高的分辨率。LMT剖面结果揭示了青藏高原东部普遍存在地下低阻体,为局部地区部分熔融和地下流体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LMT测深较好地弥补了常规MT方法在巨厚岩石圈和遇到低阻体时探测深度的局限性。
肖鹏飞白登海Ivan.M.Varentsov刘美孔祥儒
关键词:响应函数阻抗倾子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1
2010年
主要介绍青藏高原东部下察隅—清水河(EHS3D-3)剖面的大地电磁(MT)探测结果。根据2007年沿该测线观测的MT数据,经过资料处理、分析和二维反演,得到了研究区岩石圈的电性结构。结果表明:沿剖面电阻率分布具有纵向成层,横向分区的特征;上地壳由不同大小的高阻体构成;拉萨地块和羌塘地体中下地壳分别存在一个大范围的低阻体,初步认为这2个低阻体由深部流体以及部分熔融所致,可能是高原东部环绕东构造结的2个物质流通道,同时也是高原南北两侧的2个主要剪切走滑带;雅鲁藏布缝合带和班公-怒江缝合带均表现为向北逐渐加深的相对低阻带,可能是俯冲板片表面低阻物质的反映;金沙江断裂深部表现为强烈的低阻体异常,但与该区其它缝合带的电性特征区别较大。
刘美白登海肖鹏飞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电性结构青藏高原东部
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主要介绍青藏高原东部下察隅—精水河(EHS3D-3)剖面的大地电磁(MT)探测结果。根据2007年沿该测线观测的MT数据,经过资料处理、分析和二维反演,得到了研究区岩石圈的电性结构。结果表明:沿剖面电阻率分布具有纵向成层...
刘美白登海肖鹏飞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电性结构青藏高原东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