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威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感染影响因素及NEUT和sTNF-RI表达变化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及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TNF-RI)表达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于医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患者放疗期间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检测入组研究对象NEUT、sTNF-RI水平差异。结果60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12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0.00%(120/600),其中以口腔部位感染发生率最高为48.33%(58/120);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医院感染与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抗生素使用种类相关(P<0.05);12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感染患者共检出6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2株,占比47.06%(32/68),真菌23株,占比33.82%(23/68),革兰阳性菌13株,占比19.12%(13/68);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未感染组、感染组NEUT、sTNF-RI水平均升高(P<0.05);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NEUT、sTNF-RI水平更高(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其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为常见,且NEUT、sTNF-RI异常升高,临床可根据其变化预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医院感染的发生。
- 叶威左宏波崔文婷彭金娣陈雪礼王璐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病原菌中性粒细胞
- VMAT和IMRT技术在鼻咽癌放疗海马保护中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静态调强技术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技术在治疗鼻咽癌时对海马区的物理剂量学的差异性。方法对2016年5~11月入院的10例鼻咽癌患者采用:(1)容积旋转调强治疗技术V-MAT-HF(对海马区有剂量限制);(2)容积旋转调强治疗技术V-MAT(对海马区不作剂量限制);(3)9野静态调强计划9B-IMRT-HF(对海马区有剂量限制);(4)9野静态调强计划9B-IMRT(对海马区不作剂量限制),记录各患者靶区适形性CI、剂量均匀性HI脑海马区HF的放射剂量,统计剂量学差异。结果鼻咽癌患者靶区容积旋转调强技术(保护脑海马区)对脑海马区的剂量低于其他三种治疗技术,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保护性照射的容积调强技术对脑海马区HF受照剂量远远低于其他三种治疗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例鼻咽癌患者靶区容积旋转调强技术(保护脑海马区)对脑海马区的剂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种治疗技术,VMAT保护海马区技术可以认为是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的首选治疗技术。
- 熊超叶威王璐龚敏勇
- 关键词:鼻咽癌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Ⅲ期结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究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Ⅲ期结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Ⅲ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34例。常规组采用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联合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T淋巴细胞水平[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IL-10]。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高于常规组的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2年生存率为64.71%,高于常规组的47.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3年生存率为38.24%,高于常规组的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低于常规组的23.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IL-2水平、Th1/Th2[(11.24±2.71)ng/L、(7.42±1.81)%]均高于常规组[(7.85±1.79)ng/L、(6.02±1.34)%],TNF-α、IL-4、IL-10水平[(86.65±4.89)、(11.12±2.18)、(18.39±2.75)ng/L]均低于常规组[(98.08±5.93)、(14.93±2.25)、(20.92±3.8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方案相比,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近期疗效更佳,患者远期生存率更高,耐受性更好,且可显著增强患者免疫能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璐叶威查亚云
- 关键词: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近期疗效T淋巴细胞
- 图像引导放疗二维电子射野影像系统验证模式和三维锥形束验证模式对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疗(IGRT)二维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验证模式和三维锥形束CT(CBCT)验证模式对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1年10月行IMRT的鼻咽癌患者30例,根据使用的IGRT方式随机分为EPID组(n=15)和CBCT组(n=15)。比较两组患者影像采集和配准时间,图像配准后记录并分析左右(Lat)、头脚(Long)、前后(Vert)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及验证效果。计算靶区外扩边界(MPTV):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扩范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比较两组危及器官的辐照剂量。结果:EPID组患者Lat,Long和Vert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与CBC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组图像采集、配准时间显著大于EPID组,VAS疼痛评分低于EPI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PID组Lat,Long和Vert三个方向的MPTV均大于CBCT组,且均大于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CT组患者危及非肿瘤区域内耳、脊髓、啮合关节、视神经的平均受照剂量均小于EPI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维CBCT模式进行放射治疗鼻咽癌,摆位误差较小,可降低危及组织的受照剂量和患者的疼痛指数,提高放射治疗的精准性。
- 张佩叶威
- 关键词:调强放疗鼻咽癌摆位误差
- 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治疗床故障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本文介绍了医科达Precise加速器治疗床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 叶威
- 关键词:直线加速器治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