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游

作品数:27 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建筑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6篇乡村
  • 5篇城乡
  • 3篇乡村规划
  • 3篇城市
  • 2篇园林
  • 2篇生态
  • 2篇历史演变
  • 2篇景观
  • 2篇居住
  • 2篇环境改造
  • 2篇风景园林
  • 2篇城市规划
  • 2篇城市化
  • 2篇城乡发展
  • 2篇村落
  • 1篇新型城市化
  • 1篇行动者
  • 1篇行动者网络
  • 1篇行动者网络理...
  • 1篇研究方法

机构

  • 20篇广西大学
  • 1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广东省住房和...
  • 1篇南宁学院
  • 1篇澳门城市大学
  • 1篇华蓝设计(集...

作者

  • 27篇周游
  • 8篇周剑云
  • 2篇戚冬瑾
  • 1篇魏开
  • 1篇黄玉莉
  • 1篇胡颖
  • 1篇黄祖璜

传媒

  • 6篇南方建筑
  • 5篇小城镇建设
  • 2篇规划师
  • 2篇城市规划
  • 2篇西部人居环境...
  • 1篇华中建筑
  • 1篇中国园林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风景园林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省乡村人居环境的调查分析与政策建议被引量:6
2017年
2000年以来广东省不断加大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村庄主要建设的指标已达到整治目标要求,然而回访中发现城乡人居环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通过全面调查和科学分析广东省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城镇化作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根本途径,建议开展省域城镇化空间战略规划,制定城市化区域和乡村区域两种区域政策。在城市化区域由市政府统筹辖区内的城乡发展,制定市域乡村城市化的转型发展规划,并依据乡村受城市影响的程度确定城中村、城边村和远郊村3种类型和规划政策。在乡村区域应由省政府负责和县政府承接乡村保护和发展的要求,依据区域规划目标将乡村区分为迁移型村庄、改善型村庄和增长型村庄3种类型,配套完善不同扶持政策和指引。
周游周剑云黄祖璜
关键词:乡村人居环境城乡发展
乡村农旅产业行动者社交网络结构特征研究--以珠三角A市H镇乡村为例被引量:2
2023年
乡村振兴重点是产业振兴,在资金、政策等投入下,投资有效性无法保证。乡村产业规模小,个体行动者在产业中影响大,引入行动者网络和社交网络分析,解读村域尺度下各类行动者如何影响乡村产业成败。首先,用行动者网络绘制分析图谱;其次,用社交网络分析主导能力、稳定性、关联性,分析网络模型的结构特征;最后,运用个体质性分析。结果:一,行动者的投入空间聚集明显,网络呈现线性与复杂性;二,成功产业网络具有结构紧密、整体关联性强且较为稳定的特征;三,行动者支持程度与投入个人(团体)的协调能力对成败影响最大。
周游梁清园郑赟
关键词:行动者网络理论社交网络结构特征
身份制的农民、市场经济与乡村规划被引量:9
2017年
辨析乡村规划的主体、对象和目的,以及乡村规划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对于正确制定乡村规划和协调区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辨析了划分农民的职业特征与身份特征,进而指出农民身份制是乡村发展困境的政治原因,并且农民身份的政治制度的安排与其保护农民的目的相背离,同时还指出农民封建身份制与市场经济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其次,市场经济下农民身份的制度安排是失效的,乡村发展的市场化又会侵蚀农村、农业和自然环境,并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村庄自身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就是市场经济下乡村规划需要解决的目标与任务。第三,村庄依据所处的区域功能和发展目标从属于该功能区域的规划类型,只有规划发展目标仍然保持乡村功能和形态的乡村适用乡村规划,但是这类地区的乡村规划不应是现行法定规划体系中的村庄规划,而是落实国家政策、区域发展目标的工具,乡村规划的目的是以乡村规划的方式将保护农民的责任主体由国家分解到利益相关的地方政府,明确城市承担起乡村保护的责任,并利用乡村规划促进农民身份的转化,真正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周游周剑云
关键词:市场经济封建制乡村规划
柳州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策略探索及实践被引量:3
2020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转变管制思路、创新管制方式、统一管制标准,运用多种手段对全域国土空间实施管控。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承担了宏观政策具体化的重要功能,是实现统一管控、政策落地实施的关键环节。文章分析新时期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方向,探索用途管制方法与策略,以柳州市为实践对象,遵循“效益最大化”管制目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实施多手段管制方式,最终确立“一全域、三层级、七维度”的市级综合管控体系。同时,具体研究了指标双控、生态经济补偿、分区管控、用途转用规则、建设许可引导、区域准入正负面清单和土地利用效率评估七个维度的管控手段,探索空间用途差异化、精细化的管制机制,为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理论方法。
黄玉莉周游胡颖李彦潼
关键词:效益最大化
我国城乡关系历史演变下空间协调规划的优化建议被引量:2
