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龙章

作品数:47 被引量:327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结核
  • 30篇杆菌
  • 25篇分枝杆菌
  • 15篇敏感性
  • 14篇结核分枝杆菌
  • 13篇药物敏感
  • 13篇药物敏感性
  • 10篇结核病
  • 8篇非结核分枝杆...
  • 7篇药物
  • 7篇细菌
  • 5篇耐药
  • 5篇抗结核
  • 5篇分支杆菌
  • 4篇涂片
  • 4篇培养基
  • 4篇微生物敏感性...
  • 4篇耐多药
  • 4篇菌属
  • 4篇菌种

机构

  • 47篇广州市胸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47篇吴龙章
  • 19篇蔡杏珊
  • 11篇潘美玉
  • 8篇杨建良
  • 7篇吴幸怡
  • 6篇刘燕文
  • 6篇陈剑锋
  • 5篇曾少芳
  • 5篇陈素颖
  • 5篇简奕娈
  • 5篇黄洁玲
  • 5篇谭守勇
  • 4篇周辉林
  • 4篇谭耀驹
  • 4篇张言斌
  • 4篇钟炳棠
  • 4篇关平
  • 3篇李一耕
  • 3篇罗春明
  • 3篇张院良

传媒

  • 15篇中国防痨杂志
  • 5篇中华结核和呼...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现代医院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结核病与肺部...
  • 1篇2007年全...
  • 1篇2015广东...
  • 1篇2014广州...
  • 1篇2016年广...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部真菌感染的菌种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性分析
本文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菌种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是值得临床重视的问题,对于肺结核病人定期送检痰真菌培养及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为临床诊断有效的抗真菌药提供依据。
关玉华吴龙章陈燕苗
关键词:真菌感染菌种鉴定细菌耐药
文献传递
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查与质量控制被引量:7
2014年
我国结核病有上升趋势,实验室的分枝杆菌细菌学检查就成为指导流行病学调研和结核病诊疗的重要手段,因此做好分枝杆菌细菌学检验工作,是每个实验室义不容辞的职责。但如何做好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道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通过总结和回顾广州市胸科医院多年来的经验与教训,把在实验室工作中得出的一些心得体会撰写成文,旨在与同道们一起研究如何做好实验室的检测工作,为流行病学调研和结核病诊疗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吴龙章刘燕文钟炳棠
关键词:分枝杆菌属细菌学技术
试管内药物抑制分支杆菌生长的观察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观察异烟肼、利福平和氧氟沙星等药物在体外对分支杆菌的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BACTEC法 ,对 2 4株标准菌株进行了上述 3种药物最低抑制浓度 (MIC)测定。结果 氧氟沙星显示出较强的抗菌活性 ,其次是利福平 ,非结核分支杆菌对异烟肼表现出高度的耐受性。结论 氧氟沙星对分支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吴龙章蔡杏珊谭守勇
关键词:分支杆菌抗结核药抑菌活性BACTEC法
BacT/ALERT3D全自动培养仪在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8
2002年
吴龙章蔡杏珊潘美玉曹务华曹智忠黄进晖
关键词:BACT/ALERT细菌鉴定药敏试验
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在耐多药结核中抑菌效能的观察
2010年WHO提供的数据显示[1]:1400万例结核病患者中约50万例是MDR-TB;中国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100万例,其中MDR-TB患者约10万例[2]。MDR-TB具有三高一低(即死亡率高、复发率高、治疗费用高...
杨建良吴龙章
18例五官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五官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胸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为五官NTM病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眼角膜NTM病5例、中耳NTM病6例、鼻咽NTM病2例、喉NTM病5例。收集其菌种鉴定结果、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眼角膜NTM患者主要表现为角膜溃疡。中耳NTM患者主要表现为鼓膜穿孔、流脓。鼻咽NTM以及喉NTM患者主要表现为鼻咽喉部的新生物,局部溃疡,分泌物增多。18例患者患处分泌物共分离出39株NTM,其中9例为龟-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7例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2例为偶发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力克菲蒺、利福布汀、丙硫异烟胺、卷曲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给予患者左氧氟沙星或者莫西沙星、硫酸阿米卡星、克拉霉素缓释片、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乙胺丁醇口服治疗,局部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了大环内酯类及氨基糖苷类药物。经治疗,18例患者皆病情好转,症状消失,病变部位愈合。结论五官NTM病患者大部分对抗结核药物耐药,在获得药敏试验结果之前应根据病变部位的特点与疗效及时局部加用硫酸阿米卡星;获取药敏试验结果后,通过全身联合用药和局部使用敏感药物,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简奕娈吴龙章古卓云
