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丽霞

作品数:8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养分
  • 2篇养分释放
  • 2篇三叶
  • 2篇土壤
  • 2篇苹果
  • 2篇光合特性
  • 2篇果实
  • 2篇黑麦
  • 2篇黑麦草
  • 2篇腐解
  • 2篇白三叶
  • 1篇冬小麦
  • 1篇需肥规律
  • 1篇盐胁迫
  • 1篇养分释放规律
  • 1篇养分释放特性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绿素荧光参...

机构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张家口市农业...

作者

  • 8篇吕丽霞
  • 5篇廖超英
  • 4篇张立新
  • 4篇高梅
  • 3篇王锴
  • 3篇张林森
  • 3篇李丙智
  • 3篇韩明玉
  • 3篇李云飞
  • 3篇赵永桂
  • 2篇王维
  • 1篇丁瑞霞
  • 1篇杨晓娟
  • 1篇贾志宽
  • 1篇聂俊峰
  • 1篇高智辉
  • 1篇韩清芳
  • 1篇侯贤清
  • 1篇张喜峰
  • 1篇刘莉丽

传媒

  • 4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果树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5篇2013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渭北果园白三叶与黑麦草不同配比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被引量:16
2013年
利用网袋法研究白三叶与黑麦草不同配比处理[白三叶100%+黑麦草0%(B)、白三叶75%+黑麦草25%(B3H1)、白三叶50%+黑麦草50%(B1H1)、白三叶25%+黑麦草75%(B1H3)、白三叶0%+黑麦草100%(H)]在果树行间10cm土层215d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绿肥翻压35d内干物质腐解和碳释放较快(腐解率均达40%以上),氮、磷、钾分别在前21、35和50d内释放较快,随后逐渐减慢。翻压215d后,干物质腐解率,碳、氮、磷、钾释放率和干物质腐解量,碳和氮释放量均表现为B>B3H1>B1H1>B1H3>H,磷和钾释放量表现为BP>N,养分释放量均表现为K>N>P。综合分析试验期果树养分需求和5种处理养分释放规律,B3H1处理可作为渭北果园生草混播翻压的最优模式。
吕丽霞廖超英张立新高梅王维王锴赵永桂张林森李丙智韩明玉
关键词:白三叶黑麦草腐解养分释放特性
猕猴桃叶超声波水浸提液化感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以油菜、莴笋和小青菜为受体,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猕猴桃叶超声波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并初步探讨化感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浸提液对受体幼苗生长有低质量浓度(0.001g/mL)促进,高质量浓度(0.04~0.08g/mL)抑制的双重作用。随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3种受体的SOD活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除莴笋的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以外,油菜和小青菜的POD活性都逐渐增加;3种受体的MDA质量摩尔浓度逐渐上升。浸提液对3种受体化感作用大小顺序为莴笋>油菜>小青菜。受体通过增强SOD和POD活性来抵抗化感作用胁迫对自身造成的伤害,胁迫程度超出其承受阈值时活性下降,最终使MDA质量摩尔浓度增加。
寻蓓蓓廖超英高智辉袁杰吕丽霞李云飞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化感作用
粘土掺砂对烤烟氮、钾含量和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以秦烟96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5个不同质量分数粘土掺砂水平,分别为S0(对照,0%)、S1(10%)、S2(20%)、S3(30%)、S4(40%),研究粘土掺砂对陕西烟区土壤物理特性、烤烟氮、钾含量和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掺砂质量分数升高,土壤体积质量降低,孔隙度增大;根系活力、根系和烟叶氮、钾含量、烟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摩尔分数(Ci)及产量均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以S3(30%)最大。由掺砂质量分数与产量模拟方程得出,该试验条件下,最佳掺砂质量分数为23.62%。掺砂质量分数为0%~30%时,掺砂质量分数与土壤体积质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根系活力、根系和烟叶氮、钾含量、烟叶光合特性指标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30%~40%时均呈显著负相关(根系氮含量除外)。因此,粘土适当掺砂(30%),可改善其土壤物理特性,提高烟株根系活力,改善氮、钾营养,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烟叶产量。
李云飞张立新廖超英吕丽霞张喜峰高梅翟优雅韦成才马英明
关键词:粘土烤烟根系活力
盐胁迫对2种苹果属植物愈伤组织及组培苗生长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累积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以苹果属植物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和富士(Malus pumila cv.Fuji)为材料,在含0和150mmol/L NaCl的MS培养基中培养15d,研究盐胁迫对2种苹果属植物愈伤组织及组培苗生长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累积的影响,明确其耐盐适应性机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八棱海棠和富士愈伤组织及组培苗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升高,相对生长速率(RGR)降低,且愈伤组织生长受影响更大。其中八棱海棠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比对照上升380.6%、25.5%和130.2%,组培苗分别比对照上升7.1%、9.0%和449.0%;富士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比对照上升30.1%、27.5%和385.0%,组培苗分别比对照上升22.0%、90.0%和412.4%。以上结果表明,2种苹果属植物愈伤组织和组培苗均可通过诱导渗透调节物质的累积来适应盐胁迫,其中八棱海棠愈伤组织以可溶性蛋白累积最显著,而富士愈伤组织以及2种苹果属植物组培苗均以脯氨酸累积最显著,其愈伤组织生长对盐胁迫比组培苗更敏感。
