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坤
- 作品数:76 被引量:172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二至丸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
- 2025年
-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二至丸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二至丸的主要化学成分并筛选中药有效活性靶点,在GeneCards、DisGeNET、TTD、DrugBank数据库检索黄褐斑疾病靶点,筛选二者的交集靶点并输入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利用CytoScape数据库筛选出核心靶点,并使用David平台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二至丸成分-黄褐斑靶点-通路”网络,通过CB-Dock2分子对接在线平台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二至丸通过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金合欢素、红车轴草素、女贞果苷C、花旗松素、蟛蜞菊内脂、圣草酚等核心活性成分,作用于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通路、癌症相关通路、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外源代谢、雌激素信号通路、卵巢类固醇、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代谢通路等通路,作用于前列腺素过氧化合酶1、前列腺素过氧化合酶2、细胞色素P4501A1、细胞色素P4503A4、表皮细胞生长因子靶点,起到治疗黄褐斑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98%的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结合能均≤-7 kcal/mol,具备稳固的结合效应。结论二至丸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及多通路实现治疗黄褐斑的作用。
- 薛文君张鸣飞唐志坤
- 关键词:二至丸黄褐斑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103例寻常型银屑病住院病例资料分析
- <正>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以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导致的慢性、炎症性、易复发的皮肤病。目前西医对银屑病的各种治疗只能达到近期疗效,不能防止复发,并且有些治疗药物副作用大。祖国医学通过辨证论治,治以清热凉血解毒...
- 唐志坤张园园
-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住院病例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中医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3年
- 中医治疗痤疮一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对近年来中医治疗痤疮的药理研究及临床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两个角度出发,针对不同的内服方剂、外用制剂、火针、刺络拔罐及中药面膜,对治疗痤疮的不同作用机制加以阐释,以便能更好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张鸣飞(综述)唐志坤
- 关键词:痤疮中医内治中医外治
- 浅述洗渍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洗渍疗法历史悠久,现代医家把它分为溻渍法、泡浴法、熏洗法、擦洗法。由于皮肤的特殊部位,部分疾病单纯使用洗渍疗法治疗作用就极为显著,治疗不同的皮肤疾病时应选用适当的洗渍疗法。
- 姜琦唐志坤
- 关键词:皮肤科
- 消毒饮联合截根疗法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机制初探被引量:1
- 2013年
- 痤疮是一种主要累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与性激素分泌代谢异常、皮脂分泌过多及细菌感染等有关。主要表现为丘疹、粉刺、脓疱、结节、囊肿、瘢痕疙瘩等。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本病好发于颜面、胸、背等处,病位在肺经,多见于青春发育期男女。
- 齐晓磊唐志坤
- 关键词:痤疮中医药疗法消毒饮
- 滋阴活血法辨治黄褐斑的中医文献研究
- 目的:系统整理历代中医药文献中有关黄褐斑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方药等记载,通过古今对比分析,并结合当代社会环境下女性生理病理特点,证实滋阴活血治法是治疗黄褐斑重要且有效方法,为临床和科研提供新思路。
方法:运...
- 唐志坤
- 关键词:黄褐斑阴虚血瘀证滋阴活血中医文献
- 杜锡贤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皮肤病经验被引量:5
- 2015年
- 总结杜锡贤主任医师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皮肤病的经验。首先阐述龙胆泻肝汤的历代文献论述及临床应用概况,认为龙胆泻肝汤适用于湿热证型皮肤病,临床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证型皮肤病时需根据皮肤病的不同类型加减用药,介绍了10类不同皮肤病的加减用药经验。并列举8则医案介绍了临床治疗经验。
- 唐志坤
- 关键词:皮肤病湿热型中医药疗法龙胆泻肝汤名医经验
- 鱼腥草注射液配合中药治疗进行期银屑病35例被引量:6
- 2001年
- 唐志坤
- 关键词:鱼腥草银屑病中医药疗法
- 53味中药水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 中药治疗白癜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为了揭示中药治疗白癜风的机理,并筛选出更为有效的药物,笔者查阅了古今文献资料,精选出内治白癜风的283首方剂,选出常用的53味中药,测定其水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
- 宋业强陈会苓唐志坤赵颖韩赟
- 关键词:酪氨酸酶活性生地黄沙苑子白鲜皮炙甘草水提取物
- 复方黄柏液药理研究及在皮肤科应用
- 唐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