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姝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艺术
  • 2篇文学

主题

  • 5篇音乐
  • 2篇音乐语言
  • 2篇语言
  • 2篇文学
  • 2篇弦乐
  • 2篇乐语
  • 2篇比较文学
  • 1篇当代音乐
  • 1篇倒影
  • 1篇新音乐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构
  • 1篇雪域高原
  • 1篇阳光
  • 1篇彝族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歌曲
  • 1篇艺术魅力
  • 1篇音乐分析
  • 1篇音乐技法

机构

  • 10篇四川音乐学院
  • 4篇四川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美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周姝
  • 1篇大卫·达姆罗...
  • 1篇杨可用

传媒

  • 4篇音乐探索
  • 2篇天津音乐学院...
  • 2篇黄钟(武汉音...
  • 2篇中外文化与文...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寻彝族口弦音乐的当代转化——杨晓忠弦乐四重奏《口弦》的音乐分析
2023年
彝族口弦琴是藏彝走廊地区古老而珍贵的音乐文化资源之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彝族口弦音乐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困境。作曲家杨晓忠立足于音乐创作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在弦乐四重奏《口弦》中展现了彝族口弦音乐的当代转化过程。本文从作曲家对民间多声音乐思维的转化、对口弦琴演奏状态的模拟、对火把节歌舞场面的描绘等视角出发,结合音高、音区、材料和音乐形象所形成的复合性宏观结构探索作曲家将口弦音乐进行转化的具体技术手法,并以创新化传承的眼光看待作品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周姝
关键词:口弦复合结构
永恒的魅力 永恒的歌——论黄虎威艺术歌曲《永恒的歌》的创作特色与艺术魅力
2015年
《永恒的歌》是作曲家黄虎威创作的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歌曲中充满着对祖国的深切挚爱和鲜明的时代气息。本文从这首作品的创作特色出发,分别探讨了歌曲的结构、旋律写作、词曲结合、和声,以及钢琴伴奏等五个方面,力图从技术手法和艺术表现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以期展现这首歌曲所特有的永恒的魅力。
周姝
关键词:艺术歌曲
面向全球学生设立的新音乐作品赛事——一至九届“阳光杯”比赛综述
2014年
作为一项面向全球学生征集新音乐作品的赛事,中国·成都"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秉承"新人-新思维、新作-新音乐"的宗旨,在顺应当今现代音乐发展的风向标下,如今已成功地举办了九届。回顾2004~2014年举办的九届"阳光杯"比赛,并对部分获奖作品进行评析,以期展示该项比赛的成果与风采。
杨可用周姝
关键词:国际赛事
重新定位比较
2021年
在当今移民危机的背景下,比较文学研究和后殖民文学研究交织在一起的历史为“比较的定位”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作为一门跨越国界的学科,比较文学在很大程度上由移民塑造。战后的美国比较文学学科正以欧洲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走向了一个广阔、自由的新世界,具有开放的学术边界。本文认为关注比较研究和后殖民研究交织在一起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增进对该学科现今状况的理解。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后殖民研究激发了人们对非欧洲文学的兴趣,打破了比较文学与其邻近学科之间的壁垒。同时,学者们也能走出旧欧洲大国少数语言的霸权范围,在后殖民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研究中致力学习更多种类的语言。因此,当下的比较文学学科试图在一个复杂和动荡的世界中重新定位自己。
大卫·达姆罗什周姝(译)
关键词:比较文学后殖民文学跨学科学科建构
线性思维与藏族民风的有机融合——论徐昌俊交响诗《雪域高原》的音乐语言
2023年
线性思维是古今中外音乐作品建构的基本思路之一,其表现为音乐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先前事件对随后事件的预期效应。20世纪以来,线性思维从传统的功能化音高体系中解放出来,作为一种更独立的表达手段被应用于和声、节奏、织体、音色等多元音乐参数。在交响诗《雪域高原》中,作曲家徐昌俊尝试将线性思维与民族化音响氛围相结合,并在多种要素中营造出音乐发展的线性趋势。文章试图从音高、非音高参数两方面解读作品《雪域高原》中的线性思维及发展脉络,以期探索线性思维与民族元素在《雪域高原》中的有机融合与创新显现。
周姝
关键词:线性思维雪域高原
藏戏音乐的当代重构——民族管弦乐《阿吉娜姆》的音乐语言
2024年
民族管弦乐《阿吉娜姆》是著名作曲家昌英中于2016年创作的一首基于传统藏戏音乐的佳作。在作品中,作曲家提取了藏戏的多维音乐元素,通过运用音阶分组、音列交替、材料轮转、固定形态和弦及其变形等具体手法展现出对基本音乐材料的设计与衍化,并在多元的音响形态与织体中实现了对民族管弦乐队音响的突破与创新。本文立足于对作品《阿吉娜姆》的创作技术分析,试图从技术与文化的交汇点这一视角看待作曲家重构藏戏音乐时的思路与理念。
周姝
关键词:轮转
重新定位
2021年
经济的崛起,首先是日本和韩国,然后是更强大的中国,随后可能很快又是南亚和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带来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从欧洲,或者我们所谓的从“西方世界”到亚洲的重大地缘政治调整。安德烈·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1998年出版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Reorient:The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一书认为,这实际上仅仅标志着中国、印度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地区回到了1800年前的情况,当时中国、印度同样处于世界经济的中心。因此,他要求西方学者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而不是用他们习惯的以欧洲或西方为中心的眼光来审视这些地区和国家。在许多方面,这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文学研究中出现的其他此类呼吁不谋而合。最初,这一呼吁在后殖民研究方面发出最响亮的声音。世纪之交以来,世界文学研究也加入了这一合唱中。这篇文章考察了这种转变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影响,并且尤其关注中国和中国文学在这方面的作用。
西奥·德汉周姝(译)
关键词:世界文学比较文学
主题倒影在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曲中的运用
2019年
作为一种将主题原型进行变形的技术手段,倒影技术被广泛运用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中。选取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使用主题倒影技术的赋格曲,从其各自使用的转位轴、应用分类和结构功能三个方面对主题倒影的运用进行解读。主题倒影在与主题原型形成对立统一有机体的同时,也丰富着作品的色彩和陈述手段,为其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听觉世界。
周姝
关键词:赋格曲主题倒影
论简约主义音乐技法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变异
2022年
自简约主义音乐传入中国后,当代中国作曲家立足本土语境,实现了其在音高、节奏、结构、音色及相位技法等层面的变异。文章以比较文学变异学为视阈,从创作技法的角度对简约主义音乐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变异的具体案例及原因进行分析。变异学认为,异质文明在相互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可以促进交流双方的文化现象实现创造性转化。通过研究简约音乐在交流过程中的变异状态,可以探究相互关联的音乐现象的差异性、创新性及变异的内在规律,以此呈现一个多元互鉴而又紧密相连的当代音乐之世界图景。
周姝
关键词:简约主义音乐中国当代音乐变异学
用和声记录一段人生长跑——黄虎威教授与《斯波索宾等<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被引量:4
2010年
黄虎威的《斯波索宾等<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是一部集和声分析、和声习题为一体的理论性专著。本文通过对黄虎威教授的采访,从其自幼与和声的情结、写作缘由、写作过程等方面记述了他一段长达16年的写书经历,并阐述了《斯波索宾等<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一书对推动功能和声的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及其学术价值。
周姝
关键词:和声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