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在波

作品数:210 被引量:1,373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73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8篇介入
  • 58篇静脉
  • 48篇动脉
  • 46篇术后
  • 45篇肝移植
  • 36篇移植术
  • 36篇介入治疗
  • 36篇肝移植术
  • 35篇移植术后
  • 35篇肝移植术后
  • 31篇门静脉
  • 31篇肝动脉
  • 30篇栓塞
  • 28篇介入性
  • 26篇放射学
  • 24篇细胞
  • 24篇分流术
  • 21篇血管
  • 20篇门体分流
  • 20篇门体分流术

机构

  • 169篇中山大学附属...
  • 29篇中山医科大学...
  • 13篇中山大学
  • 9篇广东省人民医...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广州市妇婴医...
  • 3篇粤北人民医院
  • 2篇惠州市中心医...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南华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207篇姜在波
  • 170篇单鸿
  • 104篇黄明声
  • 97篇关守海
  • 92篇朱康顺
  • 89篇李征然
  • 54篇钱结胜
  • 46篇庞鹏飞
  • 43篇李名安
  • 31篇王劲
  • 22篇孟晓春
  • 20篇陈规划
  • 20篇杨扬
  • 20篇周斌
  • 19篇吴春
  • 19篇张有用
  • 18篇何可可
  • 15篇沈新颖
  • 14篇易述红
  • 14篇李华

