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泰生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电生理
  • 4篇心肌
  • 3篇动作电位
  • 3篇心肌细胞
  • 3篇培养大鼠
  • 3篇细胞
  • 3篇肌细胞
  • 3篇病毒
  • 2篇电生理研究
  • 2篇心肌炎
  • 2篇缺氧
  • 2篇肌炎
  • 2篇复氧
  • 1篇电极
  • 1篇电生理观察
  • 1篇毒性
  • 1篇心肌细胞缺氧
  • 1篇性病
  • 1篇养心
  • 1篇培养心肌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上海市心血管...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周泰生
  • 4篇杨英珍
  • 4篇陈灏珠
  • 4篇杨学义
  • 3篇张健
  • 2篇金佩英
  • 2篇林佑善
  • 1篇郭棋
  • 1篇邵殿华
  • 1篇芮涛
  • 1篇芮涛
  • 1篇吴伟忠
  • 1篇李李

传媒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西医结合杂...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理学报

年份

  • 2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黄芪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感染Coxsackie B-2病毒的电生理研究被引量:6
1989年
本文报道应用常规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原代单层培养大鼠搏动心肌细胞感染 Coxsackie B-2病毒后不同时间的电生理参数变化和同时期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节律、搏动%及细胞病变。在此基础上,研究黄芪对 Coxsackie B-2病毒感染体外培养搏动大鼠心肌细胞电活动的影响。结果提示从病毒感染后24~96h,黄芪对心肌细胞搏动频率、节律、搏动%、细胞病变和各项电生理参数等均有明显保护作用,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均维持在大致正常状态。本文结果可为黄芪防治病毒性心肌炎提供新的线索。
袁卫龙陈灏珠杨英珍杨学义林佑善金佩英周泰生
关键词:病毒电生理
一种新型金属微电极的制备方法
1992年
在利用微电极技术进行动物脑功能研究的急性和慢性实验中,常用环氧树酯绝缘漆作钨丝微电极的绝缘。此方法程序繁琐,电极绝缘性能较差,重复使用率低。我们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了绝缘的金属微电极探索,现扼要介绍在钨丝尖端紧包一薄层玻璃的微电极制备步骤。 1.准备直径为200~250μm、长10cm的挺直钨丝及长7cm、外径2mm、内径0.6mm的GG17厚壁玻璃毛细管。 2.把多根钨丝的一端排齐夹好,成排地浸入75%
周泰生张健邵殿华贾长平姜淳
关键词:微电极
黄芪对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作用的心肌细胞电生理研究被引量:45
1994年
本实验应用常规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及实时微机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心肌细胞电活动参数: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振幅(APA)、超射(OS)、动作电位零相最大除极速率(Vmax)、动作电位时间(APD50和APD90)和心肌细胞异常波形动作电位,研究了不同时期使用黄芪对急性实验性小鼠柯萨奇B3病毒(CB3V)性心肌炎模型心肌细胞异常电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感染病毒同时和感染病毒后3天开始每天给小鼠腹腔注射黄芪(每只0.8g/0.4ml)1周,能使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异常电活动得到部分改善;而感染病毒前1天1次性腹腔注射黄芪(每只0.8g/0.4ml)对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异常电活动没有影响。提示早期使用黄芪对急性CB3V性心肌炎有一定防治作用,单剂量黄芪对急性CB3V性心肌炎没有预防作用。
芮涛杨英珍杨学义陈灏珠周泰生张健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动作电位
卡托普利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和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1994年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列卡托普利(captopril, Cap)在40mg·L^(-1)浓度下能延长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在缺氧环境中的搏动时间,减少搏动节律失常的发生。部分纠正由复氧所致异常心肌细胞电活动参数,缓解心肌细胞复极后再次停搏的发生,
芮涛杨英珍周泰生杨学义陈灏珠
关键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缺氧卡托普利
培养大鼠搏动心肌细胞在缺氧和复氧时的电生理观察
1990年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到37个培养大鼠搏动心肌细胞充氮前后和复氧后的电活动参数。结果提示:充氮10min后,最大舒张电位(MDP),最大除极速度(V_(max)),动作电位振幅(APA)和动作电位时程(APD)等参数明显降低;自发节律增快,并出现多种形式的节律失常。83.8%细胞在充氮后30min内停搏,16.2%在50min左右停搏。复氧后,86.5%细胞在5min内复跳,13.5%未能复跳;12.5%复跳细胞在复跳10min内再次停搏。复跳细胞的各项电活动参数在30min内未能恢复到充氮前水平(p<0.05),且呈现不同程度的各类异常电活动。本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心肌细胞缺氧和复氧损伤有一定意义。
袁卫龙陈灏珠杨英珍杨学义林佑善周泰生
关键词: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电生理
小鼠急性柯萨奇B_3病毒性心肌炎电生理的表现
1991年
用常规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及实时微机数据处理系统,对柯萨奇B_3病毒(CB_3V)感染的BALB/c小鼠(早期7d、14d)作心肌电生理参数及动作电位波形研究。发现在病毒感染早期,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振幅(APA)、超射(Os)、O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均数值除感染7d组Os值无差异,其余均显著低于同期正常对照组:而动作电位时程APD50和APD90均数值除感染14d组APD90无差异外,均显著延长。动作电位异常波形多达十种,占感染组的65%以上。提示CB_3V感染对心肌造成的损害,可产生多种心电活动异常,并成为形成各种形式心律失常的基础。
郭棋杨英珍周泰生张健李李金佩英吴伟忠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心肌炎动作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