关键词:耳鼻咽喉疾病疾病特征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广州市12年间分枝杆菌菌型与药物敏感性结果变迁的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 对广州市1998年7月至2010年3月共计12年间分枝杆菌菌型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第一线治疗结核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12年间在实验室中从各类标本共分离出的14 095株分枝杆菌按照中国防痨协会制定的"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进行菌型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采用x2检验方法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98年7月至2010年3月12年间共计培养出分枝杆菌14 095株.MTB分离出10 844株,分离率76.84%,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共有3251株,分离率23.16%,与全国第4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11.1%的NTM阳性分离率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79,P〈0.001);而MTB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的总耐药率分别为:28.99%(2729/9413)、21.75%(2047/9413)、17.45%(1643/9413)和11.53%(1085/9413).结论 分枝杆菌对链霉素、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受性仍有上升趋势的压力,而NTM的分离率有逐年增多的风险,应引起临床第一线的高度重视.
吴龙章陈素颖曾少芳潘美玉许蕴仪
关键词:分枝杆菌属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生物学鉴定法药物评价
广东省广州市2001—2004年分枝杆菌初步菌种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2001—2004年3年间分枝杆菌菌种的分布状态和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核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年9月—2004年3月从1 459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的2 154株分枝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和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进行4种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率由1998年7月—2001年9月的16.5%上升至20.3%;对2 154株分枝杆菌中的1 703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进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原始耐药率由1998年7月—2001年9月的14.4%上升至20.3%。继发耐药率则由原来的35.4%下降至32.3%;而非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基本上呈现高度的原始耐受性。结论对临床分离出的阳性标本,有必要进行分枝杆菌的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吴龙章黄洁玲张院良蔡杏珊关平
关键词:药物耐受性
应用噬菌体裂解法测定吡嗪酰胺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学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索利用噬菌体裂解法测定吡嗪酰胺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更佳实验条件、时间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已建立的PhaB法;但在Middlebrook 7H9酸性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4%的丙酮酸钠作为探索实验对照组。然后观察原已建立的PhaB法与加入丙酮酸钠后实验对照组这两者间的空白管溶菌斑数量以及药物最佳作用时间,并以此对86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吡嗪酰胺药物敏感性试验,最后与比例法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Middlebrook 7H9酸性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丙酮酸钠后的实验对照组,其空白管溶菌斑平均有71个,而PhaB法空白管溶菌斑平均只有53个,两者间平均有18个溶菌斑的差异;药物与细菌的作用:实验对照组1d时间与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有90.7%的符合率,2d时间为87.2%,PhaB法的符合率是88.4%。结论在已建立的PhaB法基础上,于Middlebrook 7H9酸性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丙酮酸钠,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及缩短药物与细菌的作用时间。
吴龙章蔡杏珊黄洁玲杨建良陈志宏吴幸怡
关键词:培养基吡嗪酰胺
对硝基苯甲酸与盐酸羟胺对分枝杆菌菌群进行初筛的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对中国防痨协会制定的分枝杆菌菌群初筛的方法学进行验证和对比研究,为提高实验室初筛分枝杆菌菌群的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0.5 g/L对硝基苯甲酸(PNB)培养基为对照组,3种浓度的盐酸羟胺培养基(125、150和175 mg/L)为实验组,对广州市胸科医院MTB实验室保存的H37Rv株l株、非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12株和临床分离株4295株,同时进行PNB和盐酸羟胺的敏感性试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529株MTB对PNB培养基的耐受率为3.0%(76/2529),对125、150和175 mg/L盐酸羟胺培养基的耐受率分别为12.2%(308/2529)、4.8%(121/2529)和0.9% (23/2529);1766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对PNB培养基的敏感率为8.3% (147/1766),对125、150和175 mg/L盐酸羟胺培养基的敏感率分别为0.1%(2/1766)、0.5% (9/1766)和0.9%(16/1766).3种浓度的盐酸羟胺培养基与PNB培养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5.44~83.50,均P<0.05).结论 实验室对分枝杆菌菌群进行初筛,宜使用175 mg/L浓度的盐酸羟胺培养基.
吴龙章谭守勇谭耀驹简奕娈邝璐潘美玉曾少芳刘燕文钟炳棠
关键词:分枝杆菌属羟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