2019年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将城市与乡村共同纳入规划范围,如何解决城乡空间协调问题成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做好城乡协调工作,首先要了解城乡关系的本质。从城乡历史视角出发,通过梳理夏朝至今的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规律,从中寻求城乡关系对规划的启示。城与乡并无地位高低,也不是天然隔离发展,城乡可寻找一个发展平衡点。过去虽然开展了很多城乡统筹规划实践,但忽略了这三个规律,因此存在较多问题。针对这三个规律,提出城乡空间协调规划工作优化建议,建议编制规划的前提是要改变城乡不平等的角色定位、注重建立城乡平等的规划平台、打开城乡经济社会融合的双向通道、塑造城乡平衡发展的区域品牌,以实现城乡同步提升、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目标。
周游魏博阳谢凌峰
关键词:城乡关系历史演变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新思路被引量:2
2021年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是城乡发展与转型新时期中的重要规划变革。要从城乡关系与全域规划的角度,来对国土空间规划中有关于城乡关系治理方面的内容建立新的认识。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乡的协调关系既不是相互独立,也不是简单融合,而是将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直到完全消除城乡在社会中的不平等观念,以此达到城乡协调。本文以国土空间规划中城乡协调的新含义为指导背景,对城乡协调度的基本单元与评价标准进行了新的界定,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城乡发展情况构建城乡协调度的评价体系,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乡协调发展研究提供可靠的建议与理论支持。
彭茜君魏博阳周游吴熙
关键词:城乡协调
乡村分类的新方法:沙漏法模型体系构建——基于资源县的实证研究
2025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推进,乡村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分类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目前,乡村分类主要依赖于定性和量化技术,但研究发现,单一的分类结果往往无法全面反映乡村类型的核心特征。为解决这一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名为“沙漏法模型体系”的乡村分类方法。该方法融合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通过层层筛选,最终得出乡村分类结果。沙漏法模型体系具有客观性、灵活性、普适性以及技术检验与反馈等多重优势。在资源县的实证研究中,该方法展现出较高的准确性,为不同类型乡村的发展提供了规划指引和治理策略。
周游胡杨荣雷征郑赟
自然聚落尺度下村庄分类方法的研究——以天等县为例被引量:7
2020年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村庄发展受到格外关注。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村庄分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然聚落的分布特征,提出以居住密度为单一分类标准的定量化村庄分类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为研究区域,借助GIS软件实现居住密度的获取,并划分出5种细胞类型,实现了在自然聚落尺度下对天等县域的村庄分类,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行政村域尺度下进行村庄分类的不足。本文总结的分类方法操作简单,有助于了解村庄的实际分布特征,对以后的具体村庄规划与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江雪怡时雨欣汪宜漾马芸周游
关键词:居住密度
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与提升的策略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出改善村庄人居环境的要求.广东省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建设村庄人居环境走在前列,对于农村公共服务的各方面投入力度很大,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既是资...
周游周剑云
关键词:居住环境管理策略
文献传递
文化创意产业对村落祠堂公共空间的影响研究——以广州小洲村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近些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村落公共空间不断发生变化。该文以广州小洲村为例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介入后对其村落祠堂公共空间的影响,从祠堂公共空间的公共属性和空间属性切入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介入后不仅使祠堂公共属性中的可达性、经管者以及利益发生了改变,也影响了祠堂公共空间的空间属性。研究得出结论,文化创意产业介入后提高了祠堂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和空间属性的利用,增加了村落的经济利益收入,但经管者和空间权利的私人化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共属性。研究产业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为保护和利用村落公共空间开辟了新的方法,有利于以后更好地引导村落公共空间的发展。
周游郑赟
关键词:村落公共空间祠堂文化创意产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