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律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氧化物
  • 3篇双氢氧化物
  • 3篇氢氧化
  • 3篇氢氧化物
  • 3篇层状双氢氧化...
  • 2篇水处理
  • 2篇废水
  • 2篇废水处理
  • 1篇动力学
  • 1篇镀铜
  • 1篇阴离子
  • 1篇阴离子染料
  • 1篇水解作用
  • 1篇坡缕石
  • 1篇离子
  • 1篇活性艳蓝
  • 1篇碱性溶液
  • 1篇焦磷酸盐
  • 1篇焦磷酸盐镀铜
  • 1篇

机构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吕律
  • 2篇陈天虎
  • 2篇韩璐
  • 1篇彭书传
  • 1篇谢巧勤
  • 1篇倪中秀
  • 1篇姜绍通
  • 1篇龚潇
  • 1篇徐峥

传媒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安徽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碱性溶液中坡缕石水解作用动力学实验研究
2009年
对安徽官山地区沉积型、热液型坡缕石进行碱性溶液中水解作用的动力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型坡缕石较热液型更耐碱,且两种坡缕石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溶解现象,即四面体硅的溶解速率要略大于八面体铝阳离子的溶解速率。碱溶液中沉积型、热液型坡缕石水解动力学均适宜采用圆柱体扩散控制模型模拟,其浸出率x对反应时间t的关系可表示为(1-x)+xlnx=kt。在实验条件下沉积型坡缕石水解过程中,A l3+和Si4+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8.16 kJ/mol和18.53 kJ/mol。热液型坡缕石水解过程中,A l3+和Si4+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1.2 kJ/mol和32.95 kJ/mol。
韩璐陈天虎徐峥谢巧勤吕律
关键词:坡缕石碱性溶液动力学
即时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法去除阴离子染料活性艳蓝
2007年
利用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合成原理,提出了即时合成LDH处理染料废水的新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在废水处理中,由于Mg2+、Al3+水解共沉淀形成LDH,阴离子染料优先进入LDH结构层间平衡结构电荷,从而使阴离子染料以LDH沉淀的形式被去除。这一原理已通过模拟废水实验和沉淀物结构分析证实。文章探讨了反应时间、pH值、Mg/Al比值、温度对染料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最佳pH值为9.0,反应时间为2小时,Mg/Al比值为3:1,对活性艳蓝染料的去除率效果十分显著。
倪中秀吕律龚潇
关键词:层状双氢氧化物废水处理
即时合成LDH去除焦磷酸盐镀铜废水中的磷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在电镀废水中同时加入Mg2+、Al3+,以NaOH为沉淀剂,研究即时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去除焦磷酸盐镀铜废水中正磷酸根、焦磷酸根、焦磷酸铜络阴离子及总磷的可行性。探讨了pH值、Mg2+/Al3+摩尔比值、电镀废水浓度(以P计)对各含磷阴离子及总磷去除率的影响,结合XRD分析探讨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即时合成LDH处理电镀废水中各含磷阴离子是可行的。实验条件下影响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是pH值,pH在8—10范围内去除效果最佳,各含磷阴离子的去除率均较高,总磷的去除率在93%以上。通过XRD分析可知所得固体为LDH,含磷离子以LDH沉淀的形式被去除。
吕律彭书传陈天虎姜绍通韩璐
关键词:焦磷酸盐镀铜
即时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处理焦磷酸盐镀铜废水的研究
本文利用层状双氢氧化物合成原理,以焦磷酸盐镀铜废水为处理对象,提出用即时合成LDH的方法对该种废水进行处理,并考察不同影响因素对该种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寻求较好的处理条件,同时通过XRD、FT-IR和TEM等测试分析手段...
吕律
关键词:废水处理双氢氧化物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