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奇奇

作品数:100 被引量:338H指数:11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天文地球
  • 38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5篇盆地
  • 32篇鄂尔多斯盆地
  • 11篇延长组
  • 11篇沉积相
  • 10篇元古界
  • 9篇油层
  • 8篇砂岩
  • 8篇重力流
  • 8篇储层
  • 7篇油层组
  • 7篇重力流沉积
  • 7篇奥陶统
  • 6篇新元古界
  • 6篇延长组长
  • 6篇致密砂岩
  • 6篇深水
  • 6篇下奥陶统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地球化学特征

机构

  • 98篇长江大学
  • 3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7篇低渗透油气田...
  • 14篇中国石油
  • 9篇教育部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东华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长庆...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贵州煤矿地质...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98篇吕奇奇
  • 73篇罗顺社
  • 19篇刘忠保
  • 14篇代榕
  • 8篇李士祥
  • 8篇付金华
  • 7篇何幼斌
  • 7篇徐黎明
  • 7篇牛小兵
  • 6篇淡卫东
  • 6篇尚飞
  • 5篇冯胜斌
  • 5篇王铜山
  • 4篇魏新善
  • 4篇李琳静
  • 4篇赵卿
  • 3篇霍勇
  • 3篇刘江艳
  • 3篇李昱东
  • 3篇周新平

传媒

  • 6篇东北石油大学...
  • 4篇沉积学报
  • 4篇断块油气田
  • 4篇石油天然气学...
  • 3篇地质学报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中国地质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海相油气地质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水利与建筑工...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海洋地质前沿
  • 2篇中国科技论文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年份

