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翔宇

作品数:32 被引量:247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动脉
  • 19篇冠状
  • 19篇冠状动脉
  • 9篇病变
  • 7篇动脉病变
  • 7篇心肌
  • 7篇冠状动脉病
  • 7篇冠状动脉病变
  • 6篇心脏
  • 5篇心肌梗死
  • 5篇血管
  • 5篇青年男性
  • 5篇介入
  • 5篇经皮冠状动脉...
  • 5篇梗死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术后
  • 4篇起搏
  • 4篇起搏器
  • 4篇老年

机构

  • 3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吴翔宇
  • 23篇张京梅
  • 22篇李志忠
  • 16篇黄觊
  • 16篇王茜
  • 14篇王苏
  • 13篇张冬花
  • 12篇孙涛
  • 8篇李昭
  • 7篇高玉龙
  • 7篇阴赪茜
  • 7篇陶英
  • 5篇林运
  • 5篇程宇彤
  • 5篇赵战勇
  • 4篇张艳艳
  • 3篇戴雯莉
  • 3篇李南
  • 3篇孙俊平
  • 2篇刘彤

传媒

  • 15篇中国医药
  • 5篇中华实用诊断...
  • 3篇中国循证心血...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第七届北京五...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总胆红素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关系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与冠状动脉慢血流(slow coronary flow,SCF)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40%的患者298例,根据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为观察组148例[总胆红素14.6(13.0,16.9)μmol/L],对照组150例[总胆红素9.9(8.2,10.7)μmol/L],比较2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男性比例(56.8%)、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2.05(1.56,2.88)]、血红蛋白水平[141.00(130.50,150.00)g/L]高于对照组[42.0%、1.80(1.41,2.43)、136.00(126.00,148.00)g/L],三酰甘油[1.34(0.95,1.90)mmol/L]、血小板计数[201.00(174.00,236.50)×109/L]、血小板压积[0.22(0.19,0.24)%]低于对照组[1.45(1.09,2.32)mmol/L、218.50(188.00,253.00)×109/L、0.23(0.20,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前降支动脉、回旋支动脉、右冠状动脉TIMI血流帧数及SCF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胆红素的相关因素为三酰甘油(OR=0.724,95%CI:0.582~0.901,P=0.004)、血红蛋白(OR=1.027,95%CI:1.009~1.046,P=0.003)、血小板压积(OR=0.001,95%CI:0.000~0.300,P=0.017)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OR=1.251,95%CI:1.001~1.564,P=0.049)。结论 三酰甘油、血红蛋白、血小板压积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是影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因素。正常偏高水平的血清总胆红素不能减少冠状动脉SCF的发生、发展。
王苏张冬花张艳艳孙涛黄觊高玉龙吴翔宇张京梅李志忠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总胆红素冠状动脉造影
心脏瓣膜术后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术后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方法和策略,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手术后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外科手术到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5~21 d,平均(11±5)d。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即刻、1个月和1年门诊随访,复查起搏器参数。随访时观察起搏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其中双腔起搏器9例,单腔起搏器2例。心室主动电极植入8根,心室被动电极植入3根;心房主动电极植入4根,心房被动电极植入5根。11例起搏器植入患者术中未发生严重出血,术后1例囊袋血肿,给予穿刺抽出淤血并加压包扎后血肿消失。起搏器植入术后即刻、1个月和1年电极参数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心脏瓣膜术后早期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安全有效。
赵战勇吴翔宇王茜李宁张京梅李志忠
关键词:心脏瓣膜手术房室传导阻滞永久心脏起搏器
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栓弹力图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分析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栓弹力图的结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并置入支架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50例,按照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分为高尿酸血症组(129例)和正常尿酸组(321例),入院后行常规检查及血栓弹力图检测.比较2组一般资料以及血栓弹力图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年龄、体质量、男性比例、吸烟、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57±15)岁比(52±16)岁、(82±19) kg比(74±21) kg、80.6%(104/129)比62.6%(201/321)、69.0%(89/129)比44.6% (143/321)、(2.8±1.2) mmol/L比(2.0±1.3) mmol/L、(4.0±1.4) mmol/L比(2.8±1.2) mmol/L、(5.7±1.4)mg/L比(3.3±1.1)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显示高尿酸血症与二磷酸腺苷抑制率呈正相关(r=0.952,0.893,P<0.01).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血栓弹力图主要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值)、R结束到振幅达20 mm所用的时间(K值)均低于正常尿酸组,血栓形成的最大幅度(MA值)和血凝块形成的速率(α角)均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9 ±0.9)min比(5.2±1.1)min、(1.4±0.4) min比(1.9±0.4)min、(58±11)mm比(52 ±9)mm、(67±10)°比(60±11)°,P<0.05].2组间花生四烯酸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二磷酸腺苷抑制率低于正常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21)%比(70±25)%,P<0.01];高尿酸血症组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24.0%(31/129)比16.2% (5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高,其PCI置入支架后需加强抗血�
陶英黄觊高玉龙李志忠张京梅王苏孙涛吴翔宇王茜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高尿酸血症血栓弹力图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及再发心绞痛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心肌损伤、再发心绞痛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92例UAP合并糖尿病拟行PCI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各96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于PCI前3 d开始口服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至术后6个月。分别测定PCI前及PCI后16、24 h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电话随访患者PCI后6个月内有无再发心绞痛,并于PCI后6个月时复查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PCI后16、24 h 2组cTnI水平较PCI前逐渐升高,曲美他嗪组升高幅度小于常规治疗组,cTnI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50±0.050)μg/L比(0.450±0.200)μg/L、(0.220±0.110)μg/L比(0.670±0.110)μg/L](P〈0.01)。PCI后6个月内曲美他嗪组心绞痛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8.3%(8/96)比22.9%(21/96)],PCI后6个月时曲美他嗪组LVEF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56.1±2.2)%比(50.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I治疗前后口服曲美他嗪可以减少心肌损伤,降低心绞痛再发率,改善左心室功能。
戴雯莉吴翔宇李昭王苏李志忠
关键词:心绞痛曲美他嗪肌钙蛋白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17岁男性猝死运动员新基因位点报道
2018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7岁,学校田径运动员,主要从事跳高运动,身高189cm,体质量65kg,每天3~4h进行高强度体育训练。2017年6月27日,晨起站立后,突然意识丧失倒地,不能唤醒,家人呼之不应,颈动脉未扪及搏动,立即开始心外按压心脏复苏。
李十红吴翔宇王甦王茜李小燕孙涛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室性心动过速高通量测序
不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式对80岁及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长期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冠状动脉(冠脉)血运重建方式对80岁及以上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长期心血管相关死亡率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冠脉旁路移植(CABG)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80岁高龄冠心病患者351例。根据血运重建方式不同分为PCI组(n=254)和CABG组(n=97)。比较两组高龄患者的长期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并分析随访5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因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既往病史包括既往脑梗死、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体质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术前心脏彩超的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中度以上反流和室壁瘤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CI组患者既往血运重建治疗比例显著高于CABG组,CABG组既往外周血管病比例显著高于PCI组(P均<0.05)。在住院诊断分型方面,PCI组急性心肌梗死比例高于CABG组,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比例低于CABG组(P<0.05);冠脉解剖特征方面,CABG组左主干和多支病变比例显著高于PCI组,而PCI组单支和双支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CABG组(P均<0.05)。5年随访结果显示,PCI组心血管死亡54例(21.3%),CABG组心血管死亡18例(18.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5,P=0.57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HR=0.056,95%CI:0.004~0.832,P=0.036)、既往血运重建治疗(HR=0.065,95%CI:0.005~0.837,P=0.036)和肌酐清除率(HR=1.130,95%CI:1.004~1.271,P=0.043)是≥80岁高龄冠心病患者术后随访5年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不同冠脉血运重建方式对80岁及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长期心血管相关死亡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吴翔宇黄觊李志忠张京梅林运李南高玉龙
关键词:冠心病血运重建
术前SYNTAX积分与80岁及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前后生活质量改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前SYNTAX积分与80岁及以上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前后生活质量改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并行PCI治疗的8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73例,在术前及PCI术后1年随访时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对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根据SYNTAX积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51例,0~22分),中危组(14例,23~32分),高危组(8例,>32分)。分析术前SYNTAX积分与患者PCI治疗1年后SAQ量表各维度评分改善的相关性。结果术前高危组患者SAQ量表心绞痛稳定状态维度评分明显低于低危组和中危组,低危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AF)维度评分明显高于中危组和高危组(均P<0.05)。低危组术后1年SAQ量表AF维度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2±6)分比(15±25)、(19±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YNTAX积分与PCI术后1年SAQ量表的AF维度评分改善有关,SYNTAX积分每升高1分,AF维度评分改善0.409分(β=0.409,P<0.05)。结论术前SYNTAX积分与8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SAQ量表AF维度评分改善有一定的相关性。
