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领域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9篇复合材料
  • 19篇复合材
  • 11篇合金
  • 10篇铝基
  • 10篇铝基复合材料
  • 8篇熔体
  • 8篇金属
  • 7篇铝合金
  • 6篇锭模
  • 6篇预制块
  • 6篇凝固
  • 6篇铝熔体
  • 6篇金属基
  • 4篇烧结法
  • 4篇铸件
  • 4篇铸铁
  • 4篇阻尼复合材料
  • 4篇计算机
  • 4篇反应烧结法
  • 4篇AL

机构

  • 36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辽宁工学院

作者

  • 36篇厉松春
  • 17篇王浩伟
  • 17篇马乃恒
  • 11篇张亦杰
  • 8篇孙业赞
  • 8篇于敞
  • 7篇谢国宏
  • 6篇李险峰
  • 6篇吴人洁
  • 4篇曹刚
  • 3篇张国伟
  • 3篇张国强
  • 2篇易宏展
  • 2篇疏达
  • 2篇邱虹祥
  • 2篇张修庆
  • 2篇滕新营
  • 2篇王慧
  • 1篇安阁英
  • 1篇杨小平

传媒

  • 5篇热加工工艺
  • 3篇中国铸造装备...
  • 3篇铸造
  • 2篇金属学报
  • 2篇理化检验(物...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年份

  • 2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8
  • 7篇1995
  • 1篇1989
  • 1篇198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e-C-Cr合金定向凝固组织被引量:4
1987年
对经定向凝固的共晶 Fe—2.94%C—29.1%Cr 合金及过共晶 Fe—3.12%C—35.9%Cr、Fe—2.80%C—33.1%Cr 合金的凝固组织作了研究。上述三种合金中的初晶及共晶碳化物均为(Fe,Cr)_7C_3它们都以小面状析出,其中初晶在与凝固方向垂直的截面上为六角形块。初晶碳化物在定向凝固时以六角形状进行包抄式的凝固,然后再从六角形壳向内凝固,最终生成完整六角形。随着凝固速度变小,初晶(Fe,Cr)_7C_3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增大,且从实心的六角形棒变成空心的六角形棒。过共晶合金的液固两相区长度约为1.5mm。共晶合金凝固时,碳化物的形貌为不规则多边形棒,且在凝固速度大时,组织细小。上述三种合金,当凝固速度 R>2m/sec 时,液固界面将变得凹凸不平。
李建兴王务献厉松春
关键词:定向凝固凝固速度六角形
颗粒增强Al-4%Mg复合材料中显微孔隙的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探讨了Al2O3、SiC、SiO2等三种颗粒增强Al-4%Mg复合材料凝固组织中显微孔隙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前者显微孔隙是由Al2O3颗粒加入导致熔体粘度增加、颗粒堵塞枝晶间的补缩流动通道以及颗粒与基体合金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三种因素所引起;第二种材料由于气孔易在SiC颗粒表面形核,或者SiC颗粒与基体结合较弱,使得该复合材料比前者易形成显微孔隙;第三种复合材料,是由于SiO2颗粒与基体间发生了界面反应,一定量的Si溶入了基体,增大了基体的凝固潜热,从而提高了基体合金凝固时的补缩流动能力,所以SiO2p/Al-4%Mg复合材料的凝固组织比同样条件下Al2O3p/Al-4%Mg和SiCp/Al-4%Mg复合材料致密。
厉松春谢国宏于敞邱虹祥王务献
关键词:凝固金属基复合材料
铸件充型过程数值模拟中的自由表面处理被引量:3
1998年
讨论了基于流体函数F(VOF)方法的流体自由表面处理的一种稳定且可靠的方法,并且对有效体积Veff、流量及F值作了进一步的计算。
于敞疏达厉松春邱虹祥
关键词:铸件充型过程
液态ZL101 Al合金吸氢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2
1999年
根据Sieverts定律,研制了检测液态Al合金吸氢量的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应用该系统实验研究了国际ZL101Al合金液态下的吸氢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融体温度和铝液与水蒸气接触时间是决定铝液吸氢量的关键因素,并且试块上气孔面积率随两因素的增强而急剧增加,实验系统测量循环时间为70s,测量温差小于0.02cm3/100g,可以在生产中用于在线检测。
孙业赞厉松春张国强邱宏祥于敞张国伟
关键词:液态铝合金CAE
基于高技术平台上的铸铁热分析系统研究与实验被引量:7
2000年
报告了用于检测铁液熔炼质量状况的开放式铸铁热分析软、硬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情况 ,并系统地阐述了根据热分析试样的凝固冷却曲线实现对铁液化学成分、铸态下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特征以及对凝固相变热和某些热物理量进行分析和计算的各子模块功能。在软件设计上 ,采用“念力”控制新概念实现各子模块间的智能连接 ,进而实现铸铁质量快速分析的概念化和功能化。传感器采用满足牛顿冷却条件的自制产品JD 1型热分析样杯 ,为系统提供规范的原始分析数据。并且通过网络 ,可使分析系统获得较强的外部技术支持。实验结果表明 ,本系统对铸铁常规技术指标的检测值 。
孙业赞王荣曹刚张国强厉松春
关键词:铸铁熔炼模块化设计
液态ZL205A高强度铝合金的吸氢特性被引量:3
2002年
基于 Sieverts定律 ,研制了检测液态铝合金吸氢量的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 .应用该系统检测了液态高强度 ZL2 0 5 A铝合金的吸氢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熔体温度、铝液与环境水蒸气接触时间是决定铝液吸氢量的关键因素 ,并且试块上气孔面积率随两因素的增强而急剧增大 .系统具有良好的检测精度 。
孙业赞曹刚厉松春邱宏祥张国伟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分析
氮化硼/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一种氮化硼/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用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采用电磁搅拌进行熔炼,工艺步骤:将经表面处理后的BN粉与铝粉混匀、烘干;加入基体合金全部熔化后即加入混匀后的粉末,开始电磁搅拌;加入Mg,静置后将...
张亦杰王浩伟马乃恒厉松春
文献传递
制备原位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一种制备原位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通过同时加入放热弥散法制备的高质量分数TiC/Al的复合材料母体和含有K<Sub>2</Sub>TiF<Sub>6</Sub>和KBF<Sub>4</Sub>...
李险峰王浩伟马乃恒厉松春于敞
文献传递
TiC/Al高阻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一种TiC/Al高阻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属于材料领域。本发明复合材料的成份重量百分比组成为:Cu 4~5.3%,Ti 0.15~0.35%,Mn 0.3~1%,Cd 0~0.25%,V 0~0.3%,Zr 0~0.2...
王浩伟厉松春马乃恒张亦杰李险峰
文献传递
制备原位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工艺
一种制备原位颗粒增强镁-铝基复合材料工艺,属于材料领域。本发明首先根据基体和增强相之间的润湿性选择增强相,用混合盐法制备颗粒重量百分比为10~30%的铝-镁基复合材料母体,然后进行镁基体材料的熔炼,再选取熔体温度,将铝-...
张修庆王浩伟马乃恒滕新营厉松春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