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疗效
  • 4篇疗效比较
  • 3篇肿瘤
  • 3篇环切
  • 3篇环切术
  • 3篇膀胱
  • 3篇包皮
  • 3篇包皮环
  • 3篇包皮环切
  • 3篇包皮环切术
  • 3篇传统包皮环切...
  • 2篇尿道
  • 2篇尿道狭窄
  • 2篇前列腺
  • 2篇腔内
  • 2篇腔内治疗
  • 2篇膀胱肿瘤
  • 2篇IL-10
  • 1篇血清

机构

  • 9篇上海市松江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武钢二医院

作者

  • 13篇吴凌枫
  • 9篇高强
  • 8篇孙双权
  • 8篇张奎
  • 8篇杨谊
  • 8篇李慧
  • 6篇陈立新
  • 6篇唐春华
  • 5篇苏元华
  • 5篇江洋
  • 5篇王辉
  • 3篇谢建峰
  • 2篇陈立新
  • 2篇唐春华
  • 2篇杨谊
  • 2篇高强
  • 2篇苏元华
  • 2篇李慧
  • 2篇唐春华
  • 2篇王辉

传媒

  • 3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对于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共84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年龄52岁-82岁,平均68.75岁。以TPSA>4ng/ml、直肠指检异常、或B超、MR...
陈立新唐春华吴凌枫童一鸣杨谊李慧张奎高强孙双权江洋王辉
关键词:前列腺癌直肠超声
文献传递
5-氨基乙酰丙酸诱导荧光膀胱镜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附31例报告)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5-氨基乙酰丙酸(5-ALA)诱导荧光光动力学对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血尿患者行5-ALA诱导荧光膀胱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以5-ALA膀胱灌注,2 h后采用D-light光源系统进行膀胱镜检,对荧光阳性区域及白光下肉眼可见异常但荧光阴性区域进行活检,活检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结果:31例患者中有4例荧光阴性且普通光肉眼观阴性者未活检。余27例患者共取活检96处,其中荧光阳性区域取活检89处(包括普通光肉眼观阴性区域35处),切缘取活检7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尿路上皮癌65处,阳性率为73.03%(65/89),非肿瘤性病变24例,假阳性率为27%(24/89),切缘活检7处为阴性。荧光下阳性而白光下阴性的肿瘤位点11处,切缘活检7处均为阴性。结论:5-ALA诱导荧光光动力学诊断对膀胱肿瘤有较高价值,能发现早期肿瘤,同时进行电切将更彻底。
苏元华孙双权张奎唐春华杨谊李慧吴凌枫高强江洋陈立新王辉刘阳光
关键词:荧光膀胱镜光动力学诊断活组织检查
IL-10、IL-35和TGF-β在膀胱癌中的分布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IL-35和TGF-β在膀胱癌患者血、尿中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膀胱癌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和尿液标本,ELISA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1周和对照组的IL-10、IL-35和TGF-β含量。分析其与膀胱癌分化程度、侵袭性和复发的相关性。结果:膀胱癌患者血清和尿液中细胞因子IL-10、IL-35、TGF-β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与低级别肿瘤患者相比,高级别肿瘤患者血清IL-35(P=0.004 7)、TGF-β(P=0.012 7)和尿液IL-10(P=0.002 6)、TGF-β(P=0.005 7)的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24个月,有8例患者出现复发,其初发时的血清IL-10、IL-35、TGF-β和尿液IL-35含量均高于未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比较,术后的细胞因子下降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癌患者血清和尿液中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IL-35和TGF-β等不同程度上调,与肿瘤的分化、侵袭性和预后密切相关,可能导致了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或可作为膀胱癌患者预后评估的早期免疫标志物。
唐春华陈立新孙双权王辉高强吴凌枫
关键词:膀胱癌IL-10IL-35TGF-Β免疫逃逸
后肾腺瘤的临床特征及文献分析(附82例报告)
2020年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报告1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检索81例)予以讨论。结果患者行右肾占位剜除术。镜检示肿瘤细胞排列紧密,呈腺泡状,间质不明显,肿瘤细胞形态单一,细胞核小、一致,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未见。免疫组化:CK7(-),EMA(-),Vim(+),AE1部分(+),AE3(-),CEA(-),Ki-67<5%(+)。病理诊断符合右肾后肾腺瘤。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来源于肾脏上皮组织的肿瘤,了解该肿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杨谊吴凌枫陈立新唐春华苏元华
关键词:肾肿瘤
尿道狭窄的腔内治疗(附41例病例报告)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的腔内治疗的效果。方法:2002年10月~2007年6月,我科共收治41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年龄分别为22岁~79岁,平均56.2岁。外伤性狭窄21例,炎性11例,前列腺术后9例。球部及球膜部16例,膜...
苏元华谢建峰杨谊李慧江洋吴凌枫高强张奎王辉唐春华
文献传递
TVT-O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附一例报告)
目的:采用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方法:73岁女性患者一名,因反复出现腹压增高后尿液不自主流出史十余年,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收入院。于腰麻下行TVT-O术。取尿道口阴道口间一横切口,钝性分离。两侧腹股沟各一小切...
苏元华谢建峰杨谊张奎李慧江洋高强吴凌枫徐建峰
关键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TVT-O
文献传递
尿道狭窄的腔内治疗(附56例报告)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的腔内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联合采用尿道内冷刀及电切镜等腔内技术行尿道内切开术;对并发BPH、输尿管结石或膀胱肿瘤患者一并以电切镜或输尿管镜进行前列腺电切、气压弹道碎石或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结果:本组56例尿道狭窄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拔管后均排尿通畅,仅1例术后因出血而再次住院治疗;无明显尿失禁、尿瘘等并发症。术后根据狭窄段长度定期行尿道扩张。结论:采用经尿道腔内切开术、瘢痕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避免了开放手术痛苦。为降低狭窄复发率,彻底切除瘢痕是必要的;为弥补瘢痕切除不彻底,狭窄段较长患者术后定期行尿道扩张也是必需的。同时,对于尿道狭窄合并BPH、输尿管结石或膀胱肿瘤的患者,在尿道狭窄处理后也可一并处理。
苏元华杨谊李慧张奎江洋高强吴凌枫王辉唐春华陈立新孙双权
关键词:尿道狭窄内窥镜术
膀胱肿瘤患者血清、尿液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尿液中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检测在膀胱肿瘤诊断、分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检测43例膀胱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和20例正常人血清、尿液的IL-10水平。结果膀胱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尿液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清、尿液IL-10水平接近,而患者尿液IL-10水平明显高于同期血清IL-10水平(P<0.05);膀胱肿瘤肌层浸润组患者尿液IL-10水平显著高于非肌层浸润组(P<0.05);膀胱肿瘤复发组尿液IL-10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1)。结论尿液IL-10水平检测对膀胱肿瘤的诊断、分期、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较血清IL-10水平敏感而稳定。
唐春华王辉王宏李慧高强吴凌枫孙双权陈立新苏元华
关键词:膀胱肿瘤血清尿液白细胞介素-10
TURP与开放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TURP手术和开放手术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2002年10月- 2004年12月,我院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121例,TURP手术治疗患者59例,年龄62-81岁,平均 75岁。开放手术治疗患者62...
杨谊苏元华谢建峰李慧江洋吴凌枫徐建峰高强张奎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开放手术治疗疗效比较
文献传递
一次性包皮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手术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应用一次性包皮吻合器包皮环切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来本院住院行包皮环切手术的成人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一次性包皮吻合器包皮环切与传统包皮环切...
孙双权陈立新唐春华李慧杨谊吴凌枫张奎高强王辉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