  • 10篇2024
  • 13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5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1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10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物理模拟的湖盆细粒沉积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气地质勘探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模拟的湖盆细粒沉积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目标研究区的地质背景,所述地质背景包括细粒沉积物的物质组成、沉积物粒度等沉积特征和所述研究区古沉积环境;根据所...
吕奇奇徐鑫寿王林魏思源刘忠保
燕山地区宣龙坳陷高于庄组—雾迷山组沉积相与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5
2011年
通过对野外剖面的观察和测量,根据剖面岩性及古生物等相标志,结合室内薄片资料的研究,认为燕山地区宣龙坳陷中元古界高于庄组—雾迷山组主要发育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局部夹少量海相碎屑岩,韵律性和旋回性明显,叠层石形态丰富,可划分为海相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2个相带,进一步可细分为潮坪和障积-黏结礁2种亚相以及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和障积-黏结岩4种微相,其中以潮汐作用控制的碳酸盐岩潮坪亚相为主,障积-黏结礁亚相仅在研究区高于庄组九、十段发育。建立了研究区高于庄组和雾迷山组的碳酸盐岩沉积模式。通过对微量元素(V、Rb、Sr、Ba、Be、B)和常量元素(Al、Si、Fe、Mg、Ca、K、Mn、P)分析结果按不同相带进行的统计认为,研究区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始沉积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作为沉积环境判别的有效标志。
罗顺社尚飞吕奇奇张建坤淡卫东赵文栋
关键词:高于庄组雾迷山组杨庄组沉积相特征地球化学特征
深水碎屑流与浊流混合事件层沉积特征及分布——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长7油层组为例被引量:12
2020年
采用岩石学、深水沉积学等方法,解剖野外露头及重点钻井岩心,结合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延长组长7油层组深水碎屑流与浊流混合事件层的沉积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油层组发育下部砂质碎屑流上部浊流混合事件层、下部浊流上部泥质碎屑流混合事件层(分为下部浊流上部富泥质碎屑和下部浊流上部贫泥质碎屑混合事件层)、泥质碎屑流和浊流频繁互层混合事件层3种类型。其中,下部砂质碎屑流上部浊流、下部浊流上部富泥质碎屑混合事件层发育于重力流沉积区的近端和远端,下部浊流上部贫泥质碎屑、泥质碎屑流和浊流频繁互层混合事件层主要分布于重力流沉积区的远端。研究区长7油层组深水重力流沉积具有近端呈条带状分布、水道化特征显著,远端相邻朵体沉积物相互叠置、连片、呈环带状分布的特征。该结果对完善深水重力流沉积理论及开展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吕奇奇罗顺社李梦杰官玉龙张建坤
关键词:砂质碎屑流浊流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长7、长8油层组波痕特征及意义
2015年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在盆地东缘延河剖面长81油层和长72油层中发现了近南北向的波痕。其中,长81油层的波痕波脊走向335~350°,迁移方向与单向优势明显,陡坡倾向朝西,为流水波痕,反映了自东向西的流向,可能指示来自湖盆东部的物源;长72油层的波痕为峰尖谷圆,对称的浪成波痕,根据其参数计算。该点的湖盆水深在8~8.99m之间。
龚辰徐黎明罗顺社牛小兵吕奇奇向吉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波痕古流向古水深
产学研协同联合培养油气地质专业学生的创新体系——以油气田勘探课程建设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油气田勘探"是国内石油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加强"油气田勘探"的学科教育,符合当今油气领域的发展趋势。结合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对今后就业、研究、发展的需求,对其课程性质、教学内容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了产学研创新教学的新模式,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协同联合培养新体系下的"油气田勘探"有符合预期的教学成果,为"油气田勘探"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借鉴意义。
罗水亮陈轩龚福华罗贺元吕奇奇
关键词:油气田勘探产学研协同
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沙依里克组岩相古地理特征被引量:1
2024年
沙依里克组是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油气勘探中的重要层位,沉积相的精细刻画依然是目前制约该层位油气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因素。本次研究在大量岩心观察、230块岩石薄片鉴定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研究区内10种典型的岩相组合类型,并识别4种典型地震相带特征,进而分析了沙依里克组发育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沙依里克组发育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相及盆地相6种沉积相,进一步可划分为7种亚相及15种微相;(2)结合地层厚度展布、地震资料,编制了中寒武统沙依里克组岩相古地理图,建立了碳酸盐岩台地到斜坡–盆地的沉积相模式。对沙依里克组岩相古地理的深入研究,可进一步明确蒸发岩类盖层与盐间白云岩储层之间的良好配置关系,为盐间勘探领域新突破提供理论支撑。
孙学虎王琳霖吕奇奇刘玲利李琳静张建坤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中寒武统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4
2017年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晚古生代山西组1段和下石盒子组8段碎屑锆石进行LA-ICP-MS U-Pb测年分析,结合周缘地层年龄结构和地质历史事件,进而追寻盆地沉积物物源,推断盆地与造山带的盆山耦合过程。研究表明105个岩浆成因的碎屑锆石可分为4个年龄组段:(1)260~340 Ma,占总数的21.9%,推断物源主要来自北秦岭和西秦岭构造带;(2)370~470 Ma,占总数的24.8%,反映物源主要来自北秦岭、西秦岭构造带和北祁连造山带;(3)1600~2000 Ma,占总数的32.4%,指示物源来自北秦岭造山带、北祁造山带和华北板块;(4)2300~2600 Ma,占总数的15.2%,物源分别来自华北板块基底结晶岩系、北祁连构造带、北秦岭构造带和西秦岭构造带。研究区总体上具有来自北秦岭造山带、西秦岭造山带、北祁连造山带、兴蒙造山带及华北板块基底五个物源区,其中兴蒙造山带、北秦岭造山带和北祁连造山带为主要物源区。古生代碎屑锆石年龄证实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奥陶纪被动大陆边缘形成,志留纪—泥盆纪转化为陆-陆碰撞造山带,石炭纪—二叠纪逐渐由造山带转化为沉积盆地。
罗顺社罗顺社吕奇奇吕奇奇文硕
关键词:盆山耦合
定边—吴起地区长6砂体结构对油藏分布的控制被引量:13
2015年
定边—吴起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源充足,存在由三角洲前缘砂体与分流间湾泥岩组成的大型岩性圈闭,经过多年勘探,已在长8、长6和长3油层组发现了一批油气田。但该区长6油层组的砂体结构及展布规律尚不清楚,从砂体的形成机理方面入手,结合沉积、测井资料,查明该区主要存在4种单砂体类型(箱形、钟形、漏斗形、指状)和3种复合砂体类型,且油藏在漏斗形砂体结构中分布最好;在钟形或指状砂体结构中分布较好;在箱形砂体结构中分布一般。对该区下一步勘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罗顺社李梦杰刘俊席明利吕奇奇
关键词:油藏分布长6油层组鄂尔多斯盆地
一种页岩气实验展示装置
一种页岩气实验展示装置,涉及一种实验展示装置,所述实验罐(12)为透明钢化玻璃材质,在所述实验罐(12)上部设有密封盖(2),在所述密封盖(2)底部设有密封橡胶(4),在所述密封盖(2)上分别设有出气孔(5)和气泵(1)...
刘雨乔吕奇奇
文献传递
燕山地区冀北坳陷和宣龙坳陷中元古界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2
2016年
在对燕山地区冀北坳陷和宣龙坳陷中元古界露头剖面实测、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综合岩石薄片、铸体薄片以及扫描电镜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研究区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其次是灰岩,还有部分硅质岩、砂岩及角砾岩。储集空间由基质内的微观储集空间和相对宏观的缝、洞储集空间两大储集系统组成,其中宏观储集空间包括构造裂缝、层间缝、溶蚀缝、溶蚀洞(孔)、收缩缝和压溶缝6种类型,基质孔隙包括晶间孔、粒间孔、藻窗孔、微溶孔(缝)、微构造缝及微压溶缝6种类型。沉积环境、岩性、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是影响研究区储集空间的4个主要因素,其中构造作用、古岩溶作用是改善研究区储集条件的重要因素。
孙雨轩罗顺社吕奇奇刘章浩向吉李昱东
关键词:中元古界碳酸盐岩储集空间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