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强

作品数:52 被引量:35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推拿
  • 15篇腰椎
  • 13篇手法
  • 11篇颈椎
  • 10篇推拿手法
  • 10篇颈椎病
  • 8篇生物力学
  • 8篇疗效
  • 7篇中医
  • 5篇五禽戏
  • 5篇关节
  • 4篇一指禅
  • 4篇手法治疗
  • 4篇突出症
  • 4篇推拿治疗
  • 4篇退行性
  • 4篇椎间盘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椎间盘突出症
  • 4篇老年

机构

  • 52篇上海中医药大...
  • 9篇上海健康医学...
  • 6篇上海理工大学
  • 6篇上海大学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4篇上海市中医药...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丽水职业技术...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无锡市中医院

作者

  • 52篇吕强
  • 13篇顾非
  • 13篇周楠
  • 12篇孙武权
  • 12篇房敏
  • 10篇刘鲲鹏
  • 9篇沈国权
  • 7篇严隽陶
  • 5篇朱清广
  • 5篇张超
  • 5篇许军
  • 4篇龚利
  • 4篇洪涛
  • 3篇王晓东
  • 3篇冯燕华
  • 3篇程英武
  • 3篇曹仁发
  • 3篇顾立栩
  • 3篇杨慧平
  • 3篇周健