传媒

  • 35篇中华放射学杂...
  • 25篇介入放射学杂...
  • 15篇中国医学影像...
  • 13篇中华医学杂志
  • 12篇临床放射学杂...
  • 7篇当代医学
  • 7篇中华肝胆外科...
  • 6篇中华器官移植...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 5篇2004全国...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中华介入放射...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器官移植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第十届中国介...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11篇2012
  • 18篇2011
  • 15篇2010
  • 14篇2009
  • 16篇2008
  • 9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23篇2004
  • 10篇2003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覆膜支架成形术治疗癌栓性门静脉狭窄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初步探讨覆膜支架成形术治疗癌栓性门静脉狭窄的技术要点及早期疗效。方法 5例原发性肝癌和1例胆总管癌患者,增强 CT 显示门静脉癌栓形成致门静脉主干狭窄超过75%(2例闭塞)。采用经皮、经肝与经皮、经脾途径介入治疗,在狭窄部位放置直径10 mmFLUENCYT^(TM)覆膜支架,术后以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栓塞曲张胃冠状静脉及穿刺通道。支架置入前、后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 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支架成形前门静脉压力平均50.7 cmH_2O(1 cm H_2O=0.098 kPa),术后平均41.3 cm H_2O,平均降低9.4 cm H_2O。1个月后复查,2例支架内栓子形成,再狭窄,出现呕血、大量腹水症状,其余4例患者未发生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严重症状。结论覆膜支架成形术治疗癌栓性门静脉狭窄安全可行,选择合适的适应证能有效控制门静脉高压的症状。
姜在波黄明声王劲李征然钱结胜关守海朱康顺张雄军单鸿
关键词:门静脉肿瘤循环细胞
围肝移植并发症介入治疗的认识被引量:5
2009年
大部分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与介入放射学有关。动脉和静脉并发症有较明确的介入治疗模式,胆道并发症一直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对介入放射学认识的深入和操作技术的提高,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内镜鼻胆管引流基础上围绕胆道并发症进行的系列治疗,能解决部分患者的黄疸并最终治愈,但对另一些患者胆道引流仍是主要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并将最终伴随患者一生。围绕胆道并发症制订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指引是亟需解决的课题。
单鸿姜在波
关键词:肝移植并发症介入放射学
肝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远期疗效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估肝动脉支架置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远期疗效。方法2003年11月至2007年8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共26例确诊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其中18例采用了同轴导管技术进行肝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动脉通畅性进行评估。结果支架置入术后2个月内有3个患者死亡,1例患者接受再移植。其余14例患者随诊时间均超过2个月,中位随诊时间为21.7个月(2.3~37.2个月)。支架术后7例患者肝动脉保持通畅。4例(28.5%)患者出现肝动脉再狭窄。其中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5.1和20.5个月接受了再移植治疗。3例患者虽然肝动脉保持通畅,但仍分别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肝脓肿和胆道感染。Kaplan—Meier曲线显示1、2和3年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76%、76%和76%,移植肝存活率分别为69.5%、69.5%和48.0%,原发性肝动脉通畅率分别为63%、63%和63%。结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可以采用支架置入成功进行治疗,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1、2和3年患者生存率、移植肝存活率和原发性肝动脉通畅率。
黄明声姜在波朱康顺关守海李华杨杨陈规划单鸿
关键词:肝移植肝动脉
慢病毒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对间充质干细胞的标记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探讨慢病毒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否影响其细胞生物学特性,以及EGFP基因能否持久稳定表达.方法 以不同病毒感染复数(MOI)实行EGFP慢病毒对MSC的感染,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FACS)检测EGFP的阳性率,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在MSC的表达情况;通过锥虫蓝染色、MTT比色法、Hoechst染色和FACS检测细胞活力、增殖、凋亡和周期;EGFP慢病毒感染MSC体外持续培养2、4、8、16周时通过FACS检测EGFP的阳性率和荧光强度,以评价EGFP基因在MSC表达的稳定性.结果 EGFP慢病毒以MOI=20感染MSC 96 h,EGFP阳性率达97.39%±0.68%;与对照MsC相比,EGFP慢病毒感染MSC时,对细胞活力、增殖、凋亡和周期均没有影响(P>0.05);EGFP-MSC在体外持续培养2,4、8、16周,EGFP阳性率分别为97.50%±0.54%、97.32%±0.51%、97.39%±0.11%、97.48%±0.13%,荧光强度(A值)分别为440 ±13、445±12、458±13、456±16,均能够保持稳定水平.结论 EGFP慢病毒能够高效标记MSC,并且不影响其生物学特性,EGFP基因在MSC能够持久稳定表达,可以用于下一步的细胞示踪研究.
李丹朱康顺周斌王劲颜荣华李征然孟晓春黄明声姜在波单鸿
