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影
- 作品数:9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五虎追风散配合咪达唑仑治疗重症破伤风患者痉挛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观察五虎追风散配合咪达唑仑治疗重症破伤风患者痉挛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50例重症破伤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肌肉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破伤风抗毒素,并采用青霉素或甲硝唑抗感染。对照组患者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并采用咪达唑仑静脉泵入镇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五虎追风散治疗,两组均为7 d一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痉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痉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张口大小,使用Ramsay评分法对患者意识状态进行评价,并记录镇静药物使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中医证候进行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痉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张口大小大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且镇静药物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痉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五虎追风散配合咪达唑仑治疗重症破伤风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痉挛症状,提高疗效,并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秦浩吴凤影魏金刚
- 关键词:破伤风五虎追风散咪达唑仑痉挛
-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观察
- 目的 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2间我院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住院患者...
- 王立静张建集蔡莉芬李力封丽琴秦浩吴凤影宁更献郑欢伟
- 重血浆分子吸附术(DP-MAS)治疗亚急性肝衰竭及慢加急性肝衰竭200例疗效观察
- 目的 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DP-MAS)治疗亚急性肝衰竭及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例亚急性肝衰竭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其中男180例、女20例,年龄21~75岁.乙型肝炎185例,乙型肝炎合...
- 吴凤影王立静孟明辉张建集封丽琴郑欢伟
- 益气消鼓汤合利水贴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GH、IGF-1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益气消鼓汤合利水贴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消鼓汤口服合利水贴外贴脐部。治疗8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4.12%,对照组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体质量减少量、腹围减少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 h总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每日大便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呋噻米、螺内酯应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应用白蛋白的病例数明显多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蛋白应用量比较,因方差不齐,应用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蛋白/球蛋白(A/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T、AST、Alb、TBil、PTA、A/G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GH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GF-1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消鼓汤合利水贴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减轻临床症状,可能通过刺激IGF-1升高,进而刺激肝脏蛋白质的合成,克服肝硬化的生长激素抵抗有关。
- 王兴田力铭刘建涛梁震峰吴凤影李敏轩孟明辉
-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
- 多学科团队(MDT)管理模式对肝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 目的 观察我院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干预对肝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探讨MDT管理模式对肝衰竭患者诊断和规范化治疗以及由此对患者带来的益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
- 李力王立静宁更献张建集蔡莉芬封丽琴秦浩吴凤影裴艳涛郑欢伟
- 半量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炎性反应、免疫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5
- 2020年
- 目的观察半量血浆置换(L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ACLF患者12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E组、PE+DPMAS组和LPE+DPMAS组,每组43例。PE组给予单纯PE治疗,PE+DPMAS组给予全量PE(2500~3000 ml)联合DPMAS治疗,LPE+DPMAS组给予半量PE(1200~1500 ml)联合DPMAS治疗,治疗7 d,分析各组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肝功能变化,并评价短期疗效。结果3组均无患者死亡。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E+DPMAS组、LPE+DPMAS组高于PE组(χ^2/P=7.527/0.000);治疗后PE+DPMAS组、LPE+DPMAS组IL-10、TGF-β高于PE组(F/P=18.241/0.000、41.535/0.000),IL-6、TNF-α、CRP低于PE组(F/P=39.267/0.000、64.026/0.000、58.570/0.000);PE+DPMAS组、LPE+DPMAS组CD^4+、CD^4+/CD^8+高于PE组(F/P=6.297/0.002、7.502/0.001),CD^8+低于PE组(F/P=4.873/0.009);PE+DPMAS组、LPE+DPMAS组TBil、DBil、ALT低于PE组(F/P=14.168/0.000、31.911/0.000、21.816/0.000),PTA高于PE组(F/P=16.138/0.000);治疗后PE+DPMAS组、LPE+DPMAS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联合DPMAS治疗ACLF患者效果优于单独PE治疗,能更好地抑制炎性反应,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肝功能恢复;且半量PE联合DPMAS与全量PE联合DPMAS治疗效果相当。
- 秦浩王洋魏金刚高朋彬吴凤影任飞
-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T淋巴细胞亚群
- EV71感染危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的危重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儿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危重症手足口病并发NPE的患儿在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适当液体复苏、亚低温治疗、配合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降低肺静脉压力等综合治疗的同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20例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危重症患儿其中1例因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经抢救无效死亡,2例放弃治疗,17例痊愈。结论早期气管插管,及时的机械通气治疗,可显著提高危重症手足口病并发NPE患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 蔡莉芬吴凤影李树娟郭赏孙梅花宁更献张瑞芬
-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机械通气
- 戊型肝炎肝衰竭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影响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其防治提供经验。方法 2009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加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40例,经内科综合治疗后生存63例,死亡77例。回顾性分析生存与死亡患者肝功能指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血清甲胎蛋白峰值水平仅为(47.6±8.9) ng/ml,显著低于生存组[(175.8±254.1) ng/ml,P<0.05],血清总胆红素峰值水平为(377.3±164.6)μmol/L,显著高于生存组[(251.7±151.4)μmol/L,P<0.05],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4±0.6),显著高于生存组【(1.6±0.2),P<0.001】,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2.2±9.9) g/L,显著低于生存组【(35.8±8.2) g/L,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60岁(P<0.001)、有肝脏基础疾病(P=0.032)、并发肝性脑病(P=0.024)、存在感染(P=0.03)、并发消化道出血(P=0.014)、有腹水(P=0.02)为影响慢加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性脑病(P=0.005)、感染(P<0.001)、消化道出血(P=0.001)和基础肝病(P=0.004)是影响慢加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部分戊型肝炎患者会发展至肝衰竭,以慢加急性肝衰竭为多见,内科综合治疗仅在不到一半的患者有效,而血清胆红素水平和INR太高患者预后不良,并发肝性脑病、感染、消化道出血和有基础肝病是影响慢加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指标,对此类患者应进行积极的护理和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 高朋彬赵晓彦秦浩吴凤影钟海振王琳贾慧娜李树娟
- 关键词:肝衰竭戊型肝炎预后影响因素
- 益气消鼓汤合利水贴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研究益气消鼓汤合利水贴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及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消鼓汤口服合利水贴外贴脐部。治疗8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T细胞亚群、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升高(P <0. 05),CD4+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P <0. 05)。而血浆DAO、内毒素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 <0. 05)。结论:益气消鼓汤合利水贴通过促进双歧杆菌、乳杆菌增殖,减少梭菌、肠球菌、肠杆菌属数量,减少肠道菌群移位,改善内毒素血症,降低炎症因子DAO水平,从而延缓肝硬化疾病发展的治疗效果。
- 姚金侠王兴李敏轩李伟田力铭梁震峰吴凤影
- 关键词:外敷神阙穴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