吴翔宇黄觊李志忠林运张京梅阴赪茜陶英高玉龙
关键词:SYNTAX积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生活质量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究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 LDL)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8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AMI患者353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血脂生化指标检测,出院后进行1年以上随访观察。依据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和无MACE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与sd LDL有关的影响因素,并探究影响AMI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发生MACE者71例(20.1%),其中全因死亡4例,再发心绞痛58例,靶血管重建8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相关性分析显示,sd LDL与三酰甘油(r=0.509)、总胆固醇(r=0.812)、体重指数(r=0.132)等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均P<0.0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sd LDL(风险比=1.900,95%置信区间:1.067~3.383)、脂蛋白A(风险比=2.825,95%置信区间:1.441~5.540)、血尿酸(风险比=1.003,95%置信区间:1.000~1.005)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sd LDL≥0.78 mmol/L患者在1年随访期有更加不良的预后(Log-Rank=4.463,P=0.035)。结论sd LDL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较LDL有更强的预后预测价值。
马磊黄觊吴翔宇孙俊萍郝中玲李志忠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预后
永久心脏起搏器更换8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更换的原因以及围术期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十五病房2008年6月至2018年7月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更换手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心律失常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8例,房室传导阻滞21例,心房颤动伴有长间期18例。结果单腔起搏器更换11例(12.6%),双腔起搏器更换76例(87.4%)。起搏器电池平均使用时间(96±13)个月(72~168个月)。更换原因为起搏器电池自然耗竭86例(98.9%),电池提前耗竭1例(1.1%)。电极导线除1例达到更换年限外,其余均保留原电极。术中18例(20. 7%)起搏器依赖患者为降低手术风险,预置临时起搏保护。更换起搏器时测试心室、心房起搏阈值[(1. 1±0. 3)、(1. 2±0. 2) V]与首次植入时心室、心房阈值[(0. 5±0.2)、(0.7±0.2)V]比较明显增加(P <0.01)。更换时心室、心房电极阻抗[(481±102)、(530±113)Ω],R波/P波振幅[(10.0±1.1)、(2.9±1.3)mV]与首次植入时[(470±98)、(521±100)Ω,(9.8±1.4)、(2.7±1.7)m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脏起搏器更换的主要原因是电池自然耗竭;起搏器更换时大多数参数提示心房和心室电极可以继续使用。起搏器依赖患者在更换时需预置临时起搏器保护心脏。规范治疗策略可以将围术期并发症降到最低。
赵战勇吴翔宇王茜李宁张京梅李志忠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电池耗竭起搏器更换
老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不同治疗方式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分析老老年(年龄≥80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与预后的差异,为老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05年5月至201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冠心病的年龄≥80岁的患者855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组(56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143例)和药物治疗组(148例)。比较3组患者住院期间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入院和出院Barthel评分、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和出院后1年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Barthel评分及心血管相关死亡率。结果 3组患者入院Barthel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BG组出院Barthel评分低于PCI组及药物治疗组[(61.2±3.4)分比(88.6±0.9)、(88.1±4.7)分](P<0.05)。3组患者左主干病变、钙化病变、>20 mm长病变、小血管病变(管腔<3 mm)比例及病变支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出院后1年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及CABG组出院后1年SAQ中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主观感受评分均高于药物治疗组(均P<0.05),3组 SAQ中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及CABG组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均少于药物治疗组[4.4%(25/564)、4.2%(6/143)比14.2%(21/148)](P<0.05)。结论 老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再血管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接受单纯药物治疗。
吴翔宇王苏刘文娴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