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宗刚

作品数:25 被引量:82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四川盆地
  • 9篇盆地
  • 8篇页岩
  • 8篇勘探
  • 7篇页岩气
  • 5篇油气
  • 5篇气藏
  • 4篇茅口组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地质
  • 3篇盐岩
  • 3篇油气藏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3篇缝洞
  • 3篇储层
  • 2篇道集
  • 2篇多次波

机构

  • 25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石油西南...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科学院兰...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25篇吕宗刚
  • 4篇吴昌龙
  • 4篇董大忠
  • 4篇甘利灯
  • 4篇戴晓峰
  • 4篇陈更生
  • 3篇宋华清
  • 3篇桑琴
  • 3篇程超
  • 3篇王兰生
  • 3篇黄静
  • 3篇彭海润
  • 3篇杜本强
  • 3篇彭祚远
  • 3篇未勇
  • 2篇李其荣
  • 2篇廖仕孟
  • 2篇李新景
  • 2篇颜自给
  • 2篇贾国相

传媒

  • 6篇天然气工业
  • 2篇中国地质
  • 2篇矿产与地质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中国岩溶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石油物探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4
  • 1篇2001
  • 2篇199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酸盐岩勘探经验总结和典型油气藏样本库
张奇吴游罗玉宏吕宗刚凌跃蓉何东溯曾玉明黄仕强张华义陈启莲余宗胜白洋岳宏陈皓罗潇
专题研究紧密结合生产,在总结勘探经验和认识的基础上,指出了在碳酸盐岩地区进行勘探的主要方向,并结合当前勘探形势,提出了开展和加强开江古隆地区非背斜气藏、次生油气藏、盆地边缘造山带等领域勘探的建议,同时也对川中大安寨油藏的...
关键词:
关键词:碳酸盐岩
安岳区块化探异常成因与油气保存预测
1998年
四川盆地安岳区块具有良好的油气生成、储藏等地质构造条件,但多年的油气勘探,只发现少量的油和气。近年来,在该区内运用轻烃(C1)、重烃(C+2)、后生碳酸盐(ΔC)、吸附相态汞(Hg)、电导率(Ks)和二价铁(Fe2+)等化探方法,分析研究了C1、C+2、ΔC和Hg等指标化探异常的分布规律,统计烃类比值:干燥系数(C1/ΣCn)、平衡系数(C1+C2/C3+C4+C5)和湿度系数(C2+C3+C4/C1+C2+C3+C4)·100,认为该区地下油气藏已处于逸散晚期演化阶段,阐明了该区油气保存条件差的原因。
吕宗刚宋华清贾国相颜自给赵友方
关键词:油气储存油气勘探
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被引量:24
2015年
四川盆地威远地区和川南长宁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化学组成以及碳、氢和氦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该区页岩气CH4含量占绝对优势(94.0%~98.5%)、湿度低(0.3%~0.6%)、非烃气体含量较低(以CO2和N2为主、含微量的He、未检测出H2S)。烷烃气体碳同位素值随碳数增加出现局部反序分布特征:δ13C1>δ13C2;δ13CCO2=-2.4‰^-6.0‰,3 He/4 He=0.01~0.03Ra。威远和长宁2个地区页岩气碳同位素组成有所差异,威远地区页岩气的碳同位素值比长宁地区的偏低,δ13C1值偏低约8‰,δ13C2值偏低6‰;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2个地区页岩气碳同位素的差异可能源于其地质演化条件。川南长宁龙马溪页岩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封闭性好,页岩气主要为干酪根初次裂解气和液态烃二次裂解气不同比例的混合,非烃气体中除有机质热裂解成因外含少量碳酸盐矿物分解产生的CO2。液态烃二次裂解可能是碳同位素值随碳数分布发生反序分布的原因。威远地区页岩中沥青含量较长宁地区多,同时后期的构造作用和抬升可能导致威远地区页岩气的烷烃气体的碳同位素值偏低。
曹春辉张铭杰汤庆艳吕宗刚汪扬杜丽李中平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页岩气龙马溪组四川盆地
蜀南地区茅口组古岩溶地貌与缝洞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蜀南地区茅口组古岩溶地貌形态对缝洞系统的发育起着控制作用。在恢复茅口组古地貌的基础上,根据上二叠统在区域上的分布厚度、风化壳表面侵蚀特征和茅口组地层保存程度,将茅口组顶部古岩溶面划分为岩溶台地、岩溶坡地(又分为西部陡坡带和北东部缓坡带)和岩溶盆地3个二级地貌单元;研究了各地貌单元和缝洞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岩溶台地岩溶水以垂向渗流为主,风化剥蚀强烈,形成垂向的溶缝、溶洞常被泥质等充填,横向连通性弱;岩溶陡坡、岩溶台地和岩溶陡坡过渡带岩溶作用最强,溶孔、溶洞发育,且充填程度低,缝洞系统最为发育,是有利的勘探区带;岩溶缓坡水流速度慢,岩溶作用周期长,溶蚀空间易受充填,不利于缝洞保存;岩溶盆地岩溶发育最弱,储集性能差,是不利的勘探区带。
桑琴黄静程超未勇吕宗刚吴昌龙彭祚远
关键词:岩溶储层缝洞系统
北美页岩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被引量:225
2009年
Fort Worth盆地Barnett页岩气藏的成功开发,极大地推动了全球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分析北美地区已开发页岩气聚集区带油气地质特征,了解区域地质背景,有助于建立页岩气富集模式、寻找有效页岩气储层、确定"甜点"边界、提高采收率等。研究表明,北美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侏罗系、泥盆系—密西西比系富集多种成因、多种成熟度页岩气资源,页岩产层通常是含油气系统中主力烃源岩,尤以受上升洋流影响、具有低能还原环境的海进体系域黑色页岩(腐泥型—混合型干酪根)为佳。沉积环境和热成熟度是页岩气富集区带主要控制因素,裂缝网络发育程度决定能否获取丰厚的商业价值。因此,古气候、古地理条件以及沉积环境、构造作用等因素的综合,使得北美页岩气资源形成并不断得到有效开发。
