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
- 作品数:43 被引量:6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大油区不同类型原油分布及成因被引量:13
- 2023年
- 基于不同层位潜在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原油类型划分,结合生烃热模拟实验,以揭示玛湖凹陷大油区不同性质原油的来源成因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①玛湖凹陷发育4套潜在烃源岩,其中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生烃潜力最高,有机质类型以Ⅱ型和Ⅰ型为主,生油能力强;其他层位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以生气为主。②玛湖凹陷原油可分为A类、B类和C类,其C_(20)、C_(21)和C_(23)三环萜烷分布形态依次呈上升型、山峰型和下降型,三环萜烷相对含量和甾烷异构化参数逐渐增加,指示原油成熟度逐渐升高。不同类型原油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有序性,其中A类原油靠近凹陷边缘,C类原油集中在凹陷中部地区,而B类原油处于A类与C类之间的斜坡区。③油源对比和热模拟实验结果显示,3类原油来源于不同热演化阶段的风城组烃源岩。玛湖凹陷原油特征差异性成因的新认识合理解释了3类原油的来源、分布和形成机理,对于玛湖凹陷全方位立体找油、全油气系统不同性质原油分布及有利勘探区预测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党文龙高岗尤新才吴俊刘诗局晏奇何文军郭刘琳博
- 关键词:生烃潜力原油类型准噶尔盆地
- 有机锆交联剂、交联酸携砂液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锆交联剂、交联酸携砂液及制备方法,属于油田化学领域。该有机锆交联剂通过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反应得到:无机锆盐6%‑9%、有机酸3%‑6%、有机配体10%‑15%、余量为水;无机锆盐为氧氯化锆和/氯化...
- 路大凯王振张娥于春涛王百坤王佩华吴俊刘丽红李晓辉王建华
- 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对第一目标对象进行岩电实验,得到实验结果数据,其中,实验结果数据至少包括:地层因素、孔隙度、电阻增大系数和第一含水饱和度;根据地层因素和孔隙度确定胶结系数计...
- 瞿建华任本兵吴俊尤新才郭文建张磊
- 文献传递
- 支撑剂、压裂液及支撑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剂、压裂液及支撑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油气田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剂,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第二涂层包裹第一涂层。第一涂层包括:100质量份数的骨料和0.5~1.5质量份数的阳离子聚丙烯...
- 张应安路大凯王百坤李边生吴俊于春涛吕伏军孔庆花
- 文献传递
- 一种粘土型页岩油藏酸化改造用缓速酸体系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公开了一种粘土型页岩油藏酸化改造用缓速酸体系及其应用。本发明以酸岩反应速度方程为理论基础,通过控制影响反应速度的两个主要参数H<SUP>+</SUP>浓度以及酸岩接触面积,实现对酸岩速度的控制,...
- 许建国段永伟李边生黄天杰王振曲景学张娥王建华吴俊
- 流体识别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用于将砾岩储层进行分类的酸性矿物含量的分类临界值;根据分类临界值和砾岩储层中的酸性矿物含量,将砾岩储层分类,获得砾岩储层分类结果;建立与砾岩储层分类结果对应的酸性...
- 唐勇瞿建华吴俊张磊钱海涛安志渊李鹏
- 文献传递
- 井下安全阀系统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安全阀系统,该井下安全阀系统包括:液压油容器,用于盛放液压油;液压油增压装置的进液口与液压油容器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液压油增压装置的出液口与井下安全阀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液压油增压装置用于在需要开...
- 易飞何银达王金山吴云才刘国华田鹏赵鹏胡超孙晓飞王凯白宇向文刚秦德友周忠明口俊林吴俊张乘然
- 文献传递
- 一种致密油水平井洗油蓄能扩容吞吐提高采收率的设计方法
- 本发明属于致密气储层评价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致密油水平井洗油蓄能扩容吞吐提高采收率的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包括:S1优选适宜目标致密油水平井基质孔隙及孔吼尺寸的纳米表活剂体系,S2洗油段塞部分参数设计,S3蓄能段塞部分参数...
- 段永伟路大凯黄天杰宣高亮王振吴俊孙艳宇何定凯韩卫金雪超
- 油气水三相流量的测量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气水三相流量的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取样分离器、第一测试子系统、第一测试管道、含水率修正子系统、取样管道、第二测试子系统、第二测试管道和处理设备;取样分离器将进口处的原油分离获取未分离气体的第一原油和分离...
- 徐明军王胜军尹红卫刘文超刘汉广蒋炳坤王小培宋晓俊吴俊赵志强凌涛马泽萍
- 文献传递
- 致密储层压裂缝扩展规律与可压裂性评价被引量:6
- 2021年
- 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真实破裂过程数值模拟平台RFPA软件,研究压裂过程中致密储层井周裂缝的扩展和延伸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岩石力学特性以及水平主应力差对地层井周裂缝延伸规律的影响,并利用灰色关联法定量分析各因素对压裂效果的影响程度,以及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储层的可压裂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水平主应力差越大,压裂缝延伸的方向性越明显,地层起裂压力越低,裂缝延伸距离越大;随着抗压强度、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增大,地层起裂压力越高,裂缝延伸距离越小,而随着泊松比的增大,地层起裂压力越低,裂缝延伸距离越大;基于灰色关联法,明确了影响压裂效果的因素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水平应力差>弹性模量>抗张强度>单轴抗压强度>泊松比;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综合考虑水平应力差、弹性模量、抗张强度及单轴抗压强度等因素影响的储层可压裂性指数计算模型,其与无因次压裂缝缝长、面积均呈较好的正相关性;结合已压裂井试油资料,储层可压裂性指数也与采油强度呈良好的正相关性。
- 熊健刘峻杰吴俊刘向君王振林梁利喜张磊
- 关键词:数值模拟压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