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冰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O_2气腹对肠道菌群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探讨CO_2气腹对肠道菌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菌显微培养、通用引物PCR及细菌形态学检测技术对CO_2气腹后大鼠肠道菌群进行细菌鉴定,并观察其繁殖及群集性能结果:CO_2气腹后肠道细菌繁殖能力最强的仍是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并无特异性菌株生长与繁殖。随着CO_2气腹持续时间的延长及压力的增高,肠道细菌群集率、细菌潜生体检出率逐渐增大。CO_2气腹持续2h后,肠道菌群潜生体大量生长,并可稳定传代,有明显的群集现象。结论:CO_2气腹后肠道细菌繁殖能力及适应能力显著增强,应充分估计其对抗生素的耐受特性。
- 周丁华卫冰李宁黎介寿
- 关键词:CO2气腹肠道菌群生物学特性PCR
- CO_2气腹对大鼠胃肠肌电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研究CO_2气腹对胃肠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电生理方法,观察CO_2气腹不同压力、不同持续时间大鼠胃肠消化间期综合肌电(IMC)各时相变化规律,统计单位时间内胃、十二指肠及回肠肌电快波数及气腹前后肌电决波数变化率。结果:正常大鼠胃肠消化间期常出现IMC Ⅲ时相,但缺乏IMC Ⅳ时相与Ⅱ时相。CO_2气腹后大鼠胃肠IMC Ⅲ时相极少出现。随着气腹持续时间的延长及气腹压力的增高,大鼠胃、十二指肠及回肠肌电单位时间内快波数逐渐减少。气腹持续1h后,高压组(气腹压2.67 kPa)的胃、十二指肠及回肠肌电快波数变化率显著大于对照组。气腹持续2h后,低压组(气腹压1.33 kPa)、中压组(气腹压2.0 kPa)的胃、十二指肠及回肠肌电快波数变化率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CO_2气腹可抑制胃肠肌电活动,并导致胃肠肌电活动节律紊乱。
- 周丁华卫冰李宁黎介寿
- 关键词:CO2气腹胃肠动力学腹腔镜
- CO_2气腹对胃黏膜血管活性肠肽及P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研究CO_2气腹对胃黏膜血管活性肠肽(VIP)及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CO_2气腹不同压力,不同持续时间大鼠胃黏膜VIP及SP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大鼠CO_2气腹后胃黏膜VIP及SP含量均发生变化。随着气腹持续时间的延长,大鼠胃部膜VIP含量逐渐减少,而胃黏膜SP含量却逐渐增大。气腹时间持续1h后,高压组胃黏膜VIP含量显著小于对照组,而高压组胃黏膜SP含量显著大于对照组。气腹时间持续2h后,气腹低压组,中压组胃黏膜VIP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而胃黏膜SP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CO_2气腹可导致胃黏膜VIP及SP含量变化,其影响程度取决于气腹压力大小和气腹持续时间长短。
- 周丁华卫冰李宁黎介寿
- 关键词:CO2气腹胃黏膜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 手术方式对肝移植围术期肝功能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手术方式对肝移植围术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良恶性病变及手术方式的不同,从我院2004~2007年103例肝移植患者中随机抽取恶性肿瘤组行经典式手术者16例和良性病变组行背驮式手术者18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手术方式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ALT和TBiL变化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方式对术后肝功能有明显影响,背驮式手术较经典式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大,但是在术后恢复上要比经典式手术快。结论手术操作对肝功能是有影响的,应该注意手术方式的选择。
- 李耀锋周丁华万葆东赵伟夏启俊卫冰
- 关键词:手术期间肝移植肝功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