李新景吕宗刚董大忠程克明
关键词:页岩气储集层有机质丰度烃源岩富集区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及其在四川盆地的应用被引量:227
2009年
近10年来,在高天然气价格、水平井钻井技术和压裂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页岩气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天然气开发目标,形成了适合于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对页岩气资源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在详细研究美国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基础上,探索了我国现阶段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并针对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及威远气田区下古生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的页岩气资源做了初步预测。结果认为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丰富,不少于盆地常规天然气资源量,是未来值得重视的重要天然气勘探开发新领域。
董大忠程克明王世谦吕宗刚
关键词:页岩气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南部下古生界龙马溪组页岩气评价指标下限被引量:58
2013年
本文选取有机质丰度、页岩单层厚度、页岩埋深、成熟度、页岩物性、脆性矿物含量6项指标对四川盆地南部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进行评价.充分应用页岩钻井资料,研究了海相页岩气的各项评价指标下限:(1)首次通过有机碳恢复法、含气量反演法、测试法确定有机质丰度(TOC)下限为1.0%;(2)根据烃源岩生排烃理论,结合龙马溪组页岩地层组合特征,认为页岩单层厚度下限应为30m,并且其中还包含至少15m厚的优质页岩;(3)利用TOC和孔隙度关系确定充气孔隙度下限为1.2%;(4)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对成熟度、埋深、脆性矿物含量等其他指标进行了研究.综合上述成果,建立了一套适合高演化海相页岩气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在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地质选区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指导该区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延钧刘欢张烈辉吕宗刚李其荣黄勇斌
关键词:页岩气龙马溪组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下古生界页岩气藏形成条件与勘探前景被引量:161
2009年
下古生界筇竹寺组和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已被证实为四川盆地石炭系、震旦系等大中型气田或气藏的重要烃源岩,同时有迹象表明自身也具有形成页岩气藏的潜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筇竹寺组和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均具有厚度大、区域分布广、富砂质、硅质和有机质的特征,且已见到大量油气显示和小规模油气流,具备形成页岩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资源丰富,其中威远和自贡—泸州—永川2个区块可作为近期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区,通过老井复查和加砂压裂测试,有望取得勘探突破。
王世谦陈更生董大忠杨光吕宗刚徐云浩黄永斌
关键词:四川盆地早古生代页岩气气藏形成勘探
碳酸盐岩烃源岩判识与实践——以四川盆地为例被引量:13
2011年
碳酸盐岩可以成为烃源岩,并为油气藏提供丰富的烃源,但不是所有碳酸盐岩都可以视为烃源岩。碳酸盐岩在成藏进程中,往往作为输导层或储集层,并常有外源有机质的干扰。碳酸盐岩烃源岩应该是有机质原生赋存(与矿物结合成为沉积的一部分),具有一定丰度值,在适宜的热成熟阶段,同样可以形成液态烃和气态烃。碳酸盐岩烃源岩发育于低能环境的沉积相——开阔海台地相、局限海台地相、生物泥丘相、斜坡相,等等。泥质泥晶灰岩,生物泥—粒泥岩—泥粒岩微相,应该是碳酸盐岩烃源岩的主要岩类。碳酸盐岩烃源岩与油系泥质烃源岩比较,具有油窗凸显且高峰期前移、气态烃峰期不明显且有后延、液态烃产率高的特点。据对碳酸盐岩烃源潜量的评估,它在四川盆地烃源中占20%~25%,为油气成藏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籍中吕宗刚
关键词:四川盆地碳酸盐岩烃源岩沉积相有机质丰度
四川盆地东吴期泸州古隆起与茅口组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分布被引量:19
2014年
中二叠世末的东吴运动是中国华南地区二叠纪影响较大的一次地壳运动。东吴运动在四川盆地内部发育了泸州古隆起,导致了茅口组不同程度的抬升剥蚀和岩溶储层的形成。利用大量钻孔资料编制了泸州古隆起上二叠统沉积前的古地质图,恢复了东吴期泸州古隆起剥蚀后的古地貌和古隆起抬升初期的古构造。资料揭示区域上茅口组剥蚀最严重的区域也是古隆起抬升的中心,东吴期泸州古隆起呈北北东向展布,北东翼宽缓,西南翼陡峭,古隆起核部茅口组具剥蚀夷平特征。泸州古隆起北东翼岩溶缓坡及其相邻的核部茅口组剥蚀夷平严重,岩溶缝洞层段保存较少;西南翼岩溶陡坡及其邻近的古隆起核部一侧为溶蚀强度大、缝洞层段保留较多的区块,是茅口组缝洞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区。
姜自然陆正元吕宗刚杨坚
关键词:东吴运动茅口组中二叠统缝洞储层四川盆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