王锴张立新高梅赵永桂吕丽霞张林森李丙智韩明玉
关键词:盐胁迫苹果愈伤组织组培苗
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对土壤有机质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植被对毛乌素沙地土壤有机质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沙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及当地脆弱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05在毛乌素沙地,选择海拔、坡向、坡度相近的30年踏郎、30年花棒、30年花棒×踏郎、40年樟子松、15年河北杨、20年杏树林地为研究对象,以流沙地为对照,对7块样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最小显著差异法(LSD)评价样地之间有机质含量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显著性。【结果】在林龄相同的情况下,花棒×踏郎0~5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生物学指标均高于纯林;河北杨0~5cm土层土壤细菌数和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樟子松;杏树0~5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微生物数量低于其他林地;与流沙相比,各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生物学特性各指标以0~5cm土层增幅最为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可作为判断土壤肥力的指标,酶活性可用来判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沙区应营造多样性丰富的固氮混交林,减少纯林面积。
杨晓娟廖超英刘莉丽孙长忠吕丽霞孙文艳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植被类型土壤生物学性质土壤有机质
渭北苹果园白三叶和黑麦草养分释放及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果园绿肥作为苹果园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肥料,翻压后可通过腐解矿化释放营养元素,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从而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壤肥力和减少环境污染,对渭北旱塬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果园生草模式下白三叶和...
吕丽霞
关键词:白三叶黑麦草养分释放果实产量
根际注射施肥对渭北苹果园土壤理化特性、土壤酶、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为探索根际注射施肥在苹果生产中应用。【方法】以10 a生红富士/M26/基砧为试材,利用施肥枪注射施肥,研究了不同浓度注射液对注肥点0~60 cm土层土壤理化特性、土壤酶、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随注射液浓度增加,各土层土壤pH值减小,电导率、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各养分含量均为中层(20~40 cm)>表层(0~20 cm)>底层(40~60 cm);转化酶逐渐增大,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以10%浓度最高,磷酸酶活性以5%浓度最高。注射液浓度与中层土壤转化酶活性和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电导率呈正相关。果实产量和单果质量分别以15%和10%浓度最高(2者无差异),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分别在0~10%和0~15%内逐渐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在0~10%内逐渐减小。【结论】综合分析以10%注射液浓度较适宜。
吕丽霞张立新高梅李云飞廖超英王维王锴赵永桂张林森李丙智韩明玉
关键词:苹果土壤理化特性土壤酶
不同耕作模式对旱地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7
2013年
通过在宁南旱区连续2年的定位试验,比较了连年免耕(NT)、连年深松(ST)、免耕/深松(NT/ST)、深松/免耕(ST/NT)、传统翻耕(CT)5种耕作模式下冬小麦花后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小麦开花至灌浆期,ST、NT/ST、ST/NT和NT的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较CT提高32.2%、27.4%、13.5%和11%;旗叶日均光合速率平均分别提高1.6、1.2、0.9和0.6μmol.m-2.s-1(P<0.05);旗叶日均蒸腾速率平均分别提高1.2、0.9、0.7和0.3 mmol.m-2.s-1(P<0.05)。ST和NT/ST处理的叶片瞬时水分用效率较CT显著提高。开花期和灌浆期,与CT相比,其他4种耕作模式均提高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潜在活性、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减少了光抑制程度。NT/ST、ST、ST/NT和NT处理较CT分别增产42.1%、35.3%、30.3%和23.5%,基于产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51.3%、37.8%、19.9%和14.6%。免耕、深松及二者轮耕处理可降低旱地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消耗,并提高旱地作物的蒸腾效率,以连年深松和免耕/深松处理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尤为显著。
王维韩清芳吕丽霞侯贤清张鹏贾志宽丁瑞霞聂俊峰
关键词:宁南旱区耕作模式冬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