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鑫华
- 作品数:48 被引量:17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稳态铁盐对马铃薯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 为研究铁盐对马铃薯生理指标和商品薯产量的影响,选取马铃薯品种'东农310''东农311'和'东农312',设7个不同浓度稳态铁盐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苗期施入适量铁盐能够明显提高'东农310''东农311'和'东农3...
- 唐鑫华曲自成富浩然张玉涵张霞张丽莉魏峭嵘王玉波石瑛
- 关键词:马铃薯铁盐生理指标
- 文献传递
- 转金属硫蛋白基因(MT_1)烟草抗Cd^(2+)胁迫的生理特性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将柽柳(Tamarixsp.)金属硫蛋白基因(MT1,GenBank登录号:AB298390)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取代花椰菜病毒35S启动子下游的gus基因,利用农杆菌(Agrobact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将MT1导入烟草(Nicotiana tobacum)基因组。对具有卡那霉素抗性,且经PCR-Southern检测和Northern杂交表现阳性的转基因株系进行抗Cd2+分析表明,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过量表达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抗Cd2+能力,在含200μmol L-1和400μmol L-1Cd2+的MS培养基上,转基因植株的株高和鲜重均明显优于非转基因株系;在生理性状上表现为转基因植株MDA含量及POD活性明显低于非转基因株系,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比非转基因株系明显增加。
- 姜廷波陈虹唐鑫华丁宝建王玉成李凤娟李绍臣
- 关键词:烟草柽柳金属硫蛋白镉离子
- 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被引量:3
- 2012年
- 以8个对黑龙江省大豆疫霉菌1号优势生理小种抗感性不同的野生大豆为材料,对接种大豆疫霉菌游动孢子后野生大豆根、茎、叶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抗病野生大豆根和叶中PPO活性在整个病程均比相应对照增加,茎中PPO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高于对照,且根中PPO活性高于茎和叶的PPO活性增幅;感病野生大豆根和叶中PPO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低于对照。
- 徐鹏飞常敬礼赵福华唐鑫华郭长军张淑珍
- 关键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野生大豆
- 表油菜素内酯对NaCl胁迫下马铃薯生长和块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为探究表油菜素内酯(EBR)对盐渍化土壤种植的马铃薯生长及块茎品质的影响,以‘尤金’、‘东农310’和‘东农312’3个马铃薯品种为试材,盆栽种植,在块茎形成期向土壤基质施加NaCl溶液,并对叶片喷施不同浓度(0.02和0.10mg/L)表油菜素内酯,以不施加NaCl和不喷施EBR植株为对照(CK),每隔14d测定叶片的SOD活性、MDA含量、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成熟期测定产量和块茎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处理下3个品种马铃薯植株叶片SOD活性、SPAD和Fv/Fm均出现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而喷施EBR后各指标变化相反。NaCl胁迫处理后3个品种块茎中Fe含量较CK降低22.97%~46.43%、K含量较CK降低34.84%~41.67%;而喷施EBR可提高NaCl处理植株块茎Fe含量36.11%~163.66%、提高K含量30.41%~257.61%。NaCl胁迫处理后3个品种处理A的单株淀粉含量以及‘尤金’和‘东农310’块茎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较CK均显著下降,喷施0.02mg/L EBR后3个品种单株淀粉含量较处理A提高19.03%~27.85%。综上,喷施浓度为0.02mg/L EBR可以显著降低土壤盐渍化对马铃薯生长和块茎品质的不利影响。
- 唐鑫华孟欣石忆高红秀曲自成张浩石瑛
- 关键词:马铃薯NACL块茎
- 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以东北农业大学教学为例被引量:7
- 2013年
- 在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形势下,我国多数农业高等院校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已经明显滞后于农业发展的要求。"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应用学科,其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作物栽培学"课程的特点,分析"作物栽培学"课程改革与创新需要把握的三个"统一",提出了当前"作物栽培学"课程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 顾万荣宁海龙邹德堂杨德光唐鑫华杨亮
-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农学课程改革
- 烟草铁蛋白基因NtFer1对粳稻遗传转化及其基因功能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烟草铁蛋白基因Nt Fer1转入粳稻,经抗性筛选、PCR、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粳稻基因组中,并能稳定遗传表达。过量Fe2+营养液条件下培育自交T1代植株,研究表明转基因株系SOD和POD活性、叶绿素相对含量高于对照,而MDA含量则相反;转基因株系叶片和糙米总铁含量高于对照,所测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部分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接种稻瘟病混合小种菌液转基因株系稻瘟病叶瘟指数低于对照。烟草铁蛋白基因Nt Fer1转入表达可提高粳稻叶片和糙米储藏铁离子能力,增强对高铁胁迫耐性和稻瘟病叶瘟抗性。
- 唐鑫华姜廷波高红秀王敬国邹德堂
- 关键词:粳稻稻瘟病
- NaCl胁迫处理对马铃薯组培苗生理性状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 为研究盐胁迫对马铃薯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延薯4号"和"大西洋"无性系脱毒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在继代培养基中分别添加25,50,100和200mmol/LNaCl,以不添加NaCl培养基作为对照,分析不同处理条件对幼苗生长...
- 唐鑫华郭佳卓张丽彭露高红秀石瑛
- 关键词:马铃薯NACL胁迫根系叶绿素荧光参数
- 文献传递
- 基于农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项目化教学是培养农学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对发展现代农业、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提高农业院校科研水平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东北农业大学进行项目化教学的实践经验,设计了农学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流程,并提出为保证项目化教学实施效果的相应改革措施。
- 张小明宁海龙邹德堂杨德光王敬国唐鑫华杨亮李红娥
-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农学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
- 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保障被引量:9
- 2010年
- 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载体,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阶段的现状,介绍农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和保障体系。
- 宁海龙李文霞唐鑫华
- 关键词: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 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被引量:11
- 2010年
- 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变化,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调整了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取得了良好效果。据此总结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即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动摇、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建立与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内容、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同时对改革的经验进行思考与总结,即加强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教学内容应现代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宁海龙李文霞唐鑫华
- 关键词: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