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士俊

作品数:249 被引量:1,47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4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8篇先天
  • 78篇先天性
  • 72篇脱位
  • 63篇髋脱位
  • 49篇关节
  • 37篇髋关节
  • 35篇儿童
  • 33篇内翻
  • 33篇发育性
  • 31篇马蹄内翻足
  • 31篇内翻足
  • 30篇先天性髋脱位
  • 29篇股骨
  • 28篇先天性马蹄内...
  • 25篇发育性髋脱位
  • 24篇小儿
  • 24篇病理
  • 21篇髋臼
  • 20篇骨骺
  • 18篇手术

机构

  • 247篇中国医科大学
  • 13篇复旦大学
  • 5篇河南省人民医...
  • 4篇沈阳医学院奉...
  • 3篇东北大学
  • 3篇卫生部
  • 3篇汕头大学医学...
  • 3篇佛山市中医院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广州市儿童医...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医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作者

  • 249篇吉士俊
  • 72篇张立军
  • 71篇马瑞雪
  • 60篇周永德
  • 52篇赵群
  • 46篇刘卫东
  • 35篇李祁伟
  • 27篇王恩波
  • 22篇李连永
  • 16篇孙开来
  • 16篇麻宏伟
  • 12篇刘振江
  • 12篇金春莲
  • 12篇陈秋
  • 11篇史立伟
  • 11篇王常林
  • 11篇赵国贵
  • 9篇杜世新
  • 9篇姜俊
  • 8篇杨屹