关键词:干细胞慢病毒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髂动脉股动脉硬化闭塞症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髂动脉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16例复杂髂动脉股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病程3d至2年。所有患者均合并静息痛,间歇性跛行距离小于500m,单侧病变9例、双侧病变7例,术前踝肱指数0~0.57(0.32±0.14)。髂动脉股动脉完全闭塞6例,其余10例狭窄程度〉75%。留置导管于血栓内或其上方持续滴注尿激酶,如果溶栓72h没有效果,停止溶栓。血栓溶解后,对残余狭窄程度〉50%的患者给予球囊、支架成形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症状及踝肱指数变化,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6例患者溶栓时间3.0~15.0(8.4±2.9)d,15例血管再通。16例患者静息疼痛症状消失;4例仍有间歇性跛行,距离均大于500m,与术前相比跛行距离明显延长;术后踝肱指数为0.63~1.10(0.91±0.12),较术前明显升高(t=21.73,P〈0.01)。随访时间6—24个月,随访期间症状复发1例,再次介入治疗成功。所有患者未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长时间连续溶栓联合球囊扩张以及支架成形术治疗髂动脉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是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补充,尤其对于复杂的双侧髂动脉股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具有更大的优势。
姜在波钱结胜李征然黄明声陈燕铭李名安王革李晓晖许长谋朱康顺关守海单鸿
关键词:桡动脉髂动脉股动脉动脉硬化闭塞性放射学介入性
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储备的定量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储备意义、影响因素及狭窄血流储备的阈值。方法取资料齐全者62例(有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肌核素等检查),按照临床诊断标准分为无症状、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三组,把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所得数据资料进行均数计算和相关性分析,观察狭窄形态学指标与狭窄血流储备的关系。结果(1)狭窄血流储备主要受百分直径狭窄、百分面积狭窄、绝对直径狭窄和绝对面积狭窄的影响;(2)当血流储备在3.0~1.5时可引起心肌缺血,低于1.5时有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结论狭窄血流储备是反映冠状动脉局限性狭窄程度的功能性诊断指标,可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和预后。
姜在波李向民陈剑魂单鸿关守海黄明声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局部血流冠状血管造影术数据收集
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七例诊疗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估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男性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资料,经CTA确诊为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接受血管内支架置人术治疗。患者出院后1、3、6个月接受CTA随访。分析CT影像表现、手术效果、并发症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7例患者CTA可见低密度的动脉内膜片将肠系膜上动脉近端分为扩张的假腔和受压狭窄的真腔,合并腹腔干动脉夹层1例、腹腔干动脉瘤1例;7例均支架置入治疗成功,临床症状缓解。术中于肠系膜上动脉置人自膨式金属裸支架共11枚。支架直径6—8mm,长度30~40inm;4例患者置入支架2枚、3例置入1枚。合并腹腔干动脉夹层的患者于腹腔干动脉内置入自膨式金属裸支架1枚,合并腹腔干动脉瘤的患者于腹腔干动脉内置人覆膜支架1枚。术后3个月时随访CTA显示,6例患者夹层假腔血栓形成并吸收消失,合并存在的腹腔干动脉夹层和腹腔干动脉瘤均消失;1例患者于术后第1个月随访时再发轻度腹痛,CTA检查证实肠系膜上动脉近端形成附壁血栓并导致管腔狭窄,经持续抗血小板、抗凝治疗3个月后腹痛逐渐消失。患者随访时间16~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随访期间支架内未出现血栓形成或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庞鹏飞孟晓春陈俊伟关守海钱结胜朱康顺许长谋姜在波单鸿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被引量:39
2004年
目的 研究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 15 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所用材料为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术后随访 3~ 18个月 ,观察栓塞术后子宫大小与肌瘤体积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15 0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 ,8例完成单侧栓塞。术中造影显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 ,肌瘤滋养血管呈螺旋状 ,肌瘤染色明显 ,排空延迟。 6例术后 1周行子宫切除术 ,手术标本病理观察肌瘤呈点片状坏死 ,小出血点。随访 3个月 ,症状缓解率达 90 .5 %。其中子宫出血症状完全消失者占 89.4 % ,盆腔胀痛及腹胀等压迫症状消失占 91.3% ,肌瘤体积平均缩小 80 % ,子宫体缩小 4 8%。结论 早期结果表明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法安全有效 ,并发症发生率低 。
肖文连姜在波朱康顺关守海黄明声李征然沈新颖朱文科单鸿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肌瘤肿瘤
可回收血管内支架式滤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回收血管内支架式滤器,包括支架主体、连接环、回收装置,支架主体采用一根或多根金属丝相互编织,网孔呈菱形或方形,为开环结构,支架主体呈等直径的圆筒状或上细下粗的锥形,支架主体的近端用闭合的金属丝作为连...
姜在波张有用李名安
文献传递
^(125)I粒子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125I同位素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3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行125I同位素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 30例患者顺利置入支架30枚(直径18~20mm,长径6~10cm),手术成功率100%。30例患者术前吞钡造影均显示病变部位狭窄程度>80%,术后病变处管腔恢复至正常内径的90~100%。患者吞咽困难改善100%,卡氏评分≥60分者由术前的11例增加至25例。术后3月CT示病变较术前部分缓解15例,进展5例,稳定10例。30例患者生存期为6~20.5个月,平均约为9.9个月。结论 125I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为晚期食管癌患者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罗友海姜在波黄明声庞鹏飞樊国兆俞思全杨双
关键词:食管支架晚期食管癌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