传媒

  • 6篇上海中医药杂...
  • 4篇按摩与康复医...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医用生物力学
  • 3篇河北中医
  • 2篇中国康复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医文献杂志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医正骨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大众医学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陕西中医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3
  • 3篇2002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本五禽戏干预颈椎病32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究五禽戏功法对颈椎病患者(脊髓型除外)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干预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椎病志愿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最终观察组完成32例,对照组完成33例。观察组采用五禽戏功法,每周练习3次,每次40min,共计30次;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每周3次,每次20min,共计30次。2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简化的McGill疼痛询问量表(SF-MPQ)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SF-MPQ评分和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五禽戏功法缓解颈痛和改善颈椎功能障碍的作用均优于牵引疗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和应用。
周健吕强吕立江范炳华
关键词:颈椎病五禽戏颈痛
探索建立脊柱退行性病变代偿稳定期的诊断标准被引量:1
2010年
王晓东吕强刘玉超严隽陶
关键词:脊柱退行性病变失稳
曹仁发教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验证曹仁发教授推拿手法方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入推拿治疗组和牵引治疗组(每组30例),分别行推拿和牵引治疗。结果推拿组总有效率96.67%,牵引组76.67%(P<0.05);NDI:推拿组治疗前后差值(30.73±16.16)%,牵引组治疗前后差值(19.90±13.62)%(P<0.05);VAS:三次治疗后,推拿组、牵引组二组重复测量主体间效应分析:F=5.95,P=0.02。结论曹仁发教授推拿手法方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减轻,颈椎功能有明显改善,且二者有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峻良顾非刘鲲鹏吕强许军何天翔王成黄湧王炜
关键词:推拿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老年人平衡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平衡功能下降是影响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通过科学的运动提高老年人平衡功能,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是我国社区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作者回顾了近5年国内外老年人平衡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从人体平衡功能的生物学机制,影响老年人平衡功能的因素,老年人平衡功能的衰减,以及主动运动对老年人平衡功能的干预等方面来探讨老年人的平衡功能,为我国社区工作者指导老年人科学运动,提高老年人的平衡功能提供科学参考。
杨慧平吕强
关键词:老年人
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结构三维位移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推拿手法对腰突症患者腰椎三维空间位移的影响,探讨推拿手法治疗腰突症"骨错缝"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10名腰突症患者,分为理筋手法组(5例,简称理筋组)和理筋手法加调整手法组(5例,简称理调组)进行治疗;正常志愿者5例为理筋手法(简称正常组)。应用ITK重建软件重建腰椎椎体并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3组手法干预前后腰椎椎体三维位移变化情况。结果 3组腰突症患者推拿手法治疗后L1~5各椎体的空间位置发生了一定改变。理调组L3在X轴角位移为(1.77±0.46)°;L4在X、Y轴角位移分别为(1.78±0.53)°、(1.89±0.75)°,显著大于理筋组和正常组(P<0.05);理调组L1~5在X轴三维角位移分别为(1.50±0.47)°、(1.55±0.57)°、(1.77±0.46)°、(1.78±0.53)°、(1.61±0.39)°,均显著大于正常组(P<0.05);理调组L3在Y轴三维位移为(2.87±0.74)mm,L4在X轴三维位移为(1.68±0.64)mm,显著大于理筋组和正常组(P<0.05);理调组L1、L4、L5在X轴三维位移分别为(1.28±0.21)、(1.68±0.64)、(1.30±0.51)mm,L1~3在Y轴三维位移分别为(1.92±0.42)、(2.25±0.61)、(2.87±0.74)mm,均显著大于正常组(P<0.05)。理筋手法组L1~5各节段三维角位移和位移与正常组相比,均呈现大于正常组的趋势。结论理调手法比理筋手法更能调整失稳或退变节段的空间位置,使腰椎椎体产生水平及旋转移位,而非上下移位,对纠正腰椎"骨错缝"产生重要作用。理筋手法对腰突症患者腰椎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
周楠吕强方舟顾立栩陆文龙孙武权张喜林刘鲲鹏张树锋房敏
关键词:推拿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有限元分析骨错缝
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前纵韧带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该文基于人体DICOM图像建立了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的L4/5节段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腰椎前屈、后伸、侧弯及扭转4种运动状态下的生物力学响应。前纵韧带(ALL)受损后腰椎的关节活动度(ROM)增大,后伸时增大最显著。ALL受损后应力减小且分布发生改变,后伸时应力最大位置由韧带上部转移至韧带下部,侧弯时应力作用范围明显缩小。ALL受损后应变分布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产生明显的纵向形变。除扭转外,其他运动状态下ALL应变增大,后伸和侧弯应变增加量最大。ALL主要限制后伸运动,ALL受损后腰椎稳定性下降。ALL受损后进行后伸和侧弯运动时可能会加重已有的损伤,因此ALL受损患者应尽量减少过度后伸和侧弯运动。该文的仿真实验可对韧带损伤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支持和参考。
李银倩吕杰王多多郭潘靖曹金凤周楠吕强
关键词:腰椎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腰椎稳定性
不同腰椎退变程度下两种腰椎推拿斜扳法作用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比较研究腰椎不同退变程度下传统和改良腰椎推拿斜扳法的作用效果。方法 建立质量-弹簧-阻尼系统腰椎生物力学模型,采集专业推拿医生的推拿作用力,将作用力作为模型的输入力,通过增大弹簧的弹性系数和阻尼的阻尼系数模拟腰椎退变。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得到不同腰椎退变程度下推拿斜扳法的作用效果(最大相对位移和最大加速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当腰椎未退变时,得到两种手法下各节段的最大相对位移和最大加速度。随着腰椎退变程度的增大,两种手法下各节段的最大相对位移和最大加速度均呈下降趋势,并得到两种手法下腰椎各节段最大相对位移和最大加速度的衰减速率。结论 当腰椎未退变时,传统斜扳法的有效性略优于改良斜扳法,但改良斜扳法的安全性明显优于传统斜扳法,宜采用改良斜扳法。随着腰椎退变程度加剧,两种手法的作用效果均呈幂函数式衰减,改良斜扳法有效性的衰减速率明显快于传统斜扳法,说明在腰椎退变的情况下不宜采用改良斜扳法。
王多多张延海郭潘靖吕杰徐军丁立军周楠吕强
关键词:生物力学仿真建模腰椎退变
五禽戏对脊柱退行性变代偿稳定期人群腰腹部肌张力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五禽戏功法对脊柱退行性变代偿稳定期人群腰腹部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脊柱退行性变代偿稳定期受试者随机分为五禽戏组(32例)、手法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五禽戏练习、手法治疗和健康教育。比较三组受试者在治疗前、第5次、第10次和第30次治疗后腰腹部肌张力值变化。结果五禽戏组和手法组在治疗5次、10次、30次时,左(右)两侧竖脊肌肌张力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五禽戏组与手法组比较,在治疗5次、10次、30次时,两侧竖脊肌肌张力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五禽戏练习能降低该人群双侧竖脊肌的肌张力。
吕强王淼张超严隽陶朱清广杨慧平梁文玉田家乐
关键词:五禽戏推拿手法脊柱退行性变肌张力
颈椎病患者颈部“经筋”特性表现与推拿治疗生物力学研究
房敏沈国权严隽陶洪水棕孙武权郑莉吕强张宏郑浩
本课题由上海市教委资助。课题应用生物力学并联电阻应变电测技术、袖珍组合式传感器技术进行活体颈部“经筋”(主要为颈部肌肉等软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测试研究,通过临床载体测试,探讨了颈伸肌群力学特性和其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以及肌...
关键词:
关键词:颈椎病患者经筋推拿治疗生物力学研究
微调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肌疲劳程度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揭示微调手法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根据DAS 2.1.1版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将65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微调手法组)与对照组(牵引组)。治疗组32例,脱落2例,30例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30~65岁,平均(42.31±13.23)岁;平均病程(12.40±6.23)月;平均体重(61.21±10.23)kg。牵引组33例中脱落3例,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30~65岁,平均(45.54±14.35)岁;平均病程(13.25±6.06)月;平均体质量(62.31±10.45)kg。应用TeleMyo 2400 T表面肌电图仪测试颈部肌群疲劳程度,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各测试一次。结果两组治疗前积分肌电(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中位频率(M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IEMG、MPF、MF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IEMG、MP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调手法可以缓解颈部肌群的疲劳状,牵引疗法也可以不同程度缓解颈部肌群的疲劳状,微调手法优于牵引组。
吕强朱清广房敏沈国权姜淑云程英武周楠
关键词:微调手法颈椎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