传媒

  • 95篇中华小儿外科...
  • 27篇中国矫形外科...
  • 23篇中华骨科杂志
  • 15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中华医学遗传...
  • 8篇临床小儿外科...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5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华泌尿外科...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实用乡村医生...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广州医药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Chines...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10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15篇2006
  • 19篇2005
  • 16篇2004
  • 16篇2003
  • 21篇2002
  • 16篇2001
  • 15篇2000
  • 10篇1999
  • 10篇1998
2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总结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分别应用肘关节后侧、外侧、内侧切口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对46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分别采用肘关节后侧、外侧、内侧切口,直视下复位骨折并用2枚克氏针固定,石膏固定4周。结果:46例患儿全部随访1年,根据Flynn标准,其中内侧和外侧小切口术后恢复良好率达94.1%,后侧正中切口良好率为50.0%。结论:肘内侧切口是手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切口。切口美观有利于准确复位,能够避免神经损伤,后期肘关节功能恢复好。
吴刚杨自龙胡刚吉士俊
关键词:骨折手术入路石膏固定
类固醇注射治疗骨囊肿的远期疗效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评价应用类固醇注射治疗骨囊肿的疗效。方法 1985~ 1995年应用类固醇治疗骨囊肿患者 76例,随访时间 5~ 13年,平均 8.2年。其中肱骨近端 41例,股骨近端 20例,其他部位 15例。注射治疗 2~ 13次,平均 4.2次。结果囊腔完全愈合 42例,占 55.3%;基本愈合 16例,占 21.1%;部分愈合 9例,占 11.8%;无效 9例,占 11.8%。优良率 76.4%,有效率 88.2%。结论类固醇注射治疗骨囊肿患者绝大多数疗效肯定,方法简单,创伤小,不失为治疗骨囊肿的首选方法。
张立军吉士俊周永德刘卫东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病灶内注射骨囊肿
弹性髓内钉支撑并引流治疗肱骨骨囊肿的疗效评价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弹性髓内钉治疗肱骨骨囊肿的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肱骨骨囊肿患儿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左侧15例,右侧14例,23例伴发病理性骨折。治疗年龄平均8.7岁,全部患者术前均行肱骨X线、CT和MRI检查。治疗方法采用切开手术证实为单纯性骨囊肿之后,行骨囊肿弹性髓内钉留置术。采用Capanna骨囊肿评价标准。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疗效比较。结果 29例中2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34个月,按Capanna的骨囊肿评价标准,其中7例治愈,10例愈合但残留病灶,6例提示复发,3例对治疗无反应。有效为17例,总体有效率为65.4%。χ2检验提示其与刮除植骨方法、类固醇注射方法和自体骨髓注射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弹性髓内钉方法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肱骨骨囊肿,安全、操作方便,但短期疗效并不优于其它治疗方法,没有明确的因素影响骨囊肿的疗效。
史立伟张立军赵群李祁伟吉士俊
关键词:肱骨骨囊肿引流术弹性髓内钉
肢体延长并发症及其处理被引量:38
1994年
1986~1992年应用骨骺牵开器和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肢体短缩病人20例。下肢平均延长4.8cm,愈合指数34天/cm。针对延长中所遇到的肌肉挛缩,轴向偏移,骨端早期融合,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再骨折及针道感染等并发症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张立军吉士俊周永德刘卫东
关键词:肢体延长并发症骨不连骨折
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四种术式疗效分析被引量:21
1996年
介绍7~14岁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远期随访效果,随访时间为3~15年,平均6年10个月,结果 Pemberton 术临床功能及 X 线形态优良率为82.5%及75%,骨盆旋转截骨术为63%及55%,Zahradnick 术为78.5%及72.5%,Shanz 术为75%及73%。认为 Pemberton 术是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首选术式。Shanz 术只要截骨平面平坐骨结节,截骨后外展角度为45°,截骨后股骨轴线正好通过髋臼窝,效果好。
刘卫东张立军吉士俊周永德马瑞雪
关键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外科手术术式儿童
重视肱骨外髁骨折的规范化治疗被引量:17
2012年
为什么要重视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因为儿童肱骨外髁骨折非常常见,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解剖上属于骨骺损伤,又是关节内骨折;临床上常因为认知不足或治疗不当导致骨不连接,并因此引起肘关节外翻畸形;甚而诱发医疗纠纷。
张立军吉士俊
关键词:肱骨外髁骨折
股骨头骨骺炎(Legg-Perthes)病研究治疗进展被引量:11
2004年
吉士俊
关键词:骨炎骨骺股骨头
关节镜辅助治疗婴幼儿难复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短期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婴幼儿难复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r dislocationofthehIp,DDH)优缺点和短期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应用关节镜辅助治疗难复性婴幼儿DDH患儿15例16髋,记录手术时问、出血量及术中阻碍髋关节复位的因素。采用改良McKay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估。应用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臼头指数(acetabular head index,AHI),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necrosis,A、N),Severin方法分级等指标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23min,出血平均4.8ml。妨碍髋关节复位的因素有:髋臼窝内增生的软组织、粗大的圆韧带,髋臼横韧带和内翻关节盂唇。所有患儿均获得成功复位。术后患儿均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6-59个月)。近期随访的6例患儿临床功能结果,优3髋,良1髋,可1髋,差1髋。近4岁以上的8髋,其中4髋(50%)为Severin分级为优良。16髋中有7髋(43.8%)出现AVN迹象,Kalamchi-Mac EwenI型6髋,Ⅱ型1髋。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治疗难复性婴幼儿DDH,手术安全创伤小,出血少,能够成功获得髋关节复位。但术后AVN可能与改良蛙式膏固定有关,关节液压力可能对股骨头血运产生影响,术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可能与未进行髋臼截骨有关。
丁仰坤李祁伟张立军李连永刘振江史立伟王恩波吉士俊赵群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髋关节脱位复位术
先天性髋脱位闭合复位失败原因的探讨被引量:8
1996年
通过对先天性髋脱位髋关节造影的影像研究,发现导致闭合复位失败的原因。作者对36例,40髋3周岁以下先天性髋脱位患儿行髋关节造影,皮牵引3周后常规闭合复位,其中25髋成功,15髋失败。分别对其术前造影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复位失败组的驼峰样盂唇及髂腰肌切迹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闭合复位成功组。而由二者形成的关节囊狭窄及囊径与头径的比例不适是构成复位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两组的囊径与头径比值行统计处理发现,闭合复位成功组为:0.74±0.16;而复位失败组为:0.38±0.09,P值<0.01。臼径与头径比值无显著差异。导致关节囊狭窄的主要原因是肥大的盂唇及挛缩之髂腰肌所致。在复位前进行关节造影,能有效的预估婴幼儿先天性髋脱位闭合复位的成功与否。
孙元龙刘卫东吉士俊周永德张立军马瑞雪燕庚午
关键词:先天性髋脱位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
48例儿童骨样骨瘤的诊断与治疗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小儿骨样骨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小儿骨样骨瘤的临床特点、X线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无复发,病变部位疼痛、跛行、脊柱侧凸症状均消失。无植骨反应,无病理性骨折。[结论]根据小儿骨样骨瘤的临床特点、患病部位疼痛及X线可见典型的瘤巢,诊断并不困难。因本病痛苦大,确诊后应早期手术治疗。
刘卫东李连永李祁伟张立军吉士俊周永德
关键词:骨样骨瘤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